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学会放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017-07-13丁邦平火箭军士官学校

消费导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能动性主观学会

丁邦平 火箭军士官学校

浅谈如何学会放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丁邦平 火箭军士官学校

本文首先提出了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和强化自己的学习兴趣的观点,然后从放手并不等于放权、自问他答让学生广泛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学习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教学中如何学会放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的问题。

放手 激发 学习兴趣

“一根粉笔一张嘴,先生从头讲到尾”,这是对旧式教学模式的形象概括。旧式教学模式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教师独占课堂,从导入新课、讲授、启发、引导到测试,一讲到底。愿意听讲的学生用欣赏的眼神看着“演员”表演,不愿意听讲的学生各行其是,甚至“一枕黄粱梦”。那么怎样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呢?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和强化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己体验、探索、交流、创造,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课堂教学也就在这种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了生机与活力。

古希腊人说:“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火把的打火石便是学生自己,让学生动起来,便能击出智慧的火花。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向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放开他们的手脚,用心灵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智力支持,做好过河搭桥、逢山开路的工作,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一、放手并不等于放权

陶行知曾说:“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如果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老师。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真正有价值的教学应该是学生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教师答。因为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学生没有参与意识,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他们又如何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放的是“师道尊严,言语权威”,不放的是对学生的必要的指导、帮助、点拨,要将教师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要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避免“越俎代庖”,又要保证课堂的导向性,避免“满坡放羊”式的随意。

学生与教师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视角,与教师有着不一样的知识背景与思考角度。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能以教师的感受来代替学生的想法,要在时间和空间上放手,多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而不是放置绊脚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的感受、疑问和设想提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看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所包含的创新维度,这才是放手所追求的目标。

二、自问他答,让学生广泛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的强烈。”

采用自问他答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广泛参与,正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一般知识,教师应相信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解决的。

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这种能力,课堂中就无法放手,无法在课堂中创设提问情景,学生的主动学习也就无法落实。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不具备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意识,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可能就落实不好。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强弱,是学习效果好与坏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学生的潜意识里,读书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与教师。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读书对自己的重要性,只觉得读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在学习上,一点主观能动性也没有表现出来,令教师深感头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激发起这些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泰勒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在受学生控制的因素与学生无法控制的因素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环境。在他看来,学生无法控制的环境,或一切都受学生支配的环境,都会把教育引向歧途。理想的学习,在于学生能够识别出自己在学习情境中必须顺应的因素,以及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予以控制的其他因素。

这说明了教师放手的途径是要善于挖掘学生能动性,并有效地控制其他各方面的因素。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支配;给他们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他们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搜索;给他们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化解;给他们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放手,将会给教师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而人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的。为了开发出学生的巨大潜能,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积极认真地去学习,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能如此,那我们的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也就能够全面完成学校制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1]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N].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25日:第001版

丁邦平(1978.7-),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学士学位,副教授职称,工作于火箭军士官学校,主要研究方向:军事教育。

猜你喜欢

能动性主观学会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学会分享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