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7-13栾健北方工业学校
栾健 北方工业学校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栾健 北方工业学校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制造业逐渐被数控设备所取代,不仅提高了制造业的工作精准度以及质量,而且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社会对于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中职学校对于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关乎着教学效率以及人才的培养水平。数控应用人才既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传统教学模式所培养的数控人才,其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不利于数控技术的发展,因此,创新一种全新的数控技术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中职学校 数控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中职学校的教学,旨在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学以社会对于数控专业的要求为导向,培养注重实践操作的专业人才。中职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往往以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评判标准,因此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非常注重教学实践,并且许多中职中学有校内实训基地,专供学生进行数控操作训练,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供钳工操作实习、CAD/CAM集成软件应用训练、数控机床原理性实验、数控加工操作仿真练习、数控机床故障设置与排除等项目的操作练习。
一、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
传统的中职中学教学,多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因此,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学生缺乏对数控的兴趣,所以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注重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数控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文化课和专业课两大模块。对于教学方法的实践,要坚持“源于实际,够用为度,立足发展,留有余地”的原则,提高教学效率。
1.数控专业文化课的教学。数控专业的文化课设置,主要注重数控理论知识的教学,比如电工学、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电气控制与PLC、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cad)、计算机基础、可编程控制器等内容,为数控专业的操作奠定基础。同时,除了数控专业课的教学,中职中学不能忽略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些基础课程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作为辅助。比如,英语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在专业的实习过程中,能够查阅外文文献。
2.数控专业技能的培养。数控专业的技能培训,是课程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所侧重,为技能的培养服务,增加课时量,增加专业教师等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资源,适度的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增加教学知识结构的实用性。现在,很多数控专业的教学模式往往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案。另外,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不同的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方法。
二、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习实训工作
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是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于数控实践人才的需求,更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投入较多的人才、资金,加大对于数控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液压传动、机械传动、金属金相及热处理、数控编程、CAD/CAM等多个专业教室和实验室,而且建有钳工、普通车工、普通铣工、数控加工中心等多个生产车间的校内实习工厂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
中职教学数控专业的教学模式一般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资源,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在学生的数控理论知识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锻炼数控专业的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提供了一种渠道,学生提高自己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直接获取教师以及企业的经验,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
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模式
1.合作式教育实习。校外实践方式,是中职学校提高数控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个专业的数控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能够进入岗位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提高数控的操作能力,开阔专业视野,拓展专业内涵。
2.合作式校企实训。校外实践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建教育平台,帮助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一种方式。校企合作的形式,对于改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校企合作符合如今社会对于数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这种校企合作创办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应用专业知识,承担学生顶岗实习任务。实习过程中校企共同管理,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职教师共同进行实习指导,共同对学生完成考评。但是,受到一些条件限制,校内实训基地与真正的企业操作车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难以替代工厂一线操作的真实环境,因此,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大有裨益,一方面,通过企业的实习过程,可以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数控的操作能力有所提升,对自己专业的工作前景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另一方面,企业的实习,可以让学生尽快感受到企业的真实环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可以多多借鉴其它学校的教学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模拟数控企业的操作环境,促进中职中学数控专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数控专业教学目的,是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数控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采取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比如“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实习的机会,为社会培养实践型人才。教学模式的选择,不仅影响教学效率,而且影响学生对于教学的兴趣,决定着教学成绩,因此,结合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中职学校应该更加注重教学实践,促进数控专业教学的发展。
[1]张智辉.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3(23).
[2]谢贤兵.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