APP下载

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的意义及对策

2017-07-14法庆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意义

法庆元

摘要 我国玉米产量及面积自2015年达到历史峰值后,出现的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现象日趋严重,玉米生产结构性调整的压力较大。分析了玉米生产与消费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的意义,提出了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的对策,以拓展玉米的消费途径。

关键词 优质蛋白玉米;意义;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046-03

Significa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Quality Protein Maize

FA Qing-yuan

(Qu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Yunnan Province,Qujing Yunnan 655000)

Abstract After the yield and area of maize in China reached the historical peak in 2015,the high yield,high stock,high import became more serious,the pressure of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corn production was greater.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maize,and emphatically expounded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quality protein maize,put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so as to expand the consumption way of maize

Key words quality protein maize;significance;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我国玉米年产量超过2亿t,占粮食总产的35.5%,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经济调整进一步深化,玉米生產与销售出现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呈现的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状态短期内不易改变,玉米生产面临巨大考验。发展优质蛋白玉米,提升玉米品质,促进玉米蛋白向肉、蛋类蛋白转化,拓展玉米消费途径,可有效降低玉米“三高”现状。

1 玉米生产与消费存在的问题

1.1 玉米种植面积大、总产高,产供销失衡

201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 541.11万hm2,较上年增加69.37万hm2,增幅为2.8%;总产超过2.24亿t,创历史新高,是名副其实的玉米生产大国。但现阶段种植的玉米绝大多数是普通饲料型玉米,蛋白质结构较差,在饲料加工中只简单的作为一种能量物质使用,为降低饲料成本,用价格较低的高粱、麦类等替代玉米作饲料原料,导致玉米销售困难,库存增加。2016上半年,国家临储玉米库存达2.7亿t,创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玉米总消费量在1.79亿t左右,产量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出现“高产量,高库存”现象,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国家对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下降200万hm2,玉米产量21 955万t,减产2.3%;2017年预计会再调减266.67万hm2;而且2017年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政策性引导玉米价格向市场回归,农民也会进一步调整玉米种植规模。

1.2 玉米生产、消费区域性过剩和紧缺严重

玉米主产区缺乏足够有效的消费转化方式,只能被动等待玉米消费者上门收购,而玉米加工企业集中的华东、华南地区,进口方便、价格低廉。加剧了玉米产区销售难度,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我国饲料加工企业分布极不平衡。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是主要的饲料加工地,玉米种植面积不足全国玉米总面积的5%。以2014年为例,广东、福建、浙江玉米总产量合计为126.84万t,不足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这些地区人口绸密、经济发展强劲,由于对高品质禽、畜蛋白需求较大,推动饲料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拥有众多的饲料企业,也成为养殖业集中地区,自2008年以来,广东猪肉产量呈上升趋势,2014年猪肉产量290万t,较2013年增长4.4%;广东地区每年从外地调入的饲料玉米数量巨大,2013年,从东北调入用于饲料生产的玉米达1 600万t,并随着人们对肉类蛋白质需求的增加,玉米需求也将增加,呈现饲料产区无玉米,靠大量运入,费用增加,饲料成本较高,各种禽、畜饲养成本也居高不下,养殖业利润微薄;近年来,沿海一带利用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大量进口玉米,主产区玉米销售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玉米主产区饲料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导致主产区玉米消费途径少、消耗量低,玉米外销难度大,玉米生产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加之玉米生产成本迅速增长,种植利润微薄。自2008年,我国实行玉米临储收购价,玉米种植收益有所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是玉米种植收益最高的年份,纯收益3 900元/hm2。2010年之后,随着占玉米生产结构成本70%的人工和土地成本的快速上涨,生产成本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种植效益大幅下降。加之2015年,国家下调了玉米的临储收购价格,玉米种植利润微薄。运输成本增加了玉米价格上涨压力,库存积压大。

1.3 玉米进口量增加,加大了国内玉米产销矛盾

加入WTO之后,我国市场化程度提高,随着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下跌,国内、外玉米出现较大的价格差(进口玉米到岸价格比国内玉米收购价低400~600元/t),玉米进口量增加。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16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玉米107万t,玉米进口量加大了国内玉米产销矛盾。

2 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的意义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支柱,随着经济发展,对玉米生产的要求提高了,玉米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成为玉米生产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大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能有效提高玉米品质、促进畜牧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产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1 降低配合饲料成本

玉米种植的主要目的就是生产饲料,进行蛋白质转化。优质蛋白玉米(赖氨酸占蛋白质的3.4%以上)有较好的氮平衡作用,能有效促进猪、牛、鸡等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吸收转化,提高出栏率。目前,在饲料加工中,对优质蛋白玉米能促进氮平衡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当作普通能量物质使用,发挥不出优质蛋白玉米应有的效能,等同普通型玉米。根据周洪生《玉米种子大全》记载,用优质蛋白玉米(蛋白质含量为9.7%,赖氨酸占蛋白质的3.4%)与蛋白质含量相同的普通玉米并添加0.36%赖氨酸、0.08%色氨酸、0.12%苏氨酸和0.06%异亮氨酸的配合饲料做喂猪比较试验,优质蛋白玉米试验组日增重0.52 kg,普通玉米添加各种氨基酸的试验组日增重为0.45 kg,肉料比分别为1.00∶2.76和1.00∶4.00;优质蛋白玉米试验组较普通玉米添加各种氨基酸的试验组饲料成本大幅降低,从而降低禽、畜饲养成本。因此,在饲料加工中使用普通玉米,由于蛋白质结构差、只能是一种能量物质,起不到促进饲料氮平衡的作用。用普通玉米加工饲料时,需添加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等氨基酸,达到促进饲料氮平衡的效果。用普通玉米生产1 t配合饲料添加的赖氨酸等各种氨基酸折合人民币400元以上,增加了饲料加工成本。优质蛋白玉米因内含的蛋白质结构合理,提高了蛋白质的吸收转化效率。用优质蛋白玉米生产饲料,能大幅度降低氨基酸用量,大大降低配合饲料加工成本。

2.2 提高蛋白质转化效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得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绿色、环保、无公害食品成为人们消费的主导方向,“吃得健康”是生活品质提高的标志之一。大量生产、供给物美价廉的生态禽、蛋、猪、羊、牛等肉制品,是人们翘首以盼的事。优质蛋白玉米能有效地提高玉米蛋白质向肉类蛋白质的转化,是纯天然优质饲料,直接喂养禽畜,就能有效提高肉、蛋类的生产效力,满足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需求。

北京、四川、新疆、湖南、广西、贵州等地用优质蛋白玉米养猪、养鸡和养兔,较普通玉米日增重高,料、肉比低,而且还优于普通玉米添加赖氨酸的饲料,同时显著好于稻谷饲料。优质蛋白玉米利用在国内已形成共识。

从表1可以看出,優质蛋白玉米转化增值效率较普通玉米提高14.1%,单位面积优质蛋白玉米较普通玉米的生猪转化率提高12.1%,增值效率提高20.0%。在同等条件下,1 t优质玉米生产的生猪等于1.18 t普通玉米的产量,产值却达到1.2 t普通玉米的生产产值。试验证实,用优质蛋白玉米(蛋白质含量11.6%,赖氨酸占蛋白质的3.4%)喂猪,逾20 d后,幼猪日增重与普通玉米相比增3.6倍;饲料消耗量比,每增加1 kg生猪消耗优质蛋白玉米3.32 kg,而普通玉米需6.88 kg。在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饲养试验中,优质蛋白玉米更具优势。因此,可以在不提高饲养成本和不改变喂养方式的条件下降低饲养成本。试验证明,优质蛋白玉米以粗放试喂养禽畜能有效地提高蛋白质转化率,优质蛋白玉米的消费转化方式可促进玉米生产区的玉米直接生产肉、蛋、乳等食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食品”生产模式;农民不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惠、增加收入,而且在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生产链上可衍生出种植、养殖、种植养殖一体的企业或个体庄园经济、农业龙头等企业。逐步把玉米主产区改造成生态种植、养殖的“肉蛋乳”生产地,把玉米产业打造成效益型产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农民收入[2]。

2.3 促进玉米产区的“粮→肉”转化

我国近年用作饲料的玉米12 750万~17 000万t,占玉米生产总量的60%以上,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禽、畜蛋白需要量增大。多年来(1990—2014年),我国肉类产量不断增长,肉类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增长,肉类需求刚性增长,从肉类产销比看,我国人均年消费各种肉类60 kg左右,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由于需求增长致使肉类进口增长迅速,2015年仅猪肉一项,进口达77.75万t,较2014年增长37.8%。二是饲料价格上涨,导致肉价上涨。2015年中国饲料产量突破2亿t,饲料价格居高不下(饲料价格是其他主要饲料生产国价格的2倍),主要原因是原料玉米价格较高。2015年饲料原料进口创历史新高。三是养殖业的周期性变化。以上3点表明:我国原料玉米“量高价贵”,致使饲料成本、价格高,导致肉类价格上涨,诱发饲料和肉类进口的快速增长,扩大了玉米过剩程度,玉米生产销售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发展优质蛋白玉米可从根本上终止这种恶性循环,更有效地促进植物蛋白向动物蛋白转化,提高“肉蛋乳”产量。改变玉米消费方式,形成优质蛋白玉米种植促进肉、蛋生产,肉、蛋销售又推进优质蛋白玉米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农民从中增加收入。把玉米生产带变成肉类生产带和加工基地。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生产和转化问题,恢复玉米“饲料之王”的美誉。

2.4 改善贫困地区营养状况

通过“精准扶贫”调查,国内仍存在“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问题,这类地区,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收入微薄,有的区域甚至还处于不通电、不通路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人们平时摄取的蛋白质等营养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健康得不到保证;大多数作物品种,包括玉米在内,蛋白质含量低,品质较差,常年以玉米为主粮的地区,营养不足,满足日常营养成为大问题。

优质蛋白玉米具有改善贫困地区人口营养状况、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推广种植优质蛋白玉米,可有效提高贫困地区优质蛋白总量和生活质量:优质蛋白玉米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蛋白质结构较科学合理,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氮素平衡较好,能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据Prallie试验,并经后期多位科学家验证,优质蛋白玉米作为幼儿蛋白质来源较牛奶作为蛋白质来源的氮平衡更好,蛋白质营养价值比全脂奶粉和改良奶粉还高,是促进幼儿健康发育的优良食品;对成年人来说,还含有成年人必不可少的精氨酸、组氨酸及多种维生素,如VE、VC、VF等,对贫困山区解决温饱、提供品质较好的食用口粮、促进健康有重要意义[3]。

贫困地区大多数是“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生产环境的关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牲畜的喂养方式也较为原始、粗放,对于这类玉米种植区,推广优质蛋白玉米除了提高口粮品质外,也生产了绿色、环保的优质饲料,为贫困地区畜牧业发展提供粮食保障[4]。

早在199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利用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4在贵州龙里县贫困山区扶贫,玉米籽粒养猪,猪粪生产沼气解决照明及燃料,沼气废料作肥料的循环利用,经过3年实践,不但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还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保护了山林;形成粮多—猪多—肥多的局面,使人均粮食不足150 kg,收入不足300元的极贫困村变成人均收入2 000多元,人均粮食800 kg的富裕村。这一创举,被世界著名育种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N Borlang赞誉为世界领先的成果,也为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2.5 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食用玉米需求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作为粮食食用的玉米占玉米总产量的7%以上。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看,城市人口增加,食用玉米消费也会逐渐增加,优质蛋白玉米品质优越,日常食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5],是天然保健食品,消费潜力极大。

2.6 杂交玉米品种资源丰富,适应各个区域的种植需要

优质蛋白玉米种植技术成熟,杂交品种资源丰富,为优质蛋白玉米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选育的优质蛋白玉米杂交品种进行综合利用的实践试验,并对种植技术,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种植技术至今已较为完善。我国优质蛋白玉米杂交品种资源丰富,生产中应用的成熟品种有中单206、中单9404、中单9409、农大103、农大107、农大120、靖单11号、鲁玉13、鲁单204、鲁单205、新玉2号、新玉5号、新玉6号、高玉1号、高玉2号等,能适应玉米生产带中各个区域的种植需要。

3 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的对策

优质蛋白玉米利用效果令人振奋,但目前发展优质蛋白玉米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对优质蛋白玉在玉米生产、加工转化链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种植规模小,优质不优价,商品率低,解决这些问题还需大力宣传、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3.1 政府应加强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的引导工作

从种子评审入手,对优质蛋白玉米品种审定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研单位积极攻关,选育出更多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鼓励科研单位对优质蛋白玉米的技术研发工作。加速优质蛋白玉米替代普通玉米的更新速度,适应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

3.2 鼓励种植优质蛋白玉米

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区域的整体推进,形成建制的规模化生产,能有效保证优质蛋白玉米品质。对积极种植优质蛋白玉米的农户、地区进行大力宣传、扶持,并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专家现场指导,让农民增收增效,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3.3 疏通销售渠道

协调优质蛋白玉米种植与销售关系,疏通销售渠道,提高优质蛋白玉米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引导种植户发展家庭养殖,把优质蛋白玉米直接转化为动物蛋白,形成粮多、肉多、高收入的良性循环。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农业,从根本上解決玉米产销问题。

3.4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让农民认识到优质蛋白玉米食用价值和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调动种植积极性;通过宣传增加优质蛋白玉米的社会认知度,针对养殖企业,养殖大户进行宣传、试验,认识优质蛋白玉米在饲养中的作用,从而提高销售价格和商品率,逐步建立增产增收的效益型农业体系。

4 参考文献

[1] 石德权,郭珍.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的选育和利用[J].作物杂志,1999(6):12-13.

[2] 周洪生.玉米种子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石德权.优质蛋白玉米[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崔俊明.新编玉米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

[5] 宋敏,张世煌.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11):30-35.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诗里有你
论巨型雕塑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