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整合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2017-07-14刘存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本探究活动

刘存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以学校一级的管理为主,这就把课程规划、建设的权力赋予了学校。所以学校和一线教师必须承担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责任。同时,课程整合既是新课改的政策要求,又是新课改明确的新概念、新策略。《纲要》指出:“……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所以,课程整合既是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的内在需求,又是学校教学实际的客观需要。总之,只有进行课程整合,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一、整合后的课程目标

1.通过整合,形成校本化课程,学生有了选择性。

2.各学科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增加了探究实践和体验感悟的时机,能转变学习方式,开展有深度的真实学习。

3.整合国家和地方课程,开发主题课程,使学生节省了学习成本。

二、整合后的课程内容

1.课程类型。

校本化的实践课程、学科化的实践课程和社团化的实践课程。

2.课程具体内容。

摄影、航模制作、生活与化学、舞蹈、合唱团、地理制作、蒙阴历史、生活与物理、篮球、口风琴、体育舞蹈、蒙阴地理、动植物调查、排球、英语角、软笔书法、植物养护。

3.时间分配。

在时间的安排上,以一学期为单位,每周2课时,统一安排在每周四下午第三、四节课,采用同时异班授课制,并采取固定课时与弹性课时相结合的方式。

三、整合后的课程实施过程

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开展、活动总结等階段。各阶段有相对的活动任务和目标,以实现个性化实践活动课的生成性目标。

1.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教师设计、呈现出本次授课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主题;建立学习小组或组成行动团队;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如工具、设备、场地等。

2.实施阶段。

(1)学生搜集和分析资料,组织调查和实验、数据处理,撰写探究报告等。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践记录、实验探究记录及本组个人体验,指导学生建立课题档案,帮助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形成成果,保留成果。(2)对实践活动结果进行资料整理。各小组把实践、研究得到的结果整理下来,如统计、报告、作品汇集等,把探究结果整理成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包括学生得出的结论、完成的作品和学生的自身体验、社会反响、对社会产生的作用等。(3)在组织活动时要切实进行安全教育。

3.总结、交流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的全过程的得与失进行总结交流,要注意实事求是,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深化体验、提升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通过举办汇报成果展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体验。

四、整合后的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形式。

对于研究性较强的课程要考查的项目有:(1)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2)获得的体验情况;(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5)收获与成果。

对于侧重基本技能操作的课程要考查的项目有:(1)参与活动课时的量和态度;(2)参与该课程时的观点、纪律和习惯;(3)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项目的考查成绩;(4)初步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2.对教师评价分出勤、组织管理、备课上课、作业及成果等项目量化。

五、课程整合后的效果

本案开发了主题课程,并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有机统一,使课程结构更加均衡,更具人性化。

1.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情境,使真实性学习得以发生,能显著增加学生探究、实践和体验感悟的时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更能获得学习的方式,有真实的经历,并生成相应的人格。

2.教师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了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了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了一支“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个性化实践活动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高了学校的整体课程规划能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品位。

猜你喜欢

校本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