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汽车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新研究

2017-07-13钱礼闰郭利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钱礼闰+郭利

摘要:完善和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广泛中高职衔接调研为基础,结合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实际,构建了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四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应用于专业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提升了汽车类专业中职学生在高职阶段的技能培养及就业和发展能力,提升了汽车类专业学生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汽车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44-02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对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加大,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建立中高职衔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保证中高职衔接教育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保证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一、中高职衔接立体的多层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构建

1.中高职衔接四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衔接教学是一项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反映的是一门课程的质量,多门课程的质量反映了一个学科专业或一个院系的教学质量,各个学科专业或院系的教学质量又反映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把这种逐级集成的结构构建成为由教师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院系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四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如下图1所示[1-3]。

2.各层次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评价的实施。(1)强化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点。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即评价主体有学生、专家、领导以及授课教师自己。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每学期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主要侧重对授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讲课效果进行评价。领导主要是从加强与改进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专家从内行的角度出发,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对所评课程充分听课的基础上,侧重于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科学运用,教学能力与学术水平进行评价。教师自评则是授课教师在课程结束时必须完成的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所进行的客观和全面的评价[4]。(2)做好课程质量评价。对课程质量的评价我们突破传统的定性评比和单纯的量化计算,采取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从教学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构建了性质优良、可行的评价模型,从多角度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以获得全面、准确的课程评价信息和结果,使定性描述定量化,评价结论更符合实际。组织学生对抽评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情况,并按照《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对每门课程进行逐项打分和质量诊断,最终确定该课程质量等级[5]。(3)做好院系教学质量的评价。院系是学校的一个缩影,抓好院系教学工作,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建立定期的评价制度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认真分析影响院系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分别建立适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的院系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简便易行,便于操作的定量排序指标体系。(4)做好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邀请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MyCOS)公司对学校汽车类专业开展专业教学质量及学生就业能力测量与评估,同时,邀请行业组织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客观、合理并公正地评价我校汽车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并积极探索建立专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

二、四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效果实证

结合我校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和制定了我校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四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体系运用于我校汽车类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实际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为了进行效果实证,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实施四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后效果的认可情况。分析调查表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和用人单位对本次四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是比较认可的。

三、结语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依托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广泛开展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调研,以此为据,结合我校汽车类专业“3+2”模式中高职衔接教学实际,研究和制定了我校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四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將该评价体系运用于我校汽车类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实际中,提升了汽车类专业中职生在高职阶段的技能培养及就业和发展能力,提升了汽车类专业学生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整体水平。同时,本文也可作为我校其他专业或其他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尹惠玲.“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51-53.

[2]王素红,赵清艳.基于“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4):38-40.

[3]宋艳丽.中高职衔接“3+2”分段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7):187-188.

[4]刘志国,刘志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99-102.

[5]张永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