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2017-07-13张衡锋韦庆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关键词:花坛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张衡锋+韦庆翠

摘要: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园林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国庆花坛种植设计”这一单元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设计,对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花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42-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巨大变革,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力已是现代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是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实现数字资源共享、教学效果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其中如何快速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力是现代教学改革的核心。

为实践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应用,本文以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国庆花坛种植设计”这一课程单元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过程与效果,促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教学设计思路

1.学情分析。教學对象为高职学院三年级学生,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2)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对真实案例兴趣较浓;(3)学习主动性欠缺,不善于独立思考,倾向于直观获得认知;(4)熟练掌握QQ、微信等社交平台,沉迷于网络。

2.教学模式。教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直观演示、案例引入等方法,突出“学中教、学中做、做中教”的模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双对接”。学生则采取直观认知、协作探究和自主实践的学习方法,实现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同步提升。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内容选自《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国庆花坛种植设计”单元,共计4学时。知识目标:掌握不同花坛类型特点及其应用;掌握花坛的设计内容和步骤;掌握花坛的设计要点。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课堂前后的资料查询和网络自学,能够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花坛类型,并完成花坛设计,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目标:通过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各类花坛的特点及应用,难点是根据立地条件和要求进行花坛种植设计及设计表达。

4.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课外环境包括免费的校园网络、电脑、手机、QQ、微信和电子邮箱等。课内资源包括课程教学PPT、视频、音频、网络版行业标准以及Auto CAD工程图纸。课外资源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字图书馆、专业网站等。(1)构建“花坛种植设计”信息化教学平台。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通过校园网在线学习系统在线下达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利用网络,及时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教师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看,避免出现学生课前无预习,跟不上进度的现象。(2)仿真动画与团队学习相结合。国庆花坛种植设计效果抽象,难以直观表现,通过团队协作,运用3D MAX软件进行设计方案与设计效果的验证,真正理解如何根据立地条件进行合理的花坛种植设计,克服设计效果抽象的学习障碍,突破教学难点。(3)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反馈相结合。学习验证完成后,教师通过QQ、微信等,在线调查课前在线学习、参与小组实验、案例设计图纸的识读分析等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克服学生不愿与教师课堂沟通的学习障碍。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总体流程分为六个环节:新课导入—分组讨论—感性认同—系统学习—案例实操—课后拓展。

1.新课导入:教师打开国庆天安门广场花坛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庆花坛对于国庆气氛烘托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提问“国庆花坛设计中应选择哪些植物比较合适,采用什么色系能烘托出国庆热烈的气氛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小组讨论环节。

2.分组讨论:把学生随机分组,讨论“国庆花坛植物选择要点有哪些”,讨论完成后,将各要点简单、扼要地列在小黑板上。在讨论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讨论完成后,教师给每组分发评分条,要求各组组员根据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为其他成员打分。教师提问“你们选择的植物适合国庆花坛使用吗?”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感性认知环节。

3.感性认同:利用园林技术教学资源库和3D MAX软件,要求学生将课前收集好的素材应用到已建模好的花坛三维效果中,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国庆花坛的三维设计效果,然后提供几张教师事先制作好的炫图,并提问“教师和你们的选择一样吗?”学生对比自己选择与炫图中植物选择的差异,进一步激发探索欲,从而引导学生进入系统学习环节。

4.系统学习:首先进行提问“哪些花坛类型能够作为国庆花坛使用呢?”引出国庆花坛的类型:模纹花坛、造景花坛。随后,根据这两种花坛的特点,就植物种类的选择、色系搭配、设计步骤和设计要点进行逐一讲解。讲解过程中采用PPT、成功案例图纸、照片和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将国庆花坛种植设计讲解清楚。为检验学习成果,很自然地进入案例实操阶段。

5.案例实操:下达案例实操任务,要求学生运用Auto CAD软件,结合学院正大门的立地条件进行国庆花坛设计。学生自主分析立地条件,采用合适的设计形式,把握合适的尺度,按照设计步骤完成设计图纸。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计算机终端,准确把握每位同学的操作进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辅导。最后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对课堂学习进行在线评价,评价结果通过网络自动统计并当场呈现,目的是让教师掌握课堂效果,克服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课堂沟通的障碍。

6.课后拓展:要求学生完成整套图纸,并运用3D MAX软件建模,将炫图、CAD图纸和设计说明以“班级+姓名”命名压缩打包后上传到QQ群,供教师评阅和同学之间交流。要求学生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网站、数字图书馆等进行知识巩固与拓展。

四、总结与反思

“国庆花坛种植设计”单位的网络学习教学、翻转课堂利用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结合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直观演示、案例引入等教学手法,整过授课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1)信息化的“教学做一体”实训室需要有计算机网络、投影、电子白板等配套电子设备,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条件有限,信息化教学普及存在着很大困难。(2)在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方面,青年教师在掌握信息化手段、技术方面要优于老教师,但老教师对课程的把握、内容设计方面优于年轻教师,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_2.htm.

[2]安海霞,巴世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参赛研究与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23(5):57-60.

[3]张俊娟,穆卓辉,张朝辉.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以“隧道施工技术”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2015,(10):73-74.

[4]王珊珊.《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J].汽车维修,2017,(1):14-15.

[5]蒋晓霞.中职园林专业信息化教学案例研究——以国庆花坛的设计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6(4):43-47.

猜你喜欢

花坛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感情强烈的叹号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