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新题导写

2017-07-13唐惠忠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厄运套作旅人

唐惠忠

装睡的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人叫不醒?”漫画家蔡志忠的回答是:“装睡的人叫不醒。”“装睡的人”是指什么事都不做,只会妄想好事自动发生的人,通常是“失败者”的同义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醒”,可看作清醒、认清形势、正视现实等;“装睡”,是说人其实对于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非常清楚,但不愿意正视现实,付出努力,实现目标,而寄希望于侥幸,妄想好事自动发生。这种人比起那些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人,或由于认不清形势而失败的人更为可悲,因为他们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明看得见自己的目标就在彼岸,甚至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实现目标,却由于种种原因,不愿面对现实,用“装睡”逃避现实,不肯实实在在地付出实际行动,最终只能眼睁睁地与成功擦肩而过。这种人的“装睡”,一是为自己的逃避找个理由,二是为了在人前掩盖失败的痛苦,这往往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本题参考立意】

1. 有些人明明是鱼,却没有畅游大海;有些人明明是鸟,却没有翱翱天空。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可能被迫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其实他们也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尽如己愿地活着,无数的成功者也并不都是在自己酷爱的领域成功的,于是他们推说自己多么无奈,多么不感兴趣,其实这种说辞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托词。

2. 如今装糊涂者远多于真糊涂者。真糊涂只是素质问题,而装糊涂则事关人格和品性。

培根的名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培根说:“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这句话谈的是事物的两面性——幸运和烦恼并存,厄运与希望同在,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完全的坏。至于“暗淡的背景”和“明丽的花朵”,取的是比喻义,说明厄运中总是孕育着希望,最美的事物往往要经过磨难才能获得。暗淡的背景,与逆境有关;而明丽的背景,则与顺境有关。明丽的花朵(也就是人的精神品质等),只可能为暗淡的逆境所反衬,而用明丽的顺境衬托暗淡的花朵是不可取的。

【本题参考立意】

1.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厄运不仅仅是灾难和摧残,也是磨练和新生,帮助我们培养起坚忍的品格,去勇敢地面对厄运,战胜厄运,获取幸福。

2. 成功的辉煌固然耀眼,而成功者的探索又是何等艰辛,没有冲破阻力,摆脱牵绊,去努力奔赴自己的目标,是不会有成绩的。而这份力量,所靠的是坚定的志向和不屈不挠、征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对自己必胜的信心。

3.生活的道路往往是顺境与逆境交替、失败与成功并存、欢乐与烦恼同在。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和自己,只有运用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目前面临的烦恼,才能帮助你迅速摆脱焦虑的情绪。

两个孩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切好的橙子。他们按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则材料透露出两层含意:一是争来争去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有民主协商、定好规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两个小孩最终都没有获得自己的全部所需,其原因是只按照协商好的办法去做,事先却没有充分沟通。这就说明,貌似平等、民主的分配不一定带来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在分配之前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才能使事物的价值得到最大利用,否则,只会造成浪费。其实,只要是一个团体,无论做什么事,都應事先沟通好,如此,可使事情进展得更加顺畅,可使结果更加完美。

【本题参考立意】

按规则办事;充分沟通是合作的前提;沟通好,才能效果好;加强沟通,成就美好人生等。

必要的修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名游客被各种欲望所累,弄得身心俱疲。他向寺院的禅师请教怎样才能清除自己的欲望。住持微微一笑,把来客带到寺院外的山坡上,只见满山灌木,有的刚被修剪得整整齐齐,俨然一处风景;有的正待修剪,显得很杂乱。

游客轻声叹息:“自由生长的枝条经常被人为剪掉,太可惜了!”

禅师对客人说:“施主,我只是希望你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观。疯长的灌木经常修剪,就能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题,把握“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是立意的关键。从游客的求教目的可以找到这则材料的立意点——清除欲望,而禅师话语中蕴含的哲理,是立意的基础——欲望不可能被彻底清除,但是放任欲望滋生,心灵就会变得丑恶不堪;我们理当尽己之力,经常铲除欲望,以使自己的人生“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本题参考立意】

1. 欲望要符合道德规范,接受法律制约。

2. 私欲膨胀而奔波劳累,最终只会劳而无功甚至一事无成。

3.对于名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欲望就不会成为心灵的枷锁;只要我们放下私心杂念,放下所谓的面子,心灵自会轻松自在。

最好的是自己最喜欢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青年终日闷闷不乐,他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遇见一位政客,问道:“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政客官腔十足地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嘛,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觉得权力对自己没什么诱惑力,于是又去寻找,先后遇到了乞丐、病人、商人、音乐家。乞丐告诉他是五味俱全的食物,病人告诉他是百病不生的身体,商人告诉他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音乐家告诉他是动人心弦的乐曲……于是他悟出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但要使文章既有立意的高度,又有意蕴的厚度,就必须在以下两方面用足功力:主旨上,必须在世俗眼光的“最好”和心灵观照的“最喜欢”之间做出“真、善、美”的抉择;选材上,必须精心选取浓缩人生真谛的典型化材料,借以展示个性化的感悟与认识。

【本题参考立意】

1.真情重于名利、地位。

2.確立人生目标时,“兴趣”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3.最好的是自己最喜欢的,不能在这上面加上金钱、权势的桎梏。

双城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旅人走进一座城,询问坐在路边的女士:“城里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你上次离开的地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一堆差劲鬼。”旅人回应道,“卑鄙狡诈,不能信赖,所作所为可恶极了。”

“哦!”女士回答,“你在前面的城里也会发现同样的人。”

旅人怀着恐惧离开了。

又一个旅人向这位女士询问前方城里的人素质如何,女士又问旅人之前所待的地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们都是些好人,诚实、勤奋,而且心胸宽广。离开那里我很难过。”

睿智的女士回答说:“你在前方的城里会找到同样的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故事中这位女士的回答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呢?整体把握材料进行思考,会发现,看问题的眼光、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由此可谈“要善于选择看问题的角度”“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心胸应豁达、乐观”“心正了,世界什么都美好;心偏了,这个世界就什么都不好”“种什么花结什么果,如果你对众生充满挚爱,众生也会回报爱给你”“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生活就会还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等观点。

【素材一例】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消息传到苏轼妹妹苏小妹的耳中,苏小妹听了后,叹一口气说:“哥哥呀,你已经输了。禅师心中是佛,所以他看你就像尊佛;你心中是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会像牛粪。”

猜你喜欢

厄运套作旅人
沙地幼梨树行间套作大豆高效种植技术
Fortune Cookies
与“三剑客”的书信
沙漠中的怪物
旅人的故事
春风
云阳县豌豆—玉米—红薯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漫画长廊
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