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
2017-07-13孟维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
孟维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
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
孟维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政策制定和工作落实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打破行政垄断和利益格局,搭建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完善社会监管。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透明化、系统化管理,吸引民间资本,优化资金利用效率,强化项目效果,打造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构建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机融合的新模式。
医养结合 联动机制 监管平台 智慧养老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转型逐步加剧,伴随信息化时代到来与老龄化社会的双重叠加,养老产业、医疗卫生行业综合发展状况与群众晚年健康生活的需求存在突出矛盾,传统养老和医疗模式问题突显,严重影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传统养老模式的变革成为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医养结合工作的任务重点。如何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找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医养结合政策实施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易于执行的具体政策,解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和医疗需求难题,力促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落地生根”,这正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要求。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背景及内涵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大幅增加,未富先老、医疗及养老资源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矛盾凸显,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日趋明显,养老健康服务需求井喷,迫切需要运用“互联网+养老医疗”的模式来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而满足群众养老医疗相结合的复合式服务需求。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又是关乎民生社稷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对十九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策落实。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卫生、康复治疗、养老保健、文化娱乐、临终关怀”五位一体,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的多功能现代化养老模式。表面上看是“医”、“养”结合,实际上更多需要“医”、“养”、“护”三者融合,“医”与“护”是手段,“养”是目的,其中包括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健康管理以及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综合性服务,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社会民生要求。
二、新时代医养结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医养结合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政府行政模式重管制轻服务、医养结合网络服务平台缺位、社会养老组织医疗资质和医护资源不足、PPP模式政策空间有限、法律保障和道德约束缺位等。其中,基于社会治理能力的真实情况和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应予以重点关注。
1.医疗与养老资源双稀缺,人才匮乏。养老机构中全国执业医师占人口比重远远落后于国内平均水平,且地域分布不均;养老机构床位也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持证上岗养老护理人员人数不足。成规模、上档次、合要求的连锁养老医疗机构严重缺乏。
2.医养结合联动机制缺乏,信息沟通不畅。全国性或省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尚未建立,各种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应用、老人照护评价机制等存在缺失,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双方存在信息差。
3.医保定点覆盖率低,养老机构的医疗资质亟需解决。基于我国现实情况,医疗机构归卫生部门管理,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管理。面临当下“养无所医”的情况,许多养老机构无法与医疗机构实现双向转诊,资源被人为隔断,老人患病需往返家庭、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增加社会医疗负担。
4.法律保障不到位,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公办养老机构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和补贴,但是仍满足不了老龄化加剧的需求。基于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的不足,准入门槛限制,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些较大养老机构参与医院合作,但其提供的服务内容、标准、质量难以保证,有效监管缺位。
三、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解决方略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创新事关健康中国发展,事关百姓福祉,优化政策选择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发掘和利用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有利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该问题的研究我们一定要从社会治理的大视野来进行审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医养结合模式创新进行认真分析,提供科学可行的政策指导,探索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出路。
1.打破行政垄断和利益格局,搭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监管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最新政策要求,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按照“非禁可入”的原则,适度放开卫生行业和养老服务行业的行政管制,将审批制改为注册制。同时,构建统一、权威的省级医疗和养老等部门网络联席合作机制,建立“人、财、物、医”等资源公开透明的电子政务监管平台,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设立医养结合绿色通道和问题处理跟踪机制,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沟通反馈信息,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政令通畅有效执行,助力养老服务发展。
2.启动供给侧改革,提升政策配套的有效性。应出台支持性配套政策,建立医养结合发展基金,给予养老床位补贴,实现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医保政策互联互通,促进医养资源有机融合。放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对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医疗工作站进行工作的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此外,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相关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办自营或联营的医疗服务机构,结合国家在建的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开展地市级异地就医养老结算试点工作,补齐机构养老医疗资源缺乏的“短板”,打通社区养老“最后一公里”。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医养服务人员保障体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全科医生、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不足问题。如何最大限度调动人员积极性,壮大医养服务人员队伍。一是要在职称评定、医学技术培训、继续教育深造等方面同等对待;二是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鼓励医护人员到社区和养老机构工作;三是加大老年康复、护理等紧缺人才的培育,扩大学校招生培养指标,可建立养老特殊岗位制度,定向培养医养结合特岗护理人员,将之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序列。四是养老市场与医院、医校有机融合,建立合理的轮岗轮训机制,保障养老护理人才合理流动。
4.引入PPP模式,推进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引入PPP运作模式,依托高科技和新业态,打造具有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后台数据、统一管理体系的网络信息综合云平台,整合线上线下医疗养老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与养老服务相融合,营造“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核心技术,整合老年人健康养老信息数据库,囊括老年人基本信息、养老服务信息、健康档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等,推动网上预约分诊、视频诊疗回访、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等,促进养老医疗服务提质增速,进而实现老人与子女、老人与医生、家庭与社区、社区与医院的交互沟通,形成家庭关怀、社区服务、养老机构参与、医疗机构支持的医养结合共同体。
总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政策制定和工作落实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打破行政垄断和利益格局,搭建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完善社会监管。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透明化、系统化管理,吸引民间资本,优化资金利用效率,强化项目效果,打造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构建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机融合的新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营造富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弘扬孝亲敬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有序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孟维巍,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郑州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6B20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ZZJH-023)之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