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生成学下的汉语商务长句翻译解构策略
2017-07-13邱曦薇
【摘要】汉语长句翻译历来是翻译教学与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如何将汉语长句解构更是这一难题的首要攻坚点所在。本文从句法生成学角度入手,对在汉语长句翻译过程中应如何理清主从及各成分间逻辑关系、并将其转换为多个翻译单位作了较全面详细的阐述,为最终准确贴切翻出译文奠定坚实的前期基础。本文旨在最终降低汉语长句翻译相对操作难度,并将这一解构过程策略化。
【关键词】汉语意合 解构 缩句拆分 翻译策略
【Abstract】Translating long Chinese sentences into English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yet difficult problem in translating teaching and practice. Procee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generation,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detailed depiction instructing readers to recognize the stems of the long Business Chinese sentence,discern the relationship of inner logic and transform it into several translation units,which will lay solid foundation for final accurate and felicitous translation.
【Key words】parataxis; decomposing; sentence contracting & divid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一、引言
翻譯是在准确、完整、通顺的原则下,完成源语语言信息向目标语语言信息转换的语言活动或行为。翻译教学与研究证实:研究语言在句法生成上的结构差异是进行翻译活动最基本立足点,也是深入探讨翻译技巧的首要任务。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结构繁复的长句翻译一直是翻译研究的难点之一所在。而作为近年翻译策略研究的热门对象,商务英语领域更是随处充斥着复杂繁缀的汉语长句。鉴于此,本文试图基于句法生成的相关知识原理,以商务汉语长句的解析为案例,说明长句解构中的规律与原则,进而试图探寻汉语商务长句翻译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
二、汉英句法生成对比分析
1.汉英句法差异内因分析。对汉英句法系统和结构形式差异的深入研究是汉语长句解构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汉译英过程中汉语长句分解成为翻译单位进而逐步转换译制成为目标语言—英语的突破口。而汉语在数千年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相对分隔的生成环境中,以及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衍生下,最终发展成为在句子结构形式上相较于英语差异显著的一门语言。在众多的汉英差异成因研究中,中英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是近年相关文献的热点。毛荣贵教授曾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存在于中英思维方式间的差异性也就构成了不同民族间顺畅沟通的障碍,导致了翻译过程的困难。故,翻译既是语言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思维的转换过程。
在推崇“学贵心悟”的儒道佛三大传统哲学的熏陶下,汉人认知事物的方式提倡 “自悟”,日渐形成以达意为目的、内化思维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过程的思维模式,谓之“综合型”思维模式。因此汉语的句法多呈现出句式简单短小、含蓄疏散的“重意轻形”或“以意统形”之特点。
与此对比的是,西方文明在以“本体论”为核心的西方哲学影响下,英语民族形成依据缜密的逻辑推理做出理性科学分析的思维模式,称其“分析型”思维模式。故英语的句法多呈现句式复杂严谨、层次分明的“形意融合”或“以形显意”之特征。
2.汉英句式外在形式对比。汉语之意合,指的是词语与分句之间不用或少用语言形式手段衔接,语义合成和逻辑关系主要借助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线性铺排的各分句又是通过“动词结集(verb-oriented nexus)”——此种“隐性接应”手段来显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换言之,汉语句式结构多以动词集中而见长,但又缺乏繁复的变格、变位及形态变化,动词发生的时间顺序是遣词造句和辨别主从、逻辑关系的主要依据。故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称,汉语是缺少严格意义形态变化的无标记语言,典型的意合型句式。
英语之形合,指的是词语与分句之间多用语言形式手段衔接,以达到语言结构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和缜密性。具体而言,该衔接手段主要体现为使用“关系词结集(connective-oriented nexus)”(动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及各种从句等)——此种“显性接应”方式来展示句子间的逻辑和从属关系。即,英语是严格受到语素、功能语词等语法规则制约的有标记性语言,典型的形合型句式。下以例1来进行说明:
例1
汉:多年来,本公司经营鞋类进口生意,现欲扩展产品类型,随信附上最新商品清单与图纸。
英:As an importer of shoes for many years,we are interested in extending our product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lists and drawings attached to this letter.
从本例不难发现,汉语句式表现出以“动词结集”(经营、欲、扩展、附上)为衔接手段,按动词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逻辑关系的语义结构特征。而英语句式则围绕are(interested in)该主干动词,分别使用了以as(介词)、according to(介词短语)和attached to(分词短语)三个“关系词结集”为分中心的语义结构,句子间的主从关系彰显无疑。
正是汉语和英语在句法生成和句式结构上的上述差异,造成了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因此,谙熟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生成规则是顺利实现意合与形合的流畅转换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继续探讨商务中文文本汉英翻译的具体策略。
三、商务中文长句之解构:缩句拆分,理清主从
翻译“偏重心理而略于形式”的商务中文文本时,正确理解原句,梳理用动词衔接的各分句间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进而厘清它们的主从、修饰语被修饰关系是整个翻译过程的突破口。完成此步骤的基本翻译技巧就是——缩句拆分。所谓缩句,就是要将由分句线性铺排形成的长句,缩短为只保留“主干”的短句,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是怎样繁复的单句,只要剥丝抽茧,层层压缩,皆能拆分出句子的“主干”,即把句中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插入语、从句成分剥离后,仅剩下的“主谓宾(SVO)”结构。其实,缩句技巧是中国小学语文課堂就已开展的一项基本语言技能,若再加以时日训练,定能掌握其精髓。现以实例2进行说明:
例2
汉:韩国检方在历经漫长调查之后,控诉三星集团实际领导人李在镕涉嫌为顺利合并三星旗下两家子公司,协同其他四名高层行政官,对一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利益相关人施以总额约3800万美元的贿赂。
在本例句中,多层对象嵌套多组动词解构,但经仔细揣摩之后便可知,动词“控诉”实则为主句主语之对应谓语。以此展开顺藤摸瓜便可发现主要宾语对象“李在镕”,其后跟随的一系列动词句群为补语分句。
(1)原句主干:“韩国检方控诉李在镕……”;
(2)时间状语从句:“在经历……调查之后”,“漫长”为“调查”之定语;
(3)(补语分句的)目的状语从句:“为顺利合并……子公司”,“三星旗下两家”为“子公司”之定语;
(4)(补语分句的)方式状语从句:“协同……行政官”,“其他四名高层……”为“行政官”之定语;
(5)(补语分句的)方式状语从句:“对一……利益相关人”,“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为“利益相关人”之定语;
(6)定语从句:“总额3800万美元的……”,中心词为“贿赂”;
缩句拆分后句子结构为:
韩国检方(主语)在历经漫长调查之后(时间状语),控诉(谓语)三星集团实际领导人(宾语定语)李在镕(宾语)涉嫌(补语动词)为顺利合并三星旗下两家子公司(目的状语),协同其他四名高层行政官(方式状语),对一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利益相关人(方式状语)施以总额约3800万美元的(定语)贿赂(补语动词宾语)。
例3
汉:当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了互联网,并连同这个新事物一起创造了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新历史时,一场由区域实体经济向全球互联虚拟经济的大转变正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悄然发生。在社会学家眼里,这场大转变像任何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那样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本例3较之例2动词结集得更加频繁、集中,此类句式更需要借助缩句拆分技巧来厘清整个句子的主从关系,进而逐一突破。经细读推敲,第三个分句中的动词“悄然发生”被确定为整个句子的主干谓语动词,第三分句理所应当被处理为主句;第一、二、四、五和六分句则被定为从属结构,缩句拆分后句子总结构如下:
当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了互联网,并连同这个新事物一起创造了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定语)新历史时(时间状语从句),一场由区域实体经济向全球互联虚拟经济的(定语)大转变正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悄然发生(主干)。在社会学家眼里(插入语),这场大转变像任何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那样(比较状语从句)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定语从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以及语义表达形式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注定了长句复杂句汉译英的过程必从汉语解构开始。在翻译商务汉语长句时,首先要弄清原文的句法结构,使用缩句技巧拆分出原文的主干和各层从句,将原始长句转化分解为多个翻译单位。如此这番,之后的对应转译调整便会相对简单顺利得多。
参考文献:
[1]王大来.商务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5,(18-3):40-43.
[2]党争胜.结构分析翻译法初探-浅论英语长句的汉译[J].外语教学,2006,(27-4):64-66.
[3]朱健平.英语长句翻译“五步法”-对比语言学观照下的英语长句翻译思维和教学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07,(2):62-65.
[4]鲍文.商务英汉/汉英翻译宏观策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5):20-25.
[5]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的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45-49.
[6]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作者简介:邱曦薇(1984-),女,汉族,江西上饶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