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7-07-13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章桂芝

海峡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助学贫困生办理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章桂芝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章桂芝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一项日常工作,在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资助工作,各高校通过成立资助中心专门负责本校学生资助工作,高校资助体系日趋完善,资助内容大致分为“奖、助、贷、勤、免、缓、补”。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解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抓不懈,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

高校 资助工作 存在问题 优化措施

1 高校资助体系趋于完善

为了切实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各高校均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措施,大致分为“奖、助、贷、勤、免、缓、补”。“奖”主要是指奖学金,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助”主要是指国家助学金,通常是和贫困生认定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贫困生补助。“贷”主要是指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一般生源地贷款是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向生源地的资助中心提出申请,校源地贷款是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由学校作为中间人,向学校联系的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勤”是指在校内勤工助学获得报酬,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一般坚持贫困生优先原则。“免”是指减免学费,一般是为孤儿减免学费。“缓”是指缓交学费,一般是在新生报到时开展“绿色通道”活动,允许家庭困难学生缓交一部分的学费,确保学生不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补”是指补助,包括社会补助、家庭困难学生突发状况补助。这几项举措基本涵盖了每学年的全过程,因此各高校都会在校内成立资助中心,专门负责本校学生的资助工作,从而确保资助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出现的问题

2.1 贫困学生不够励志,缺乏学习动力

在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工作中会发现,贫困生的成绩不理想。一般来说,贫困生的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0%,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条件中,其中有一个要求是综合测评在专业前40%的贫困生,综测基本要求是中上水平,但是往往只有约1/3的贫困生符合条件,大部分贫困生的成绩都在中下水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贫困生思想意志不坚强。一些学生没有将自己的心思放在学业上,没有意识到自己家庭困难,更应该珍惜现有的就学机会,好好学习;二是贫困生没有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在平时过多参加兼职赚取生活费,因噎废食,荒废了学业;三是对资助政策不了解,对于很多新生来说,没有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并不知道如果学习成绩好,就能够在第二年的第一学期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2.2 贫困生认定工作不够科学

在每学年初都要进行贫困生认定,在这项工作中,尽管有生源地民政部门提供相关证明、班级评定小组、学院评定小组三级认定程序,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依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贫困证明或家庭情况调查表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可靠性存在质疑,有些乡镇所在地的民政部门盖章过于简单,没有把好关,导致一些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也能拿到贫困证明等材料,加大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度;二是班级评定小组在进行贫困生认定中,过多注重申请学生上交的申请表材料中的申请理由描述,没有很好地结合平时申请学生的综合表现。而且在投票中不够客观,班级评定小组成员没有把选票投给家庭困难、真正需要资助的同学,而是投给平时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三是学院评定小组没有把好审核关,主要以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出来的结果为准。

2.3 国家助学贷款办理率不高

国家助学贷款能够有效帮助家庭困难学生缓解缴费难问题,理论上被认定为家庭困难的贫困生都应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但在工作中会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贫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是只申请贷款而没有申请贫困生。这部分同学更加独立,利用贷款来缴纳学费,而平时的生活费则靠自己勤工俭学。造成国家助学贷款办理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对贷款政策不了解,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会收到关于生源地贷款的办理指南,能够按照指南找到当地资助中心办理生源地贷款。但是对于老生来说,如果是初次办理生源地贷款,就会出现所求无门的情况。二是贷款机制不够健全,各地银行对贷款手续要求不统一,比如表格填写要求不一致,导致许多学生反复填写、盖章,延误时间最终贷款失败,另外银行放贷手续繁杂,资金不能及时发放到位[1]。

2.4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比例不高

一般来说,各大高校均会设置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既能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报酬,用于平时的部分生活支出,在工作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虽然助学岗位招聘坚持贫困生优先原则,但是在具体招聘过程中,很多非贫困生也会参加面试,各用人部门过多看重学生的面试表现,没有充分考虑优先录用贫困生,最终录用的名单中,非贫困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导致很多贫困生失去了在校内勤工助学的机会,违背了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初衷。

2.5 学生对资助政策不了解

每学年新学期,高校都会为新生开展“绿色通道”活动,内容包括: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办理缓交学费手续,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提供生活用具补助,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提供伙食补助,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提供路费补助,为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孤儿学子减免全部学费,为已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新生办理高校确认手续。但是在报到当天,却很少有新生到“绿色通道”咨询处询问申请。

2.6 缺乏有效的贫困生思想教育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工作重点仍是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而缺乏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中,大多都是无偿资助,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容易让贫困生养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导致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心理,意志脆弱,把国家助学金等补助认为是自己应得的。部分学生甚至缺乏诚信意识,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等到该还款的时候却有钱不还。

2.7 忽视对贫困生的心理关怀

贫困生的首要心理问题是自卑,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受经济条件及教育条件的影响,其心理素质较低。还有一些学生的虚荣心强,甚至在一些团体活动中,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其积极心态都会受到影响。还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家境不如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入校后,一心扎进学习中,而对集体活动不闻不问。由于其自卑的心理导致性格压抑,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容易出现自我封闭、不合群等现象[2]。

3 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路

3.1 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流程

每学年开学初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是高校一切资助工作的基础,认定清楚的贫困生库作为其他资助项目评选受助对象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心思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首先,当地的民政部门应把好关,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申请办理贫困证明或家庭情况调查表等材料证明,应先核实申请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否属实,只有情况属实,家庭情况的确困难的申请才能给予证明加盖单位公章;其次,班级评定作为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切实履行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在评定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材料,而应该就申请同学的平时消费水平、是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投票。再次,学院应该将认定出来的贫困生名单在学院公告栏、学院网站、班级QQ群上进行公示,畅通反馈意见渠道,对于师生反映的意见要及时展开深入调查。最后,定期开展访贫活动,可以利用寒暑假,针对在认定过程中存在争议性的或者家庭经济情况被认定为特别困难的部分学生,由辅导员带队到贫困生家庭所在地走访,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困难程度。通过访贫活动,也能让学生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心,构建起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桥梁。访贫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出访贫报告,作为下一学年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参评依据。

3.2 多措并举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办理率

国家助学贷款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学费,使其顺利完成学业,相对于其他无偿资助项目,这种有偿的资助更能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和自力更生的精神,从而有效弥补了采取其他无偿资助形式而增长的依赖性和惰性的短板。就现实情况而言,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最好选择,因此应多措并举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办理率。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学生知悉国家助学贷款的办理流程,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其次,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简化办理程序,各地银行应对国家助学贷款形成统一的办理流程,避免学生因程序繁杂而放弃贷款或贷款失败;再次,高校资助中心、生源地资助中心、当地银行应形成联动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办理率。

3.3 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当前,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够励志,缺乏学习动力;不懂感恩,养成了“等、要、靠”的依赖思想;更有甚者缺乏诚信意识,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到了该还款时却有钱不还,或者联系不上。这些行为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是极不利的。因此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所谓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端正了,才能从根源上改正他们的行为。首先,应定期对贫困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正面引导他们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他们依靠自己摆脱困境。学校可以举办“自强之星”评选大赛,或者将贫困学生的励志事迹做成展板,通过树立典型宣传正能量。其次,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逐步建立社会诚信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或者“征信人生”知识竞赛,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再次,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不仅是简单的知恩图报,更蕴含着一种责任、自立、自尊、自强的意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境界。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如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座谈会、举办感恩主题团日活动,从而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参与适当的感恩活动,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3]。

3.4 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各方面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这种关注无形中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压力。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导致在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学生辅导员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要时时关注,经常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及心理状态,定期跟踪、了解,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谈心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使其卸下心理包袱,以正常的状态回到学习和生活中。同时,学校应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向贫困生宣传自立自强精神,鼓励他们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增加自信。总之,要通过多种方式贴近贫困生,走进他们心里,使他们敞开心扉,笑对人生[4]。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各类经济资助培养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让他们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增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感。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长抓不懈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

[1]谭红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86-87.

[2]王丽丽.大学生资助育人模式探析[J].法制博览,2016(3):45-46.

[3]左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助学与育人功能探索[J].中国培训,2015(6X):34.

[4]刘蓓.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90-92.

猜你喜欢

助学贫困生办理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切实增强办理实效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