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引领外贸事业大发展(下)
2017-07-13
在推进外经贸工作中,上海在全国领先的还有率先发展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这一做法呢?主要是因为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中国需要渐渐从全球化的“新成员”转变为“倡导者”“引领者”。在此理念引领下,我们率先发展电子商务,又率先推行“大通关”,推动贸易的全球化、自由化、便利化。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
我在浦东金桥开发区工作的时候,就提出可以发展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推动工作。1994年,一位企业家来浦东投资,介绍EDI技术的发展情况。我一听,立即感到这项技术前景广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可以利用于政府管理与监管(为海关监管)工作的便捷化。具体来说,利用这一新模式新方法发展电子商务,是先在金桥开发区起步,得到了浦东海关的支持。1995年,我担任外经贸委主任的时候,根据时任副市长华建敏同志的明确要求,继续推动电子数据交换发展。为什么EDI如此重要呢?那是因为在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激增,通过人工重复录入,浪费人力、时间,效率低且容易出错,这已成为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同时,市场竞争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价格因素在竞争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而服务性因素所占比重增大。销售商为了减少风险,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供货快,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因此提高商业文件的传递和处理速度就成了所有贸易链中成员的共同需求。现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应用,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EDI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重要基础。
时至今日,在全球发达国家,EDI的发展和运用早已步入成熟期,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规则。对于在90年代积极争取加入WTO、即将迈入全球化门槛的中国而言,能否及时开发和推动EDI,事关我国对外贸易能否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时,我们外经贸委会同商检、海关、外管、港务等职能部门以及上海实业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一共8家单位,共同推动成立了以EDI为特征的电子商务公司,后来取名“亿通”。这在当时完全是一个新的概念,重点是电子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切入点实现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大通关”,其实背后就是对新技术的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当时我们牢牢抓住海关这个重要“枢纽”,因为进出口的单子通过海关进来或出去,我们都能记录所有数据,采用电子报单的形式,速度显著提升。这也成为了后来“大通关”机制的一个雏形。我们通过为所有的对外贸易企业、航运企业以及进出口加工等各类企业进行服务,迅速在通关、采购、电子政务、现代物流等各个领域实现了通关便利化。换言之,不依赖于原来国有外贸企业中所谓“特许”或“优惠”政策,所有企业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推动它们的进出口贸易。可以说“大通关”已经成为全国外贸领域中一个成功的服务典范。
我曾经在市长咨询会议上发表过《“大通关”——提高上海通关效率》《建设外贸电子政府优化上海外贸市场环境》等多项研究报告,其中《大通关》获得了上海市决策咨询一等奖,吴仪同志在担任外经贸部部长期间就注意到我们在做电子数据交换这件事,她在上海视察期间听取了关于推进EDI的专题汇报,2000年5月还专程带队来验收“大通关”建设的初步成果。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她说的那句话:“我支持大通关!”
“大通关”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是从2000年6月上海启动的“大通关”改革开始的。“大通关”是“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工程”的简称,主要目标是通过运用现代管理、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优化单证流、货物流、旅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作业流程和通关环境,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和进出口货物、出入境旅客的通关速度。在2001年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的通知》后,上海按照通知精神,再次加强口岸管理机构建设,调整充实上海口岸管理委员会,逐步建立起“大通关”工作协调机制。新的工作机制一经确立,整体合力就开始发挥作用。虹桥机场周围的56处分散货物仓库被清理整顿,实行集中监管;遍布全市的127家海运监管场所被压缩至18家,124家寄售维修型保税仓库压缩至85家,并集中至9个监管点进行集约式管理;新成立的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涉及通关的12家单位和部门集中在交易所内现场进行“一站式”联合办公;投资1.86亿元整合原来独立运行的“上海经贸网”“港航信息网”“航运商务网”,建立起口岸物流信息以及电子商务的统一大平台。上海口岸管理部门多、手续复杂的局面得到改善。
为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上海还在总结外高桥保税区“直通式”试点和松江出口加工区“快速通关”模式试点的基础上,于2001年发布公告,宣布在上海地区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通关新模式,即企业在货物到港前,把预录货物的电子数据信息提交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给以先期对照审核,货物到港后,海关只需确认即可快速放行。新模式实现了货物到港即可提取的目标,大大缩短了进口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
2002年,国务院在上海召開“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现场会”,明确要求各地政府要加强对“大通关”工作的统一领导,并确定对全国开放口岸实行分类管理。上海被列为重点建设和发展的8大海港和3大空港口岸之一,“大通关”制度建设进入巩固推进阶段。有关部门和口岸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大通关”调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口岸“大通关”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若干意见》的指导下,上海口岸在2003年10月份率先在全国启动“5+2天”通关工作制,即在对进出口货物实行每周五天工作的基础上,双休日和节假日按照与平日同样的工作模式、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为所有进出口企业提供集中报检报关服务和口岸现场查验放行通关。“5+2天”通关工作制实现了365天,天天能通关,成为体现上海口岸竞争力和服务功能的一张新“城市名片”。
“大通关”的推进与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2004年10月,上海在原有的上海口岸物流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亿通网”基础上,与海关总署签署协议,成立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上海分中心,联合共建上海电子口岸。它的正式启用,标志着上海口岸信息化建设迈出了新步伐。为彻底改变通关环节依靠书面单证流转的传统做法,提高通关物流单证电子化率,上海于12月起,在海关和检验检疫作业环节正式实行进口集装箱提货单电子化,即码头凭上海海关和上海检验检疫局的电子签章即可办理进口货物放货手续。
因工作调动,我于2003年离开了外经贸委。研究表明:2005年,洋山深水港开关,建设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方案启动,“大口岸”硬件建设不断加速,上海口岸建设进入历史性转变阶段,这也对深化“大通关”制度建设提出了更迫切的需要。上海按照政府牵头协调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重大问题协调决策机制、归口协调服务机制、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络沟通机制、同创共建文明口岸工作机制等;按照统一信息平台的要求,在2006年启动建设集“口岸通关综合协调服务”“通关信息及电子数据集中处理”“一门式报检报关”“航运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按照手续前推后移、加快实货验放的要求,试行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对提前报关转关申报等实行计算机自动审核放行,使跨关区企业在向当地海关报关后,可直接由上海口岸海关实施验放,大大加快了企业的通关速度。2007年12月,上海海关又在出口报关单量占全关90%以上的浦江海关驻航运交易所集中报关点,正式启动通关无纸化改革试点,使不涉税、不需查验的货物的通关从电子审单到放行,平均仅需5分钟。
经过多年建设,“大通关”制度在上海口岸建立起来。航运交易所、浦东国际机场、外高桥、洋山深水港等地,都成立了由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检验单位以及银行、船代公司等口岸配套服务单位共同组成的“一门式”通关服务平台,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商务成本;作业改革范围也已扩大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十省二市,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借道”上海。
当前,上海正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这为上海商务工作的发展和贸易中心建设提供了无比重要的契机。今后,上海将依托自贸试验区先发优势,加快制度创新,进一步营造更加开放、便利、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