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对策

2017-07-14

运动 2017年9期
关键词:裁判体育运动教学方式

于 洋

(辽宁大学体育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036)

理论与方法探索

简析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对策

于 洋

(辽宁大学体育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036)

本文从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出发,具体地分析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但是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体育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有效关乎着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教学实践能力亟待加强、科研基本工作能力薄弱、裁判工作能力与实际运用不符和缺乏实践的组织活动能力与业余训练能力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更新体育教育观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适当地补充教学内容和多渠道提升体育教学的条件等建议,希望能够对体育教学做出贡献。

1 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1.1 教学实践能力亟待加强

针对体育教学的模式,存在着传统与新型相交融的局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新型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互为补充。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通常是以室外技术课为主,室内理论课为辅的模式。在体育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或是填充式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和手段及教学的时间和教学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在大部分的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采用这种传统性的教学模式现象依然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育上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术和技能的教学,整个课程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对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造成损伤,造成学生只会讲而不会做,只会一味地应用而不会创新的情况,这种传统模式对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加强是不利的,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教师的主导功能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可能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薄弱。

1.2 科研基本工作能力薄弱

在这个阶段,针对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的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着对学生的科研工作的能力的培养薄弱等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整个教学目标的落后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其中还与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的基础思想不强有关。据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科研能力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计划里面,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课程教学和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实用性的发挥。针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另外,可以通过毕业论文的创作来训练。但是在大多数的体育教学院校的安排上,针对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安排在学期结束前的2个星期。这方面的理论教材的培养也只是参考《体育科研方法》。另外,在具体的论文创作上,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众多,整个毕业论文从从选题、论文设计、调查资料收集、检验与分析、论文撰写直至修改定稿,这些复杂的程序需要很强大的自主实践能力和数据整理能力,但是在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对此项情况的培养和训练较少,再加上时间的分配上面存在着很大弊端,论文指导教师工作繁忙,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做到尽心尽力,所以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创作质量不规范,没有说服力,科研工作的能力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加强。科研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大纲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3 裁判工作能力与实际运用不符

在体育教学的工作中,针对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裁判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是各种体育赛事的组织者、指导者及裁判工作的承担者,在社会上的赛赛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课程方案中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竞赛裁判能力做了规定,要求学生达到国家的二级裁判水平。但是通过调查,有超过60%的学生不能够通过二级裁判的考试,尽管他们的理论能力能够有很高的达成率。在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裁判考试时,会出现相关的错判、漏判和跑位错误及手势不正确、不规范等情况。针对完全胜任裁判工作,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只有13.5%的学生能够达到要求。大多数学生表示,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以提高他们的临场判罚能力。对学生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而且要能够将课程理论与具体比赛实践结合起来,在临场执裁中提高裁判工作能力。

1.4 缺乏实践的组织活动能力与业余训练能力

现阶段,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要加强他们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业余训练能力的培养及训练。针对组织体育活动能力和业余训练能力的训练不仅是体现在课堂的教育方面,还要将课外的活动场地利用起来。同时,课外的活动场地不仅包括学校内部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可以将学校周边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加以利用,以提高自身的训练能力。而且还要能够提高自身的组织体育活动能力,这样有利于组织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带动全社会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在运动中很容易受到相关场地的限制,有的学校会对新修的场地进行限制,不让学生活动,如新修的网球场和室内篮球场。有的学校的活动经费被相关人员挪用,或者根本就没有活动经费。另外有的学校会限制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体育活动,这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很多学校对体育活动和比赛赛事不重视,不鼓励、不支持学生自主组织体育活动,导致学生的课内比赛活动开展较少,校外的体育活动赛事就会更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少组织体育活动和赛事的平台,导致学生自主组织比赛赛事的活动少,活动能力和组织赛事的能力缺乏。不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体育活动能力的提高。

2 发展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2.1 更新体育教育观念

在体育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所以阳光体育运动观念在各大院校得以广加强。这给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本科院校要能够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将阳光体育运动精神应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

2.2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不断开拓创新,以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水平学生的体育需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多样化、开放型的新型教学方式。同时,要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及不同的教学场地,采取不同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2.3 适当的补充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对体育教学的开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新型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优秀内容,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更大程度的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技能和养生娱乐等内容进行融合贯通,对一些灵活性的比赛项目的规则进行改进和调整。例如,针对健美操这项体育运动,可以适当地编排一些爵士和体操等动作。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更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吸收,不断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观念和思想,促使终身体育理念在学生中生根发芽。

2.4 多渠道提升体育教学的条件

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条件是对体育教学开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因素。体育院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强对体育设施条件的资金投入,努力确保体育设施和场地能够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对体育场地和设施,要采取维护和维修制度,科学系统地对体育设施进行保养和维护,减少体育设施不必要的浪费。对体育场馆和设施,要能够采取错时使用的方式,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学校还应从自身条件出发,采取租赁和新建体育场馆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要采取多渠道方式增加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5 综合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

加强对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的评价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素质的有效手段。在新型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体育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以学生技术体能、重在参与和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的多元评价体系。其中技术体能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和体育技术方面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评价;重在参与是指对学生所参加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赛事的评价活动,尤其是在学校内部参加的体育活动,综合素质主要指的是对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和体育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对体育活动的锻炼方法和能力的评价。采取多元化的体育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加深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掌握和了解,从而进一步地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3 结 语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不利因素,我们要具体地分析和整体地把握,对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实践能力亟待加强,对科研基本工作能力薄弱、裁判工作能力与实际运用不符和缺乏实践的组织活动能力与业余训练能力等问题,要够采取更新体育教育观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适当的补充教学内容和多渠道提升体育教学的条件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做出实际的贡献。

[ 1 ] 张玉兰.陕西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 ].教育与职业,2013 (15):136-137.

[ 2 ] 宋晓燕.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究[ 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56-58.

[ 3 ] 张玉兰,杨丹亚.“阳光体育”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分析研究[ 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6):48+52.

[ 4 ] 朱思.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 J ].才智,2016(8):46.

[ 5 ] 林伟光.广东民办本科院校体育课程“选项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J ].运动,2016(3):69-70+60.

G807.4

:A

:1674-151X(2017)05-07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9.035

投稿日期:2017-03-20

于洋(1978—),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裁判体育运动教学方式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体育运动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