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2017-07-14周丽君

关键词:高校教学模式

周丽君

摘 要:为了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授课效果,需要对不适应形势变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改革的关键,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的转变是改革的导向,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是改革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12-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教育部规定在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者自身素质亟须提升,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不够科学,以及教学方法僵化、滞后。为了更好地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预期目标,我们必须对以上弊端进行改革,做到“一个提升、两个转变、三个结合”。

一、“一个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能否成功进而能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第一,坚定信仰,提升政治素质。什么是信仰?就是一旦确立了对一种理论或东西的信仰,信仰者不仅会让这种理论或东西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甚至为了维护或实现这种理论或东西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必备的基本政治素质。现实生活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未能取得预期教学目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自身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没有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众所周知,要想让别人相信你讲的东西,首先自己必须相信或者信仰你讲的东西,唯有如此,讲授者才能发自内心地去信仰自己讲的东西,才会积极主动地想尽一切办法去传播或实现它。反之,如果让一个自己都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去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授课教师,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授课实效,教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的入门关,切实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先进的人纳入教师队伍,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堵在这支队伍之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切实提高现有教师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实行淘汰制度,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不合格的人清理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队伍。

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理论素质。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获得知识和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更加快捷。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从课堂上的“埋头族”变成“抬头族”,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授课艺术。过去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知识储备的要求。现在,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师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这样的教师将会被时代淘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书本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工具。教师必须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挤出一定的时间,静下心来潜入书本之中,掌握最新的理论,了解理论和学术的前沿,并把最新的知识带进课堂。其次要向同行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同行学习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捷径。同行中的每位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也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方法。通过学习同行中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要向学生学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生长的环境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周围的社会生活面时刻在发生变化,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仍然只停留在课堂上,或没有用心与学生交流,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变化,或者仍带着固有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式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思想上不能与学生沟通,就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2]为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当前学生的所需、所想,了解他们的成长规律以及个性差异,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要向社会学习。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小细胞。要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切,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效衔接,达到“课堂小社会,社会小课堂”的效果。

第三,增强担当意识,提升社会责任。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担两种基本职能:教书和育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三种职能: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对所有教师而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专业差异和教师要求不同,不同专业和不同教师在这两种职能之间的侧重有所不同。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相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育人方面的责任相对要大一些,要求要高一些。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传授本专业的知识,更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肩负着学生毕业后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的责任,肩负着培养出大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必须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跳出本专业的狭小范围,要拓宽自己的视野,站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提升社會责任意识,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应有的作用,担负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

二、“两个转变”: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转变

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授课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发挥着导向作用。为了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实现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的转变。

第一,教学目标从单纯重视知识目标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协调推进转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应是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掌握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以掌握碎片化的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在教师看来,反正这门课不好教,我只要把其中的知识点讲到位,不影响学生考试就行;在学生看来,反正这门课比较枯燥,我只要记住教师讲的重点,考试能过关就行。于是,在实践中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埋头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课程学完后,教师出题一考试,学生考试只要过关,这门课程就算完事,再过一段时间,学生连考试那点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完全背离了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初衷。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革以往的教学目标,由单纯注重知识目标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协调推进转变,以知识目标为基础、能力目标为重点、情感目标为升华,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努力达到既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又升华了情感,坚定了信念的效果,进而明确了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目标。

第二,授课内容由系统性、完整性向重点性、针对性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都非常注重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总希望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一节不落地给学生讲授完,生怕遗漏了哪节内容。于是,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教师,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始终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从这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随处可听见他们滔滔不绝的讲课声。不可否认,这样的授课方式确实保证了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它却忽视了教材内容的重点性和针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句话说得好,千条万条,抓住关键几条就行。一本教材、一门课程,在编排时肯定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那样的话,就会出现教师讲课讲得累死,学生听课听得困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在授课内容上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师生关系上,必须兼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切实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师心中有数,教学主次分明,有的放矢;学生神采奕奕,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三个结合”:注重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

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方法。

第一,授课方式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其中,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变化了,形式迟早会发生变化”;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3]。它告诉我们,一个事物要想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美好效果并被受众认可和接受,必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同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想赢得学生的认可,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凸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把科学理论传授给学生。其次,为了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教师还需要借助有效的形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作用,增强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用具体的事例阐释抽象的理论,从而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两种错误趋向:一是只重视内容而忽视必要的形式,二是片面强调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这两种趋向都是要不得的。

第二,评价方式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长期以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内的许多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在课程结束后一考(考试或考查)定成绩。不可否认,这种考核方式对于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安排。然而,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它偏重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而忽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并且在学习的导向上也起了一定误导作用:告诉学生平时学不学、学好学坏没关系,只要考前突击背背书就能过关。于是,在这种学习导向的影响下,高校就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每学期期初、期中教室和图书馆里冷冷清清,好多学生都在忙着从事各种社交、兼职、上网等其他活动,校园里难得看见几个埋头看书的学生。即使迫于课堂纪律不得不去上课,也是“身在教室心在手机”,认真听教师讲课做笔记的只是少数。然而,一到期末,教室里、图书馆里就热闹起来了,背书的、补抄笔记的,学生们起早贪黑,只争朝夕,忙得不亦乐乎。等考试一结束,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种状况的存在,显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原来的只重视结果考核即期末一考定成败转向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把平常的提问、作业、讨论、实践以及操行考核纳入学生的综合考核,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科学设置过程与结果考核所占比例,同时规定平时考核不及格则综合成绩就不及格。通过考核方式这个杠杆,切实转变学生的学风,克服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搞突击”的坏习惯。

第三,实践形式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既有课内实践,也有课外实践。课程实践是深化理解理论知识、检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中介。为了充分实现课程实践的目标,应把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实践。所谓课外实践,既包括课堂以外的校内实践,也包括校外社会实践,主要是校外社会实践。开展课外实践,要有明确的主题、合理的规划,做到有的放矢。要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设置社会实践主题,通过考察、参观、访谈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感受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习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反思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写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从而深化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认识世界、分析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围绕问题开展课内实践。教师要通过调研,把学生在课外实践和课堂以外遇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找出共性问题、热点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展开热烈争论,最后教师加以点评、总结,从而廓清迷雾,提升认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9.

[2]李秀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探索

[J].教育探索,2008,(10).

[3]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38.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