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17-07-13王正方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评判服装期刊

王正方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王正方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对截至2015年发表的关于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上的应用研究论文从发表时间、来源分布、机构分布、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服装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服装 模糊综合评判 文献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作为一种经典的评判方法,目前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对于边界不明显的多指标评价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服装评价中,影响因素很多,且大多具有模糊性。为了解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服装领域的应用情况、特点和发展趋势,笔者对截至到2016年刊载于期刊上,尤其是纺织服装相关的核心期刊有关模糊综合评判应用于服装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统计、分析,试图了解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运用的优点和不足,在服装领域的可运用之处,以及模型的优化空间,以全面的了解模糊综合评价的运用方法,更好的运用到服装领域当中。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通过百度学术助手,分别以“模糊综合评判”“服装”为关键词,得到各研究走势、关联研究和学科渗透等结果。选择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 以 “服装和模糊综合评判”为主题, 检索时间截止到 2015 年12月31日, 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 (根据 2011 年公开的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再进行中英文扩展检索,检索共计108 篇论文。经过综合整理,滤去与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解决服装相关问题无关的文章,得到与主题契合的 58篇核心论文。

2.研究方法: 首先对于“模糊综合评判”和“服装”两个关键词从发表时间、关联研究、学科渗透等方面分开研究,再采用文献计量学对核心期刊上的 58 篇论文从发表时间、期刊分布、基金分布、机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利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其主题进行研究。

二、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一)研究趋势和年度分布

研究糊综合评判研究走势图,从中可以得出“模糊综合评判”从1981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2007年达到最热,虽然近几年的研究热度下降,但仍然有较高的数量,说明了该研究方法的经典性。

研究服装类研究得走势图,从中可得出“服装”从1980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2012年达到最热,目前仍有较高的关注度。

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上的应用核心期刊论文年份分布,从中可以得出模糊综合评判应用于服装的主要特点:该领域的研究始于1990年,研究热度从2009年开始提升,近几年虽研究热度退去,但仍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说明服装领域的研究者,仍有学习了解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必要。

(二)关联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模糊综合评判”相关的研究点,形成了庞大的研究网络,研究高相关的研究点及其研究走势。从中可以看出层次分析法作为模糊综合评判的一种分析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在模糊综合评判中,隶属度和隶属函数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相关研究的重点。

(三)学科渗透

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和服装的学科渗透研究,从中可以看出模糊综合评判和服装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教育学领域有交叉,特别是近年来比较热的服装供应链的很多问题,都要用到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解决。

(四)来源分布

关于核心期刊论文来源分布,从中可以看出,纺织服装专业的重点学报均有刊载有关“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中的应用”的研究论文。其中,纺织服装类的一级期刊《纺织学报》、《丝绸》所刊载的相关文献最多,构成了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的主要战略阵地。

(五)机构分布

核心期刊的论文主要发布高校分布,从中可以得到,发文较多的是纺织服装专业全国排名在前面的院校,特别是东华大学作为服装专业的领头羊,发文量占核心期刊所载论文总数的20.7%。

三、文献内容分析

(一)模糊综合评判具体思路

模糊综合评判从1981年出现相关研究,至今共有9800篇相关文献,基本思路一直没有变,共六步:(1)确定评价对象。在方法运用之初确定要评判的对象;(2)确定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判主要解决对于多模糊性因素给出综合评判的问题,确定指标体系就是确定影响评价对象的各种因素,并进行分类。(3)确定指标权重。评价对象的各影响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强度并不相同,不同的强度对应不同的权重。(4)确立评价等级。(5)建立数学模型。针对于具体问题,不同的问题对应不同的评价模型。(6)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得到最终结果之后,懂得结果所代表的含义,并帮助做出最终决策。

(二)模糊综合评判解决的服装问题

通过对58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将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上的应用研究热点分为4个主题:模糊综合评价在服装评价上的应用研究、在服装具体性能上的应用研究、在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上的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

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领域的初步应用就是在服装评价上。李英林[1]对服装进行了多因数二级评价,把影响服装的因素总结为款式、花色、舒适性、面料、价格和工艺质量,通过顾客对各指标各评语的支持人数,确定评语隶属度。运用M(● ,+)合成运算得到综合评判结果,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最终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评价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日常难以评价的性能都可以用模糊评判的方法进行评价。杨斌[2]将模糊综合评判应用于服装面料热湿舒适性的评判。张柱[3]在服装质量的评判过程中用到了模糊综合评判。田保云[4]分别运用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对贴体服装和合体服装的静态感觉和动态感觉进行评价。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王花娥,王革辉,张渭源[5]首次提出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性,并以服装、款式、面料、做工、价格、合成性作为因素集,对消费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得到单因素模糊矩阵,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刘小红[6][7]提出顾客满意的高低决定后期店铺的销量,并将顾客满意度进行量化,并将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划分为物理属性、心理属性、价格属性和企业形象四个方面。

在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领域的其他的应用研究上,唐明浩,陈绣华,徐宜亮[8]从羽绒服装消费市场的形成、发展、变化入手, 通过调查消费者对羽绒服、皮茄克、呢大衣,按款式、色彩、面料、质量 、舒适性、保持性、价格等作出判断 ,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羽绒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评判。韩曙光,于淼,胡觉亮,郭瑞[9]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确定影响服装销售量的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构成评判指标体系。

四、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中的应用未来的改进方向

从早期到现在所用到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总体架构基本上没有变,说明了该方法的经典性,未来研究在模型上的改进空间较小。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服装等各个领域的运用,更多的创新需求在因数集和权重的确定上,因数集和权重确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最后评判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发展,数据挖掘和分析变的愈来愈重要,以往模糊综合评判的数据来源大多是调查问卷和专家评分等方法,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未来的数据来源会更多的来源于大数据分析。

[1]李英琳.模糊综合评判在服装评价中的应用[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0,02:25-33.

[2]杨斌.服装面料热湿舒适性模糊综合评判[J].山东纺织科技,1994,03:46-49+33.

[3]张柱.服装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J].丝绸,1999,03:39-41.

[4]田保云.基于对称特征衣身纵向非常规结构线服装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9.

[5]王花娥,王革辉,张渭源.服装消费者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判[J].国际纺织导报,2003,02:82-84.

[6]刘小红.服装零售顾客满意度评判模型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22:44-45.

[7]刘小红.服装企业顾客满意测评模型的构建[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6:92-95.

[8]唐明浩,陈绣华,徐宜亮.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展望羽绒服市场[J].纺织学报,1994,12:39-41+27-4.

[9]韩曙光,于淼,胡觉亮,郭瑞.模糊综合评价在服装采购决策中的应用[J].纺织学报,201

王正方(1993-),女,浙江理工大学 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服装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评判服装期刊
交流与评判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期刊问答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