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智慧引领课堂教学
2017-07-13俞淑慧
俞淑慧
[摘 要]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到引领点拨、营造氛围、总结提升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整情绪,增强导入性语言的感染性;要因势利导,提升提问性语言的启迪性;要充分预设,提升讲解性语言的匹配性;要悉心聆听,提升评价性语言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师语言;课堂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37-01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到引领点拨、营造氛围、总结提升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纵观当下阅读课堂,不少教师语无重点、贫乏苍白,缺少基本的应变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妙语言的丧失,导致教学陷入了事倍功半的尴尬之中。那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该怎样运用语言艺术呢?
一、调整情绪,增强导入性语言的感染性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紧扣文本内容的重点和表达主旨的核心,导入环节的语言才能真正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内核。
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时,教师这样导入:“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艺术。你们见过剪纸吗?剪纸又叫窗花。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会将剪纸张贴在自家的窗户或门上。老师带来了一部分精彩的剪纸作品,我们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来欣赏一下吧!”这样的导入性语言所指向的范畴与课文的内容有较大的距离。课文并不是以介绍剪纸为主的说明文,而是以剪纸为载体,凸显了姥姥的优秀品质和深厚的祖孙情。这一导入对主题的引领甚少,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师的導入要直击文本表达的主题,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二、因势利导,提升提问性语言的启迪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问性语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思维含量。这种指向不够清晰的提问性语言最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从而使他们不知所措。
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教师这样进行提问:“课文两个小节的最后部分有什么不同?其中蕴含着作者哪两种情感?作者为什么会形成两种情感?”这三个问题,要么答案全在书本中,根本没有思维含量,如“其中蕴含着作者哪两种情感”;要么问题难度极大,需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作者为什么会形成两种情感”。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也是碎片式地回答,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性语言应该基于文本特质和学生认知能力,提出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势利导,根据问题的特点进行语言形式和内容的调整。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可以用活泼轻快的方式提出,旨在让学生快速回答;而思维含量相对丰富的问题,可以通过渲染、铺垫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真正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预设,提升讲解性语言的匹配性
讲解是教师在学生认知的困惑点、疑难点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途径。讲解语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如,教学《莫高窟》一文,教师在讲述彩塑时,告诉学生:“这些彩塑的做工非常精细,大至16米,小则10厘米,而且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环境相当恶劣。”很显然,这一段讲述是教师针对课文中彩塑惟妙惟肖的特点进行的补充,但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又没有进行精心准备,导致讲述的内容层次混乱,影响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把握。其实,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的讲解语言应该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尤其是在相应内容的要求下,要进行充分的预设,以保障课堂教学语言能够清晰明了地将文本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悉心聆听,提升评价性语言的针对性
评价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学习结果的点评引导。评价可能会突破教师原有的预设,甚至会超越教师原始的经验储备。这就导致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常常会出现虚伪表扬、盲目肯定的情况。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掌声》时,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表现并不好,但教师却给予了高度评价,诸如“你的朗读,让人感受到一种美”等。这种评价没有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纠正与指导,反而以不切实际的语言加以掩盖,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会引发其他学生的反感,带来负面的效果。评价是对学生的观点和状态进行针对性回应,承载了激励、点拨、矫正等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并相机做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的语言是维系师生对话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评价语言,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