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教师感召权威的消解与重塑
2017-07-14王磊赵辉
王磊+赵辉
摘 要: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公安院校教师的感召权威面临着诸多的消解因素。为了重塑公安院校教师的感召权威,可以分别从政府、社会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入手,采取完善教师专业化制度、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以及教师自我完善等措施进行改进。
关键词:公安院校;教师感召权威;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61-02
教师权威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是对于课堂的组织和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伴随着大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对于教育的理念与期求不断地进行重构,教师权威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公安院校教师的感召权威,正其各个层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消解因素。
一、教师感召权威与教师的教学能力
马克斯·韦伯将“感召的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定义为由个人魅力所获得的权威,它源于人们对英雄、典范和具有卓越品质的人的敬仰与热爱[1]。源于教育制度的法定权威和传统权威,属于制度权威;而感召权威主要由教师的知识、专长、品格及魅力所决定,属于教师的个人权威。教师的感召权威与教师的个人魅力密切相关,而教师的个人魅力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综合的个人特征,是支持在各种教学环境中满足有效教学绩效所需要的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和态度(attitude)[2]。因此,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视角研究公安院校教师的感召权威,应当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技能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等进行研究。
二、公安院校教师感召权威的消解因素分析
(一)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师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主要因素,而职业的专业化与其社会地位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相对于法官、医生等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而这会引起教师感召权威的消解。
1.高校教师职业资格准入门槛较低。高校教师以
“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为职业准入起点,但是从初期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在岗教师都实现了从无证到有证的“自然过渡”;而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相对简单、通过率较高等降低了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且部分学校碍于师资短缺,实行“先上课、再上岗”制度。
2.公安院校教师职业发展制度缺失。在教师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对教师的进修时间都有制度上的保障,规定教师每隔一定时间必须脱岗接受规定时间的培训与进修,“美国教师的在职进修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的职务晋升制度等挂钩”[3]。公安院校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被动地依赖于学校组织的讲座、论坛及个人学习,此外,缺少教师淘汰机制,这使得教师只进不出、个别不适合教学的教师依然占据着教学岗位等。
3.公安院校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较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贯穿其职业生涯的全程,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公安院校教师由于其教授学生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如公安业务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公安实战经验,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公安基础类课程需要有相关专业功底的同时,又需要了解一定的公安实践。“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公安院校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较低,是教师感召权威消解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教师教学技能的因素
在国家教委1994 年下发的文件中,把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和教学研究五类技能[4]。当前信息化时代全球性、交互性与开放性的信息特征引起了知识制造、传播、反馈等方式的多样性,教师的不少知识甚至滞后于学生,教师的知识权威和专业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感召权威消解随之而来。滞后的公安教学改革和不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制,造成了公安院校教师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技能相对不足,表现在“慕课教学”利用不高、课堂沟通效果不佳、各级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寥寥无几等方面。
(三)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个体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整体看法,是确认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允诺和遵从作为教师的规范准则,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身份的重要标志[5]。公安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和管理理念有着较大影响。但是,此职业认同目前存在着多种消解因素。
首先,社会转型带来教师和警察的职业地位下降。研究发现大众的惯性思维倾向于认为,教授的知识越高深的教师,地位应当越高。但是网络舆情社会下,教师和警察职业中存在的违法违纪案例,不断挑战大众认知底线,个别“仇官”“仇警”现象大大损坏了教师和警察的职业形象。
其次,公安院校教師的社会地位不高。当前,民众的价值观正悄然发生着转变,衡量成功人士的标准,可以简单概括为看此人是否位居“大官”“大款”“大明星”之列。在公众过度追捧“钱”“权”“名”,甚至“网红”的今天,公安院校教师显然仅仅是大众中的普通一员。
最后,公安院校教师的专业化认可度较低。随着教育现代化进步,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得到了提升,而大众存在“公安院校教授的是从事公安工作的基本技能,层次不高”、“公安院校的教师都是‘教官,教的都是打打杀杀的技能”等误区,对公安院校教师职业和专业认可度不高。
三、教师感召权威重塑的策略
传统的教师权威观念认为,教学以课堂、教材为中心,教师权威不容挑战,而现代教育体系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权威更多地来自教师的知识、技能、品格和魅力[6]。面对诸多消解因素,教师应当调动多种主体、多措并举重塑自身的感召权威。
(一)以制度保质量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院校而言,为了维护和重塑教师的感召权威,不但要多种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公安教师队伍,更要通过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
首先,完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提高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在教师专业化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除通过必要的考试之外,还需要在专门的学校和机构接受一至两年的培训。故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应当适当提高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
其次,建立公安院校教师培训保障机制。对于入职以后教师的培训,须有“教师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的保障机制。部分发达国家规定,教师在工作一定年限以后,必须脱产一段时间接受系统的专门培训;选派教师到公安机关“调研锻炼”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举措,需要学校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考核等保障机制。
最后,加强保障教师权利与权威法律法规建设。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推行依法治国,通过法律建设在矛盾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做到合法处理的同时,注意合理维护教师的权威,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二)弘扬传统护形象
教师的感召权威与教师的社会形象有着较大的关系。在社会范围内,尊师重教的风气越浓厚,越有利于教师感召权威的形成与维护。针对公安院校教师职业地位、专业化形象认可度不高的大众思维,大众传媒应当增强责任的,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一是通过多种手段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二是鉴于拜金主义和功利思想的负面影响,应当在舆论中形成一种反思导向,引导公众正确思考成功与职业、收入的关系;三是加强对教师群体的正面报导,树立良好典型,避免失实报导吸引眼球的倾向。
(三)自我完善提升权威
教师的感召权威,有一小部分来源于知识权威,更多的则来自其对学生的爱与关怀、来自教师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
首先,公安院校教师应当加强学习,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努力加强自身的知識深度与广度,以渊博的知识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感召权威。
其次,公安院校教师应当注意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鉴于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权利与公平的诉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我与荣誉奖励评定有关的事务处理中应当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最能够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及时处理与有效化解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能够起到强化教师权威的作用。
最后,公安院校教师还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作为公安院校教师,应提升自己根据受众、情景及背景采用合适的语言,使用眼神、手势等非语言符号,寻求和吸收多样观点,采用积极有效的倾听技巧等方面的教师沟通技能[7]。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09.
[2]Dineke E.H.Tigelaar,Diana H.J.M.Dolmans,Dineke
H.A.P.Wolfhagen & Cees P.M.Van Der Vleuten.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compet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2004.
[3]杨明全.从教学专业化看美国在职教师进修计划[J].外
国教育研究,2000,(3).
[4]乔晖.近十年教学技能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5]唐进.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编制[J].外语界,
2013,(4).
[6]沈萍霞.教师权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D].西安:陕西师
范大学,2012.
[7]James D.Klein,J.Michael Spector,Barbara Grabowski
等;顾小清译.教师能力标准——面对面、在线及混合情
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