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转型发展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7-07-13刘春侠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关键词:双能双师教师队伍

刘春侠

摘要: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对于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地方转型发展院校要通过创新机制,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改革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破解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瓶颈。

关键词:地方转型发展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24-0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的能力,这事关学校转型发展的成败,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双师双能型”教师内涵界定

关于“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界定,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有不同的阐释,普遍较为认同的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中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即指高等学校中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课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且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或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及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成果已被企业(学校)使用,达到同行业(学校)中的先进水平。

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路径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湖北省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等文件精神,本文认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以下三方面路径。

(一)聘请技能名师,构建“双师双能型”兼职教师队伍

地方转型发展高校要进一步调整教师结构,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要敢于打破学历、身份限制,优先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匠”教师队伍。如:作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该校创新机制,出台了《“长河工匠教授”岗位设置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长河工匠教授”根据技术技能水平分别认定为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和四级教授。其中一级“长河工匠教授”为全国相关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或国家级技术能手、技术标兵;二级“长河工匠教授”为省级相关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或省部级技术能手、技术标兵。2016年,学校聘请了武汉市第19届职业技能大赛“园林技术状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园艺师胡佳诺为该校“工匠教授”,为园林系学生授课,引起广泛影响,并得到东方卫视、湖北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

(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搭建平台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围绕“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如何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如何开展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高校有效教学及实施策略”、“如何讲好一堂课”等主题开展了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聘请专家作辅导报告,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推动教师观念的大转变,引导教师思想转型。

2.建立完善自主培养体系。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学校—学院—教研室”的三级培训组织体系,形成内容上注重“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专业发展及规划培训、交叉性应用型学科发展培训、行业技术与市场运行培训”的培训运行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

3.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开展“百名博士、教授进企业;百名企业高管、工程师上讲台”(即“双百工程”),推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一方面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训基地挂职锻炼或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管理专家、企业能手担任客座教授。

(三)健全“双师双能型”教师激励和考核机制

为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地方转型发展院校要在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务(职称)评聘、校企交流等方面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要将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教结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转型发展的积极主动性,学校出台了多项激励措施。对于新引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根据其实践技能水平,分别给予讲师、副教授或教授待遇;“双师双能型”教师在职称评审、评优评选和职务晋升时予以优先考虑;积极开展转型活动的教师,在享受全职教师同等待遇的同时,每月另行发放相关津贴。学校还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各教学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各教学单位“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结论

培养一支专、兼相结合,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地方转型发展高校建设的现实要求,地方转型发展院校要积极搭建平台,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有利条件。目前,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30%,学校已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相结合,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助推我校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填报指南[Z].2016.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发[2015]7号.

[3]湖北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Z].鄂教发[2014]5号.

[4]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轉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

[5]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29-34.

猜你喜欢

双能双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模式对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