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优化研究

2017-07-14张玉超

运动 2017年9期
关键词:体质测试标准

王 涛,张玉超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理论与方法探索

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优化研究

王 涛,张玉超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研究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优化问题,结果显示: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然而,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学校体育部门管理现状是重监测、轻干预。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过程中存在数据误差大、测试人员态度不端正,学生不积极,测试项目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本文提出了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和测试工作,调整测试时间,注重测试后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工作,端正学生测试态度等对策。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优化

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下发了很多国发文件,要求全社会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重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教育部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文件精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于2014年7月18日正式发文的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该文件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生《标准》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依据学生学年体质健康总分评定等级。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然而,我国每年进行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耗去了很多人的精力和财力,上报的数据存在很大误差,测试的数据后续应用也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只是为完成测试,测试结束以后对学生体质健康没有任何改善。这主要与我们测试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若干措施。

1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现状

1.1 国家非常重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发文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政府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要求重视学校体育课,加强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注重学校体育评价导向功能,加强学校体育竞赛的引领作用。特别是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的半年时间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和各有关部委相继颁布文件或召开会议或启动项目,都紧扣一个主题—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这在我国学校教育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也说明党和国家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

1.2 学校重视程度欠缺

我国高校领导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普遍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平时不重要,评估时才重要”的问题,且由来已久。更有甚者,一些高校在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时,存在修改数据,以好充次、以优代劣,弄虚作假的现象, 如此现状,大家心照不宣。2014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进行复查,发现数据一致性差距较大,结果触目惊心,有的省份符合率仅有20%,大量的学校上报数据存在很大误差,这固然有学校组织工作问题,但是也有些学校数据存在极大造假行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不仅是学校体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校学工、教务、后勤、医院等部门的通力配合,加强管理,杜绝数据造假,确保上报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的真实情况。

1.3 学校测试管理部门重测试、轻干预

高校体育部门承担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一般高校均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负责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收集、上报、分析与反馈工作。然而,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标准》的实施工作仅包括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数据整理上,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建议方面,而没有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管理结合在一起。同时,还缺乏体质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反馈。由各地上报的体质健康数据经过处理后会相应的为学生个体以及学校反馈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同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但是,《标准》作为一种教育、激励手段、一种约束措施能否达到它所要求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反馈与干预环节的紧密链接是必不可少的。

2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2.1 测试人员态度不够端正

通过调查,有的学校没有将宣传动员、人员配备、器材保障、测试流程等环节安排到位,出现有的职能部门分工不细,责任不明,不能高效地展开体质监测工作。参与测试的体育教师认识不到位,对每年测试存在应付行为,再加上很多教师对测试要求和标准不是太熟悉,测试中不积极,甚至完全交给学生测试,参与测试的学生认真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测试获得数据准确性大大降低,甚至出现学生帮组测试学生作弊、造假行为,影响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

2.2 参与测试学生准备工作仍需加强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安排要求学生如实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需要学生尽力完成测试项目。然而,由于学校在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时,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后续管理和应用,很多学院在年终评优、评先时,并没有依据学生体质健康优、良、中、合格等级,所以导致学生不太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参与测试的目的性不明确,学生无法领会学生体质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体质测试抱有应付的心态,积极性不够。 二是学生测试准备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测试时穿牛仔裤、皮鞋等不适宜测试的服装,我们调查得知几乎每个高校测试过程中都存在着装不规范的现象。 三是学生在测试前没有经过充分热身。很多高校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没有准备活动,从教室带出来即开始测试,或者准备活动流于形式,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甚至安全隐患。

2.3 个别测试项目不够规范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共有8个项目,分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个类别进行测试。对每个项目测试,教育部专门印发了测试要求和规范。然而,参与测试人员对测试标准和规范不太了解,导致在测试项目时,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譬如:在立定跳远项目中,测试人员采用目测方法估测学生测试成绩或标线超过5cm以上;在坐位体前屈的项目测试过程中,测试动作有不规范的现象,如:有学生没有脱鞋;用单手推动游标进行测试。如:测试学生有腿弯的现象,后面有人帮忙的现象。另外,测试仪器也有过于简易的情况,用一块板来代替测量的游标尺;引体向上器材不符合测试要求,单杠高度过高,学生的下巴明显低于单杠的高度,测试双臂放下时没有完全伸直;仰卧起坐的测试动作不够规范,学生的腿部的角度过大, 另外有的学生背对着测试者坐在脚踝上,既不符合规范也不认真;测试身高时,学生穿着鞋测试,测试规范性很差,测试数据准确性大大降低。

3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优化研究

3.1 学校领导及体育部门要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体育组、卫生室等负责人组成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领导小组。召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领导小组会议,落实工作责任制,配置、检查体侧所需设施设备,对测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落实专人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对身患疾病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进行筛查,确定本校被测学生样本。体育教师、校医、被测班级班主任做好测试学生思想动员以及配合检测队做好现场组织与测试工作。做好测试现场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人员调配与课程调整等工作。学校要认真落实“阳光体育”“中考加试体育”等工作以及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各项制度,制定完善早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各项运动竞赛制度。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管理工作,在采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保障准确无误,及时将学生体质健康传到网上,使学生能够在测试后知晓自己的体侧成绩。

3.2 体质测试时间需要合理的调整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一般采用集中测试,组织集中测试有课内测试和课外测试,大部分学校选用课内测试。由于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课时较多,若采用课外测试,会给教师带来额外的压力增加工作负担,但是具体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体育课有限,我们还需要统一结合实际,采取一些措施,我们可以将学生体质测试纳入教师的工作量,给老师增加相应的薪酬或者由上级部门派遣专业人员来校进行测试的组织管理等等,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各个部门通过统一调研,提出合理的实施方案。

3.3 加强《标准》评价结果反馈与干预的链接

《标准》的实施一直强调评价反馈与干预的相结合,但该环节往往是脱节的。学生往往只是参加体质测试,在得到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之后并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体育教师虽然可以根据学生总体评价指导锻炼,但是由于《标准》中反馈与干预环节的不足,对于学生针对性训练的项目教师同样也比较茫然。因此,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评价、干预功能与预警机制预警的信息反馈的结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预警的构建不仅具备了体质健康测试的评价功能,而且可以为学生以及体育教师反馈学生全面的体质健康信息。对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的反馈加强了学生自身体质状况的认知功能,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一种紧迫感,促使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评价结果重新审视,进而产生相应的体育锻炼行为。预警加强了干预措施,使《标准》评价效能反馈与干预环节更加完善。

3.4 端正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 目前大学生对待体质测试的态度比较消极。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对测试目的认识不深刻,有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测试的目的;二是测试成绩与平时体育成绩不挂钩,导致部分学生敷衍了事。针对上述两种情况,我们要加大对体质测试目的和国家要求进行学生体质测试的重要意义的讲解,激起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参与兴趣,要求每个学院在年终评优、评先时,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达不到优秀的,禁止评优、评先和评奖学金,只有将这项制度切实执行下去,相信学生会逐渐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能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活动。

[ 1 ] 游蕴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 J ].体育学刊,2013,20(4):97-99.

[ 2 ] 高刚,季浏.试述美国青少年体质将抗测试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6):22-26.

[ 3 ] 张宗国.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J ].体育科学,2009,29(9):88-90.

[ 4 ]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J ].中国学校体育,2006,(5):10-14.

[ 5 ] 戴霞,朱琳,谢红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效能的反思与优化——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 J ].中国体育科技,

48(3):75-81.

[ 6 ] 杨旭,张欣,席薇.天津市2010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2):213-216.

[ 7 ] 甄志平,毛振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与嬗变研究[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9.

G804.49

:A

:1674-151X(2017)05-06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9.031

投稿日期:2017-03-20

中国矿业大学教改项目(2016YB46)。

王涛 (1974—), 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质测试标准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忠诚的标准
心理测试
美还是丑?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