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纲要”课教学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

2017-07-13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林希

海峡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批判性纲要培育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林希

“纲要”课教学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林希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下,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将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其独特、有效的教学途径。该文分析了“纲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了通过“纲要”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创新素质 批判性思维培养

培育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以培育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中心,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等综合素质的目标。在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下,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将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其独特、有效的教学途径。

1 “纲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激发创新潜力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方案,前两者是人的因素,是内因;后两者是物的因素,是外因。在当今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背景下,作为公共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当从这几个问题出发,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影响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突出问题。目前“纲要”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学生主体性缺乏

对“纲要”课程缺乏学习热情是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因。“纲要”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通过帮助大学生深度了解国史、国情,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与传统的历史课不同,“纲要”是通过学习历史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然要求学生“史论结合”。这样就要求学生对历史事实有较为透彻的了解,才能阐发论述,深刻理解并接受“纲要”课程所传达的精神与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纲要”课的认识仅限于是“政治和历史课的简单相加”,习惯在课堂上单方面地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记住知识;他们对真实史料漠不关心,因此对史料的解读能力自然也十分欠缺。虽然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历史、政治知识素养,对学习“纲要”课程有一定的帮助,但其主动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表现为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授课内容,应对教师提出来的开放性问题时,只能或只敢涉及曾经教授过的内容,缺乏深度的思考与广度的分析,很难与教师形成良性的教学相长。因而形成了课堂上虽有师生互动,但高效、深层次的教学相长较少的困境,这使得“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 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丰富的想象力、预测力和捕捉机会能力等,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变通性[1]。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在大学生形成独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过程中必备的。然而虽然年轻的大学生个性十足,但却又容易轻信谣言,甚至被极端的言论鼓动。一些大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有一定了解,但其了解并不真切,不能深入了解其历史发展规律,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困惑。一旦有与教科书不同的信息出现,喜好新鲜、甚至叛逆的大学生容易被吸引,被网络言论牵着鼻子走,显得较缺乏对事物的辨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这都是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1.3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不足

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目标之下,要求任课教师具备综合全面的教学设计能力,不仅要在课前担任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还要是课堂上的授课者和组织者;不仅要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提升,还要在课后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共享与讨论。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思想状态的前提下,对教学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设计。但受限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经历和现行的教育体制,教师虽然尽可能地在课堂上运用丰富的图片、影像,生动活泼的语言,卖力的互动表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程的兴趣,而这种教学手段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仅仅使得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离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还有一定距离。大部分学生仍缺乏主动性,思辨能力仍较差,创新能力依旧没有本质上的改善。

1.4 现有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原动力

目前,大多数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原动力。大多数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都以记忆性知识为主要内容,学生在答题时不需要创新和突破,只需要按照书本内容答题即可。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卷面成绩”为课程总评成绩,虽然将平时成绩列进考核范围,但由于平时成绩评价标准不一,教师给出的分数很难达到客观,且也无法完全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效。

鉴于这种考核方式的落后性,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如以写小论文的作为考核的形式。虽然写论文的方式看似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创新。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与之相配套的创新型教育方式,因此学生写出来的小论文质量良莠不齐,简单地浏览几篇文献之后,就依样画葫芦地写上一篇应付了事的情况不在少数,甚至直接在网络上搜索现成的文章,不加修改直接拷贝。这种结果的出现违背了最初设计以小论文为考核方式的初衷,也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养成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无论是试卷式的考核方式,还是撰写小论文的方式,都是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而“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分数显然不能够完全显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创新素质提高与否。我们应当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重新思考设计能够真实、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原动力的考核方式。

2 原因分析

2.1 学生长期缺乏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教人们如何进行有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模式,它促使人们用怀疑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从而真正发现问题[2]。显然,批判性思维是自主学习思维方式,是培育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思维方式。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在最需要进行系统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的中小学阶段,被动地接受灌输性的教育模式,极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当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需要更强的创新能力、批判能力时,往往出现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习惯性地把所接收到的信息都当作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全盘接受下来;而另一种则是对教科书等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持怀疑、不信任态度,不假思索地采取抵制的态度,不会辨证地看问题。而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理性、客观地有效思考,他们往往难以在其中真正发现问题,即便发现问题也很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影响创新能力的发挥。

2.2 教师创新素质不高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思政教师的教育经历中,从小学、中学甚至到本科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缺少系统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进行系统的创新能力培育,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有研究生学习的经历,在撰写研究性论文的过程中,进行了“查询、检索、鉴别、学习、成文”的训练,这对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是一次系统教育。但对于如何系统地将自身所学应用在应用型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传授给大学生,传统教育模式下出来的教师对此则较为迷茫。他们既没有系统的创新教育教材,又没有足够独自建构起创新能力培育的教学模式,因此整体的创新素质教育水平不高。

而对于“纲要”课程来说,需要教师根据课程要求、课本内容,选取恰当的、有说服力的史料,能够向学生提出大量能够激发、引导其进行批判性思考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找到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大背景下,众多教师承担了不少非教育教学任务,科研空间、时间有限,又受限于部分教师是非历史专业出身,史料发现、运用、分析的能力不高,致使部分教师在课堂设计能力方面提高较慢。这一系列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纲要”课程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效果。

2.3 “互联网+”对“纲要”教学的不利影响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潮与飞速增长的知识,便捷快速的互联网工具,使人们的大脑习惯于不断被动地接收知识与信息,唯一的“主动”可能是“上网搜索答案”,这样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大学生的思辨能力退化,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弱化。

“互联网+”时代,居心叵测的“历史虚无主义”盛行,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为了博取人们的关注和造成最大化的影响,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断章取义,如诋毁伟人、英雄,刻意用极端、偏激的观点来歪曲历史事实,如对农民起义的评价,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如解放战争的爆发原因以及对新中国的探索与曲折的历史等等,这些言论的特点是极具诱惑性和煽动性。而20岁上下的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巩固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却不能很好地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来武装自己的思想,缺乏理性且成熟的思辨能力,这是削弱大学生创新力的重要原因。这些外部的因素给“纲要”课的教学客观上带来了不利影响,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思想教育的战略高地上与不良的社会思潮“争夺”学生,确实不是单枪匹马就能够完成的。

2.4 考核评价体系创新不易

考核评价体系创新能否成功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层。学生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很难适应开放式的试题,他们需要更多时间去学会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主动地为了解决问题去查找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层面,部分教师教育理念相对僵化,受限于其自身创新素质,认识不到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害怕或拒绝尝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教育管理层面,仍然用传统的标准评估“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并没有认识到“纲要”课程在培育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也能发挥作用,因而在顶层设计层面也对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三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考核评价体系创新不易,改革措施缩手缩脚。

3 “纲要”课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培育创新能力要求突破原来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消极的文化氛围的束缚,坚持以新的思维、积极的行为来对待生活[3]。而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审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4]。可见批判性思维在培育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那么,“批判性思维”是否适用于“纲要”课程?这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学生是否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本科生进行研讨式教学;教师能否组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课堂。

首先,学生是否一定程度上熟悉本课程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学生熟悉的内容中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能力进行延伸、拓展,更有利于他们找到自信。“纲要”课程显然是符合这点要求的,因为在中学阶段,中国近现代史是历史课所涵盖的内容,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够有基本的历史常识,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稍加复习、引导,学生即可以做到“熟悉教学内容”的程度。

其次,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本科生进行研讨式教学。在大学本科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纲要”课程是最适合开展以批判性思维训练为重点、研讨式教学为主要方式的课程。由上述可知,社会上复杂的思潮涌动,使得大学生接收了纷繁复杂的信息。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历史、对社会的困惑,而苦于缺乏指导性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进行甄别,也缺少科学的解惑方向引领。“纲要”课程所传授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解决目前大学生这一困境的钥匙。在教学设计上,不妨多用“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当做反面案例,多以“史料”辨析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思考、辩论,真理往往就在这一过程中被发现、被牢记,避免了“灌输”式教育给大学生带来逆反心理。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而且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三,要培育学生创新素质,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师必须创设鼓励式的轻松的教育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因此,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权威”必须要被打破,要允许、倡导学生去质疑、去反思。首先,教师要精心、有针对性地设置大量正反设问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争论。教师要明确要求,即无论何时何地的争论,不仅只讲观点,更要亮出证据,即来源可靠的“史料”,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要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培养了自学能力。这既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习得了批判性学习、研讨式学习的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均颇有裨益。另外,在教学、学习的实践中可以发现,组成协作的学习小组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综合提高。通过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通过思维的碰撞,分工协作完成对一个论题的破题、论证、结题的学习过程,并从中发现新问题、挖掘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知识型工人,未来的工作、生活不仅要求他们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有很强的团结协作性,并在协作中创造创新。

因此在“纲要”课程中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课程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素质的培育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方针,这也是“教学相长”的途径。

第四,考核方式必须能够对创新素质的培育起促进作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分数是唯一能够体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效的批判标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唯分数论下,更关注所谓标准答案。中小学的考核方式是在题海战术中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熟练程度,尽可能地降低学生考试时的出错率。但是这样机械化的训练,学生容易形成死板、缺乏变通的思维惯性,不敢、不会创新;大部分大学教师也是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体制中毕业出来的,因此教师也缺乏实质性的教学反思与创新,这是应试教育体制对人的创新能力的抑制。

在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纲要”课程考核必须尽可能地降低过去应试教育体制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不良影响,立即改革考核方式。以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为目的的考核方式,必须体现出学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的提高,要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过程性考查和能力型考试是未来考核体系改革的方向。过程性考查需要体现学生讨论、辩论的情况,能力型考试若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选用平时学生争论最为激烈的论题,也可以选用“纲要”课程内容与社会不良思潮冲击最大的议题,主要考察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素质。

另外教育不是工厂制造“标准件”,在提倡创新的高等教育阶段应避免教师用同一标准尺度去评价学生,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考试成为高等教育阶段培育、选拔具有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的重要途径。例如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性,为艺术专业的学生创设独特的考核方式,即鼓励他们用艺术作品来诠释他们所理解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是画作、塑像、雕刻、动画、小影片等。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纲要”课程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人、事,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深入推进批判性思维训练、研讨性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归纳、论证知识的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此教学过程中,达到“思维的启迪、科学价值观的培育”的目的。

[1]周希贤.政治思想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3]王洪忠,陈学星.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4]摩尔,帕克.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016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下‘纲要’课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育”(编号:FJJKCG16-318)。

猜你喜欢

批判性纲要培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