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瓶颈与创新突围策略

2017-07-14李凯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创新策略

李凯

内容摘要: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国家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给予了大量的扶植政策,但目前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流通设施落后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农产品流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实践创新有许多亟待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尝试把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变化的过程,并从生产者和消费者视角对流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试图丰富和拓展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范畴,并对相关流通主体的运行和政府部门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 创新策略 演进动力

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流程

(一)农户+市场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农户在满足自家农产品需求之外,把多余的农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形成了生鲜农产品自由贸易最初的流通模式。这种初期模式中,农户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都很小,一般都是就近交易,常见于农田和周围的集市附近。由于农户的生产目的并不是交易,交易只是生产富裕的附属品,农户承担着生产者、流通者和销售者的多重角色,并没有分工意识,与交易对象之间的契约关系也较为松散,虽然流通环节很短,流通效率却并不高。随着市场化的扩大,这种初期模式逐渐消失。

(二)农户+中间商+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业技术逐渐扩大和提高,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以交易为目的的农业生产专业户。这时期的农户已经有了分工意识,根据不同的产业重点,形成了果农、菜农、粮农、养殖户等不同类型的生产专业户。农户不再承担流通者和销售者的角色,批发商和代理商、收购商等中间商开始加入生鲜农产品流通中,承担了农产品集散的任务,批发市场则作为主要的商品集散地。

(三)农户+合作组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在上述模式中,生鲜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主动权从农户手中转移到批发商手中。由于农户自身的组织弱性,加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农户自身的利益常常得不到保障,经常受到批发商、收购商的压榨。为了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中介性的合作组织开始出现,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协会等。

(四)农户+供应商/合作组织/批发商+超市

随着连锁超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生鲜农产品的购买场所从农贸市场转移到超市生鲜部。传统农贸市场的卫生条件和购物环境较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从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1995年,上海华联超市率先进行生鲜农产品经营,并成立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随后,全国各地的大型连锁超市纷纷效仿,开设生鲜产品销售区,食品种类也越加丰富。超市的生鲜农产品供应也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的,有通过批发商或代理商供应,也有通过专业合作社进行供应。由于超市入场门槛较高,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较高,推动了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五)农户+超市

随着大型连锁超市的扩张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些地方已具备了生鲜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的基本条件,农超对接模式逐步形成。最初的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采购通过批发商、代理商等中间组织,链条冗长,且各环节的交易费用较高。为了降低费用,必须要减少流通环节,各大超市商家开始直接深入农田,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进行直采,形成农户+超市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这种环节少、契约关系强的流通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和降低流通成本,也有利于生鲜产品的价格稳定和食品安全。

(六)农户+供货商+社区生鲜超市

社区生鲜超市一般以连锁方式出现,靠近居民区,购物环境相对整洁,顾客忠诚度相对较高。社区生鲜超市的供应主要来自批发商、供应商以及专业农产品销售公司等,供货渠道较为复杂。目前,湖北省武汉市已有方信恒丰、轩农、菜夫人等多家专门从事生鲜贸易的企业,有些则直接在社区开设直营店,将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紧密连接,使专业分工进一步内部化,既有利于组织内部的管理,也有利于流通效率的提高。

(七)生产基地+网络生鲜超市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鲜超市成为消费者继农贸市场、超市、社区生鲜店之外的又一新型买菜模式。与之前的零售终端不同,消费者甚至不需要出门,就可以通过网络选购到心仪的生鲜物品。

农产品流通中的瓶颈分析

(一)农产品供求趋势呈失衡状态

农产品的供求失衡表现为整体性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并存的状态。对比近七年来农产品的生产概况、趋势与销售概况、趋势,发现整体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特别是蔬菜类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这种供大于求的状态容易造成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户因跌价造成利益亏损,损害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供求还呈现出结构性的失衡状态,如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农产品生产主要以蔬菜農产品生产为主,消费者的农产品消费结构显示居民购买畜禽类产品的支出约占农产品总支出的一半,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脱节状态。

(二)农产品流通主体发育不平衡

目前农产品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批发市场、超市、龙头企业等流通主体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然而各主体发育较不平衡。就批发市场而言,整体上建设相对完善,但知名度高、辐射范围广的知名批发市场数量较少,即使是骨干类批发市场,其物流、信息化建设仍相对滞后,难以发挥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有效作用,多数只是起了商品集散的作用,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物流中心的地位没有有效确立。就超市而言,大型连锁超市发展较好,农超对接、“零门槛”入柜等工作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物流体系仍在发展建设中,但中小型超市发展相对落后,多采用代理、加盟的方式,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就龙头企业而言,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扶植,整体上仍处于发展推广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政府职能存在偏差

政府对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必须要明确政府的角色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然而现阶段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权体制和分税制度下,政府职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与缺失。首先是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的引导、服务不到位;其次是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培育和服务欠缺;最后是对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较小。

(四)农产品流通中渠道成员关系有待提升

农产品流通涉及生产者、收购商、代理商、运输商、销售商等多种渠道成员,渠道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和冲突,这就需要加强渠道成员的关系建设。目前武汉最主要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是生产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由于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与收购商之间的交易关系较不稳定,多数没有确定明确的合作机制,这种分散的运销方式容易造成交易成本虚高,流通效率低下。真正与超市和龙头企业建立直接合作关系的农户较少,需要通过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搭联系。目前的合作组织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较快,但仍没有发挥良好的协作效应,合作组织提供的服务也较为单一。即使生产加工类龙头企业也仍处于对产销一体化模式的探索阶段,各成员的组织关系仍在建设中,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

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演进动力

(一)科技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驱动力

科技创新对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物流技术分硬技术和软技术两方面,物流硬技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及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配送技术等。农产品由于自身的易腐、易烂特性,对物流设施和技术的依赖性较大。冷链物流、配送工艺等物流技术的提升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十分明显,极大地解决了因资源紧张造成的运输不畅、产品变质等问题。

技术创新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以互联网技术为例,使用互联网虽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但因互联网技术提升带来的仓储成本的降低和对市场的灵敏反应却是传统方式无法实现的,企业在整体利润的激励下,会选择最有效的物流模式,进而推动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演进。

(二)制度变迁: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的助推器

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力量源于对潜在利润的追求,农产品流通模式变迁则是源于农产品因流通所创造的时间、空间及相关附加价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价格由政府制定,地区、季节差价不明显,依靠流通来创造价值基本难以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进入市场经济,引起了相关主体的强烈反应。

新型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在这些新兴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国家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加以规范,使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向强制性变迁,从而进一步推进诱致性制度变迁,形成良性机制。在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互交替的过程中,激发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从而促进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演进。

(三)生产力提高:农产品生产端变化的内生力量

第一,农业生产力提高推动了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群体和流通群体的分离,主要发生在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农户大多直接面对市场,采取自产自销的方式承担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升,最初的自产自销方式已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专门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社会分工越发明细。

第二,农业生产力提高使高端农产品生产成为可能,推动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出现。随着农产品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有机蔬菜、特色产品、绿色食品等高端农产品的产量逐年上升,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优质高产的农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刺激着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

第三.农业生产力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农户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话语权,刺激农产品流通组织间的竞争,带动流通模式演进。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使农产品的产量更多、质量更佳,农户在销售农产品时面对的销售渠道也更多。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产品,不同的流通主体通过调整价格、降低门槛等手段提高竞争优势,流通主体间的竞争促进了更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出现。

(四)消费需求升级:农产品零售终端变革的外生拉力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根据Sheth-Newman-Gross消费价值模型可知,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条件价值是影响消费者市场选择的关键因素。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条件价值容易受到消费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功能价值和社会价值则由产品本身和购买场所反映。功能价值指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实体或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指产品对消费者提升社会地位、塑造社会形象提供效用的价值。较农贸市场而言,超市提供的农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更有保障,其功能价值更强。就购物环境而言,超市也明显优于农贸市场,可以满足中产阶级的身份定位,社会价值更高。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功能价值、社会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着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变革。

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动力创新突围策略

借鉴李琳、全锡鉴(2011)的“分工市场化-分工内卷化”分析框架,赵晓飞、李崇光(2012)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驱动力模型,本文提出了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的驱动模型(见图 1)。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生产、流通和销售方式的不同,在科技创新、制度变迁、农业生产力提高、消费需求升级的共同作用下推动了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具体表现为:

农业生产力提高和消费需求升级造成农产品供求变化,直接推动生鲜农产品生产端和销售端的变化。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会反作用于生产。

科技创新和制度变迁为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流通环境。在生产领域,通过生产技术的运用带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在消费领域,通过新技术、新方式在销售终端的运用逐步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在流通领域,在物流技术和政府投资的推动下,社会的整体物流水平不断提升,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良好的物流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十分重视物流设施及相关配套的建设,对物流行业的投入逐年上升。

科技创新和制度变迁共同作用推动流通组织的发展壮大,具体表现为社会分工外部化和内卷化的相互交替。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专门的流通组织出现,如供应商、批发商、合作组织等,承担了农户与销售终端之间的流通運送,在保护农户利益、提高农户组织程度、协调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形成批发市场主导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政府也通过政策制度大力培育农户、贩销户、合作经济组织等。现阶段,随着流通组织的发展壮大,一些实力较强的超市、龙头企业等开始自建基地,承担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运输和销售等,向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呈现出社会分工趋于内部化的极端状态。政府也极力对大型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养,推动农产品专业物流的发展。然而这种一体化模式虽然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却容易造成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若管理成本过高,容易造成分工的再次外部化。

参考文献:

1.王洁若,张鹏毅.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农村科技,2014(5)

2.王丽颖,陈丽华.我国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3(5)

3.涂洪波.中美日法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关键指标之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13(1)

4.黄修杰.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2012(7)

5.王兢,梁娜.完善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展望—基于中、日两国典型农产品流通渠道特征的比较研究[J].农业展望,2011(10)

猜你喜欢

农产品流通创新策略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农产品流通途径研究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