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身上的管子,其实没那么可怕!
2017-07-14李蕙君
李蕙君
鼻胃管
不属于侵入损伤性治疗手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副主任王艳红表示,插鼻胃管,是为病人采取营养支持,可以说是维持生命之举。
鼻胃管是一根长约120cm厘米的软管,根据患者身高不同,置入的深度不一,大约50-60cm。使用时,需要从鼻孔送入,经咽部到食管,末端探入胃部。是当病人不能自行进食或不适宜自行进食时,建立的一条营养通道,用于喂饲药物或流质营养液。比起注射肠外营养素,这种营养支持方式更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鼻胃管不属于侵入损伤性治疗手段,”王艳红说,和不适相比,病人的获益更大。尤其是吞咽功能受到暂时影响的病人,插鼻胃管后,只要状态好转,吞咽功能恢复,就可以拔掉管子自行进食。
王艳红说,中风老人经过康复训练,吃饭时可自插鼻胃管,吃完饭,拔下管子,并不影响其外出活动。
气管插管
本身并不是大手术
很多人抵触气管切开,总觉得这样做了之后就拿不下来了,因为他们看到很多人用了呼吸机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但这其实并不是气管插管引起的。用呼吸机或者切气管,只是病情危重的一个标志,如果用得合理,抢救及时得当,很多人仍旧可以恢复,切开的气管再缝合上,气管切开本身就不是大手术,伤口也很浅,这个手术本身没有危险,只不过听起来吓人而已。
过去有的人突然间咽喉的悬雍垂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如果身边侥幸有医生,可能用尖锐的东西在喉结下面扎开一个破口,为的是让空气不经过“挡路”的悬雍垂,及时进到肺里,避免窒息,这种粗糙的办法,和气管切开效果类似。很多老人的肺部感染痰很多,甚至因为吸痰不及时而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切开气管一是便于迅速抢救,二是老人自己也会舒服些。
尿管、深静脉置管、导流管
都是病人重獲生机的基石
王艳红表示,为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人进行气管插管以改善通气,为预防尿潴留而插尿管导尿,采取深静脉置管为病人补液、治疗、监测循环情况,引流管导出渗血、渗液等,这些举措都是病人重获生机的基石。
很多人还担心身上插了这么多管子的感染问题,但实际上这些管子恰恰是为了降低感染。比如深静脉置管,恰恰是为了避免输血或补液时反复刺破血管;比如术后导液管,是为了引出术后残留的渗血、渗液,促进切口愈合。因为切口内产生的液体如不能被身体自行吸收,就需要引流管引流。所谓“流水不腐”,将液体引流出可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