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域下的英语专业精读教学改革
2017-07-13张燕子
【摘要】评价理论关注语篇的人际意义及语言的社会性,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本研究将评价理论与英语专业的精读课程相结合,设计了一个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评价式阅读教学模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上有可操作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评价理论 英语专业 精读教学 实证研究
一、引言
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阅读教学占很大比重,尤其是基础阶段,但目前大学英语专业的精读教学仍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即把阅读看成是读者通过视觉接受文字符号信息,运用词汇、语法知识,经大脑解码加工,实现语篇字面意义理解的过程。我们认为英语专业学生从精读课程中学到不应该仅仅是新词汇和新信息,更应学到批判性阅读能力-在了解文章表面信息的基础上,掌握语篇的实质,挖掘语篇背后丰富的人际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从评价理论视角为精读课程设计一个评价式阅读教学模式,并将它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试验中验证其有效性。
二、评价理论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评价理论把评价资源依语义分为三个方面: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分级(graduation)。态度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对人的情感的表达-情感,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评价-判定以及对事物的价值的评价-鉴别。介入包括表明语篇和作者的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分为自言和借言两个子系统。分级即价钱或减弱强度,分为语势和聚焦。
至今,评价系统理论在中国传播已经十多年了,将评价理论应用于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索逐年增长,大部分文章提到了评价理论对阅读教学有指导及应用价值,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中也鲜有涉及到英语专业学生精读课程。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用于培养学生评价式阅读能力的精读课程教学模式,认为评价式阅读教学应在词汇、语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同时进行。
在词汇层面,可采用评价理论分析课文中具有评价色彩的语言表达,考察说话人如何在语篇中建立自己的态度立场,是表达对人的判定还是对事物的鉴别。具体到课文教学中,我们应指引学生结合上下文分析谁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什么进行怎样的评价。是用显性的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等评价性词语传递态度意义,还是用事实性信息暗含隐性评价,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发现语篇中的评价词汇,从而更有效地推断作者的立场、态度及价值观念,准确提炼篇章的主旨意图。
在句法层面,同样一个话题,使用不同的句法结构会表达不同的意义,如就介入手段而言,单声的话语通常通过陈述语气的肯定形式表达,表明作者关闭意义协商通道,独自承担话语责任,而多声的介入方式则包括投射、模糊词语和情态等手段来实现,说明作者愿意与语篇中的其他声音或读者进行对话。学生应该学会对不同句法结构进行替换和解读,理解作者对不同意义潜势体现方式的选择背后的真实态度及意图。
在语篇层面上可以通过分析课文的宏观结构并从对话的视角挖掘材料中的人际意义。课文的宏观结构通常决定着作者对不同评价资源的选择,如记叙文的态度资源比较丰富,因为叙述过程会包含作者丰富的感情因素、作者对人的判断及对事物的鉴赏。描写类语篇的评价资源大多为鉴赏系统,议论文中的丰富的介入资源是述证据证明论点的有效途径。说明文一般为客观介绍,表达客观事实的鉴别资源丰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识别并理解这些评价资源就会更容易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整个语篇的组织结构有更明确的认知。
三、实证研究
本研究通过教学试验验证评价理论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中实施的有效性。通过对比两组受试对阅读文章主旨思想、作者态度的识解效果,考察实验组与对照组阅读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从而确定评价式阅读教学的效度。研究对象为中国计量大学英语专业2015级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分别分为实验班(28人)和对照班(26人),2015-2016学年笔者执教两个班的英语精读课程。
在实验班的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教师在每个单元教学之初向学生介绍评价意义的体现形式,以及如何通过识别语篇中的评价资源,要求学生根据评价阅读模式课后开展课文研读和分析与讨论,课堂上以讨论交流、口头展示和小论文撰写为主要活动方式。对照组的教学设计与实验组有所不同:采用主流的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文章主题及语言细节的学习,以夯实学生语言基础为主要任务,对于评价阅读任务的布置、对于评价手段的报告展示不做强调。
在实验开始前,以英语专业四级阅读真题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test1),以考查两组学生的英语水平基础是否相当。在实验进行一个学年后,用第二次专业四级阅读真题测试(test2)考查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通过SPSS软件分析、T测试考察评价式阅读教学效果以及与学生具体语言能力提高的相关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一次半结构化访谈,考察学生对评价式阅读教学的主观评价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阅读测试的前测是为了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阅读水平有无显著性差异,前测结束后,阅读理解的数据结果输入SPSS进行了描述性及推断性的统计。前测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成绩并不理想,平均值分别为7.6和7.8分,远低于專业四级要求的及格通过线12分,说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是英语专业教学急迫的任务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t=-0.354(df=52,p>0.05),t值小于临界值,推断性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阅读能力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可以用来作教学试验。
表2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都有明显增长,说明经过一学年的专业英语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提高,而且实验班的阅读测试后测成绩高于对照班。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t=-3.236(df=52,p<0.05),t值大于临界值,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经过一学年的教学试验,实验班的同学从评价式阅读教学模式中学到了评价和欣赏式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了评价式阅读意识。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的平均分仍为达到专业四级要求的及格线,这说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耗时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测试专家委员会也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测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又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
此外,在半结构化访谈中,实验班的学生对评价式阅读模式的接受性和认可度也比较高,认为精读课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讨论评价意义的体现手段的思维活动富有挑战性,使他们受益匪浅,而对照班的学生则认为精读课太依赖记忆、模仿、背诵、复述,对这种学习方式趣味不足,阅读能力到足够的训练和发展。实验结果说明评价式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能够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实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式阅读意识和能力。
五、结论
批判性阅读及思维能力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将评价理论的相关内容贯穿在精读课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篇章中的评价性词汇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发现它能提高学生的分析提炼主题思想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技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世,韩金龙.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 (4):17-21.
[2]Martin,J.R.&White,P.R.R.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Palgrave,2005.
[3]廖傳凤.评价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J].外语教学,2008(4):47-50.
【基金项目】中国计量大学校级项目“评价理论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精读教学改革实证研究”[HEX130079]。
作者简介:张燕子(1979-),女,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