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如何实现“精准扶贫”
2017-07-14徐凤
徐凤
一届学生毕业后,我主动请缨担任了我校与大田中学(乡镇中学)对口共建的支教班班主任。面对这群学情薄弱但青春飞扬、活力四射的孩子们,我始终以“公心、爱心、细心、耐心”去陪伴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任性,发掘他们的优点,借助班务管理和班集体建设、足球比赛、跑操比赛、演讲比赛、元旦晚会等创造一切机会树立他们的信心,将他们在生活和特长展示中获得的信心引导到学习上来,激励他们的成长。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我所带的2015级30班不仅在学校举办的军训会操、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中名列前茅,也有多名学生在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书法、征文、校园科技文化节等比赛中取得佳绩,并从中增长自信、端正求学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更多、更大的进步。我个人的教育管理理念和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在2016年分别荣获了区“师德标兵”,区“优秀共产党员”,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和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慨:“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种教育现象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真心接纳他们,正确认识他们,真正了解他们,才能实现“精准扶贫”。以下是本人在近几年的支教教育教学实践中“精准扶贫”——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成功案例,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慧眼识珠、以点带面,以迁移的方法转化学困生
很多人认为学困生是问题很多并且很会应付班主任,甚至是“油盐不进”的,很让人头疼。其实,这往往是我们把所有常见的教育问题累加起来大而化之的晕轮效应。但是,如果我们在认识和评价学生的时候能够多一把尺子,多一个视角,就会拨云见日,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风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支教班的牛某某在入班之初是一名爱在课堂和自习时间讲话的同学。但是,经过一周的细心观察和侧面了解,我发现了这名同学在其他方面有很多闪光点,例如热心班级事务、有责任心,于是对他采取了任务型惩罚:罚他制定《班集体生活学习公约》,并布置一期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墙。无心插柳柳成荫!牛某某不仅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务,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责任心。后来我动员这名同学担任了班里的纪律委员,同时鼓励他学习了美术专业课。令人欣慰的是,这名同学不仅以高度的责任心提升了班集体的纪律性,也在美术专业方面展现了较高的天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之后,我又及时找他谈心,将他在这两件事情中获得的成功体验迁移到学习上,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事实证明,正是这种善于发现、以点带面的教育方法给了孩子客观的认可和尊重,以点带面,促成了孩子的进步。
二、设身处地、以退为进,以换位的方式感化学生
汽车大王福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成功有什么秘密的话,那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才可以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思维轨迹,给人一种为他人着想的亲近感,从而增进理解和信任,达到沟通效果。
支教班学生徐某特别爱美,因为想遮盖脸上的青春痘经常化浓妆。我在找她谈心做工作的时候,不是从中学生仪容仪表规范着手,而是设身处地从她的皮肤保健谈起,告诉她很多防治的小妙招,引导她认识到化妆品不仅不能遮掩青春痘,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时,我还在工作之余用相机捕捉她在课堂上机智灵动的反应、打扫卫生时一丝不苟的神情,并把这些镜头制作成小影音送给她,让她看到一个因投入和专注而散发光芒的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这种“投其所好”,设身处地的疏导方法,成功地帮助徐某养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后来,这位同学还把这种审美观迁移到寝教室环境布置方面,主动担任了寝室长和班级卫生委员,为班级赢得了“文明寝室”称号和卫生流动红旗,她本人也成为我班管理环境卫生的一位好手。
三、善假于物、借力打力,以集体的力量牵引学生
荀子有“善假于物”的东方哲学,牛顿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西方智慧。凡成功者,一定善于在各种环境中找到借力的方法。在支教班教室前黑板的墙上悬挂着一面班旗,在支教班每位学生的课桌右上角都贴有一面班徽。每当班里有学生出现了违规行为,我都会带着他一起,陪伴他、鼓励他面向班旗真诚地反省,面向同学庄重地承诺。这样的做法,既言传身教给学生示范,培养了学生正视自我、知错能改的担当和勇气,又增强了学生的集體荣誉感。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抓住中学生讲义气、重形象的特点,以师者的形象率先垂范,以集体的力量牵引学生的求学之志、成长之路,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一第二学期学校举行的跑操比赛中,班里的个别同学在赛前训练初期比较懒散,不仅集合时迟到还在训练时不能规范动作。为此,我把班里的参赛队伍分解成小组,在身高组合不影响队形效果的前提下,让同学们自由组合跑操训练的非正式群体。这种做法充分发挥了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易于沟通协调的优势,有效地消除了个别同学的惰性。在非正式群体训练的同时,我还组织他们相互观摩,开展“我为班级代言”最佳小组的评选活动,以集体荣誉感促进合作,友好竞争,最终以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班风改掉了个别同学的懒惰和畏难缺点,也赢得了比赛。
四、抓住关键、雪中送炭,以真诚的帮助鼓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育者的信心和爱护,更需要教育者细致全面的了解和及时有效的帮助。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制约学困生发展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真正把握学困生的困境之所在,这样才能抓住关键,事半功倍。
支教班的程某某在入班第一学期参加军训会操演讲比赛时“败北”,之后对很多事情她都或多或少流露出有心无力的彷徨之色。其实,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重新树立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当学校再次举办有关爱国主义的诗歌朗诵比赛时,我动员这名孩子报名,并一路陪伴她请老师辅导,在班里练习,请每一位听众指出她的出彩之处。渐渐地她的脸上洋溢了自信的笑容,并主动向大家请教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功夫不负有心人,程某某在当次比赛中突破了心理障碍,取得了三等奖的进步成绩。
五、放低自己、另辟蹊径,以真诚的信任托举学生
无论是“罗森塔尔效应”的美丽期待,还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满怀壮志,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强有力的肯定方式——信任,在鼓舞干劲、激发斗志方面具有無与伦比的效果。
在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中,很多教师习惯把他们看成是问题学生,习惯紧盯着他们缺点并为之殚精竭虑,然而这样的教育思维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还会让很多教师深感无奈。但是,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一位成功学家说:“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看成天使,那么你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看成魔鬼,那么你生活在地狱里。”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万物各成其美,人更是如此。没有人一无是处,只是你没有发现。换一个角度看待学困生,放低自己,用具体而真诚的信赖去激励和锻炼他们,我们一定可以跟他们化干戈为玉帛,跟他们一起领略成长路上的别样精彩。
支教班的邹某某刚入班时,性格冲动易怒,行事我行我素,自我意识过强,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后来这名同学成了我办公室里的常客。但我请他来办公室不是批评而是请教,不是指责而是纳谏。每次遇到比较棘手的学生管理冲突或教育阻力,我都会问计于他。例如,在排座位时如何安排爱讲话的小团体?打扫卫生时如何防止有些学生偷懒耍滑?批评和惩罚个别学生时,被惩罚的学生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我该怎么办?在诸如此类的谈话交流中,如果他想到了好的方法,我会毫不吝啬地、真诚地对他说三个字——只有你!只有你能帮我,只有你最体谅老师。久而久之,邹某某不仅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强了集体意识,更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
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放低自己,用涓涓细流滋润心田;信任学生,用强有力的肯定委以重任,我们一定可以和孩子一起见证成长,收获希望!
六、且行、且思、且共勉
“修道而保法”是《孙子兵法》里的哲学思想,讲求思想或原则指导与策略运用相辅相成;学困生的教育就是本着“润泽生命、悦纳个体”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需要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及时发现并不断思考、探究和创新。柔一点,多一些春风化雨;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粗一点,多一些青春飞扬;活一点,多一些思考创新。以上才是实现“修道而保法”的保障,是实现后进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扶贫”,让我们且行、且思、且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