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理财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探讨

2017-07-13陈行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中学生素质

陈行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中学生理财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探讨

陈行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目前,在我国教育中考试占据着首要位置,学生的理财教育近乎空白。特别是对于以高考为目标的中学生来说,更是无暇顾及。但是,理财,是一个人现代社会能力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实现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中学生理财认知水平和能力应引起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

中学生 理财认知 能力 现状分析 对策措施

理财,对于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生疏的词语。这说明中学生对理财的认知水平很低,理财能力非常缺乏。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一直把高考作为唯一目标,大家共同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应当具备的其他素质的教育。理财作为一个人应当具备的现代社会能力的基本素质,在中学生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无疑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

一、中学生理财认知水平和能力现状及成因

1.理财认知水平低,缺乏理财观念。理财是对财产的梳理和有效利用。目前,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认为中学生没有独立的收入,没有必要进行理财的教育和理财能力的培养。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中学阶段需要对理财进行认知和能力培养,没有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养的意识,为此,要求孩子把压岁钱、红包之类的收入上交父母,不让孩子有过多的余钱积累,花钱随花随要,孩子没有自主支出计划和合理分配资金的意识。二是学校的传统教育中,缺失理财教育,在日常教育中一般只提及到不乱花钱等层面,不会深入到资产升值增值的教育。基于这些原因,必然导致中学生对理财缺乏基本的认知。加上自身很少有资金积蓄的限制,因而,大多数中学生对理财认知十分缺乏,更难谈的上有适当的理财行为、理财方式和一定的理财能力。

2.不良消费行为危害了良好理财观念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当今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物质环境比较优越的条件下长大,对勤俭节约的价值观不再认同,加上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的逐步上涨,中学生消费水平自然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同时,中学生处于心理不成熟时期,虚荣心强烈,极容易受到不良攀比风气的影响,一些中学生在吃穿用方面毫不吝惜钱财的花费,大量购买自己喜好的食物、品牌服饰和高档手机等电子通讯设施。由此造成一些中学生的消费支出成为家中支出的“大头”,占到了整个家庭生活支出中的较大比重。中学生的这种消费现状,直接构成了其过度消费的消费理念,从而形成不正确的理财观念,成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理财观念、行为的一大难点。

二、中学生理财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在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学生的消费现状,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不良消费、哪些是不合理消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消费上的错误观念,及时纠正不正当的消费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促使正确消费观的形成。

2.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理财水平和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中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就业发展都离不开这些素质和能力,从中学阶段加强理财教育和能力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社会竞争力影响深远。

3.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节约社会财富。中学生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占有较大比重,中学生的不合理消费、铺张浪费,自然会加大家庭支出,加重家庭的负担。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矫正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有利于家庭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

三、加强中学生理财认知和能力培养教育的举措

1.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理财认知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中学生处在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也是培养各项社会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家庭教育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家长是中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角色。家长不仅需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一些社会能力。其中,理财认知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必要的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年龄上接近或者已经成年,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金钱,看待资产利益,培养孩子管理钱,有计划花钱消费的意识和能力,让孩子树立管理、规划资金,合理适度消费的意识。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好消费行为,应当进行必要的教育,不能放任自流,甚至要进行必要的严格纠正。让孩子了解“钱”对生活和未来的意义和作用,懂得资财要靠劳动和智慧去创造,靠节俭和经营去积累。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不能粗暴逼迫。可以利用节假日等,让孩子开展打工、义工等劳动实践,参与社会活动,亲身体验挣钱的辛苦和不容易,体会和感悟劳动的艰辛,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家长还应该注意选择时机和孩子交流理财体会,将一些理财知识、技能介绍给孩子,让孩子接受理财知识的熏陶,增加对理财的认知,逐步对理财产生兴趣,使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2.学校应适当对中学生开展理财教育。学校是中学生除家庭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因此,增强中学生理财认知和理财能力,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环节。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理财知识和能力,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适应未来发展必备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在提高中学生文化教育质量的同时,重视中学生思想品格的教育和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适当设置理财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财知识和理财能力的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克服虚荣、攀比等不良行为,教育和引导学生合理消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逐步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总结

加强中学生理财认知和理财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项应该引起家庭和社会重视的问题。家庭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中学生也应主动学习理财知识,提高理财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为自己的美好未来积累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能力。

[1]欧阳润堃.中学生理财认知水平和理财能力调查[J].金融经济,2014,(10) :113-115.

[2]袁子云.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会投资和理财[J].商业故事,2015 (28).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中学生素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