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探索

2017-07-14朱琳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探究性课文文章

朱琳

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探索

朱琳

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

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培养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中关键的部分就是进行阅读教学,所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采用合适的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小学的语文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中所有字词句的应用。小学阶段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年龄的特点,合理采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教学,促进学生书面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向及实际认知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阶段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阅读语文中的教材内容,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字词句中的具体含义,良好的阅读方式也可以使学生的语音字词技巧和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将写作融入其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看过很多书,潜移默化中也会汲取文中优美的词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阅读,唯有充分理解了文章的深意才能从中读取情感,找到写作的方式和技巧,用来展示自己文章的特点,提升探究性思维能力。例如在阅读教材文章时,教师会将文章进行分段阅读,并且让学生概括出这段的内容的主要涵义。阅读完进行写作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分层列出文章的提纲,每段落的布置都有其结构上的想法,这样即保证了文章之间的连贯性,也加强了词字语句之间的逻辑性。所以在小学时期开展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综合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将阅读教学的实际工作落实到实处,为学生将来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1]。

二、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办法

(一)加强读后感训练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心里的感触及读完后内心深处产生的共鸣,学生要将内心的触动给记录下来,写作的兴趣在无形中就被挖掘出来了,在字里行间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思绪。在阅读有意义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心境写出读后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量的引导,然后再让学生去独立写作。例如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材《黄山奇石》、《林海》、《九寨沟》中,这三篇课文内容上都反映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出作者对于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词藻优美,情感跌宕起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带动朗诵,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课后完成读后感,让他们表达出本文的主要情感,你读完之后的内心感受等等。从这类文章中,也培养了幼年时期学生的爱国情怀,从作者的真挚华丽的文字中找寻自己的关注点,从而在读写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2]。

(二)对课文进行仿写

小学阅读教学中要适应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教材中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感悟,这一教学目标的本质就是为了让阅读教学作为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课文作者的表达手法有目的地进行仿写。例如在小学语文《月光启蒙》中,这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宁静的夏夜,为儿时的“我”唱童谣讲故事的场景,描绘出一个唯美寂静的夏日场景,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母亲那份深深的怀念。根据本文的深意,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整体内容,文章的脉络结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们根据这样的情感,再依照文中典型的表现手法去写自己难忘的过往。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更深入学生的理解思维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3]。

(三)阅读生活,书写日记

学生们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锻炼书写能力也能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积累锻炼写作能力和经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书写日记,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感知,然后书写记录下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文字。从生活中来理解和阅读,提高写作的兴趣,比如童话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第二章,将童话的全貌呈现给了学生,从人物对话中体会到人物的心理,从而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关注每段对话、每个情感表达,在日常生活中记录下真实感受,在文章写作中灵活地运用。

(四)提升想象空间,续写故事情节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适量地进行向外延伸,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对原文情节的发展进行延伸。例如在讲解《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对于母爱和儿子追悔后的举动进行续写。这类续写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心境,更加深印象,显著提高写作的兴趣[4]。

(五)亲近生活,找寻材料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寻找和生活贴近的材料。例如在讲解《黄昏》的时候,采用了多样的修辞手法,对看到的景色进行了各类想象,生动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傍晚的时候,抬头看看黄昏薄暮下的美景,根据文中作者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对照想象。也可以让学生对大自然充满无限的热爱和想象,更细腻的去观察事物,去表达事物,从而提升读写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整理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接受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所在,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将课文着重给学生进行讲解,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更好地证明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1]李经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8):58-59.

[2]隋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J].课外阅读:中旬,2011(10):80-81.

[3]周小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J].中外交流,2016(21):292-292,293.

[4]姜晓松.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B版,2014 (3):103-103.

朱琳(1980-),女,汉,山东日照人,大学本科学历,就职于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探究性课文文章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学习方法的研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端午节的来历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