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幻现实主义视域下姜文与库斯图里卡对比分析
——基于《太阳照常升起》和《地下》

2017-07-13马亚琼南阳师范学院473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库斯魔幻现实主义姜文

马亚琼 (南阳师范学院 473000)

魔幻现实主义视域下姜文与库斯图里卡对比分析
——基于《太阳照常升起》和《地下》

马亚琼 (南阳师范学院 473000)

姜文和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作品都以极强个性风格闻名于世,二人成长经历和艺术感悟不尽相同。但在多种艺术流派的影响下,他们的某些作品具有很强的荒诞情节和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意蕴,都特别注意影像的表现力和叙事的趣味性。本文以姜文和库斯图里卡的代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地下》为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展示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在电影作品当中的运用。

姜文;库斯图里卡;魔幻现实主义;电影艺术;比较分析

南阳师范学院青年项目专项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QN2016045

本项目主持人为 马亚琼 独著

魔幻现实主义是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流派,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背景下拉美人民自由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的复兴。大批拉丁美洲作家开始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当下生活,并将祖辈们流传下来的神灵巫术和神话传说融入到文学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后来这种文学流派的影响力逐渐拓展至电影和其他艺术领域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姜文和库斯图里卡都是世界闻名的导演,每一部作品都带有很强的个人印记和鲜明的风格特色,在各自的代表作 《太阳照常升起》和《地下》中都体现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特色,通过魔幻、神秘氛围的营造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借助一个个寓言式的隐喻将观众带进一个个亦幻亦真的奇妙世界。

一、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特点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题材主要体现为把神奇、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作家所反映的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在电影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主要表现为用魔幻、荒诞的背景、人物造型和对白,配合非结构化的叙事模式来展示电影主题。另外在镜头语言、摄影技巧、配乐和剪辑方面也经常运用夸张、奇特和主观性等手段。而“魔幻”背后往往是导演对现实的深入思考,这也是该风格电影的魅力所在。

在表现形式上,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主要有以下风格特点。首先在主题选择上,它打破了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融入了大量的魔幻、梦境、神奇、荒诞、鬼怪的元素,而这些元素的展现又是基于真实的现实反映。也就是说表现现实是主要目的,而魔幻只是主题表达的手段。这就可以和以主要展示人们内心世界复杂状态的超现实主义类型区分开来,虽然二者有时看起来同样的荒诞、荒谬,但前者的主题侧重点更在于真实的世界。

其次在影像语言上,魔幻现实主义往往通过隐喻、象征、荒诞、离奇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呈现在银幕上。比如德国电影《铁皮鼓》主人公奥斯卡的尖叫的呐喊,代表着对纳粹和这个荒诞世界的无奈的抗争。另外在叙事风格上,意识流和陌生化的叙事方式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特点。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意识联想,让故事的呈现以主人公跳跃时空的意识引领为主线,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形式,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而陌生化的的叙事是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意让观众与熟悉的情理相分离,人为地制造对立和冲突。在带来更多刺激与震撼的同时,引导观众对影片和现实进行更加深入地剖析和思考。

二、《太阳照常升起》与《地下》魔幻个性化的主题表达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叶弥小说《天鹅绒》,用“疯”、“恋”、“抢”、“梦”四个段落讲述了看似毫无联系,却又因果对应的情感纠葛故事。在电影表达的很多地方,姜文都打破了常规的套路,深入借鉴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用魔幻、讽刺、狂欢等元素重新构建作品形象。电影中魔幻情节随处可见,铺满鲜花的铁轨和在花丛中诞生的婴孩;一直重复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鹦鹉;梦幻般的石头洞穴等等。导演用这种魔幻化的情境营造表现出各种隐秘和深邃的情感。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徐徐升起的太阳映照着“疯妈”和怀抱的婴儿,一方面代表曾经激情和理想的消逝,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生命与希望的轮回。

影片中的隐喻和象征随处可见,开篇女人的赤脚象征着被压抑的背叛与失落的情感的释放,女主人公徒步背石头盖洞穴的行为象征着情感上的执着与坚韧,而多次吟唱的《黄鹤楼》则表达出自己虽然被抛弃但是仍然坚守着爱情的一种无望的等待。类似的主题阐释在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中也有精彩的展示。导演同样运用这种看似荒诞的狂欢场面,体现出战争主题下人性的丑恶和脆弱,表达出对人物命运的悲悯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库斯图里卡以“地下”为线索,将目光聚焦在饱经战火和政治运动摧残下的南斯拉夫民众。用三个主人公长达五十多年的悲欢离合故事,折射出现实社会的残酷。围绕这个主题,影片从头到位都充斥着荒诞化的情节元素。被德军轰炸摧毁后的动物园满街逃散的动物,激烈斗殴下依然演奏欢快音乐的乐队,把鱼当作鱼雷的黑仔。这些场景的设计都是对真实现实的结构,是导演用自己的魔幻方式表达出对沉重历史主题的理解。正如库斯图里卡所言;“在隐忍和期待中坚强,在戏谑和歌唱中乐观,在乱世中身不由己和忘记道德”。

三、《太阳照常升起》与《地下》耳目一新的视听风格的展示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在于别具一格的视听语言表达,导演通过场面调度、摄影、剪辑、声音、色彩等技术性手段,可以让观众很容易识别作品的个性标签。在《太阳照常升起》和《地下》中都有极为丰富个性的视听语言展示,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在镜头语言上,两部作品中都表现出了一种荒诞、浪漫、炙热以及狂欢化的表达特点。姜文较之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在使用镜头方面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比如梁老师上吊自杀的片段,导演自上而下缓慢的长镜头,突兀而震撼,瞬间抓住观众的内心,把情节推向高潮。而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与姜文相比在运景方面则多了些浪漫的人文主义气质。

在色彩运用方面,影片《地下》中大段落的情节发生于地下,所以光线以人工光为主,昏暗的光效设计造成了压抑的气氛,色彩的变化集中于三位主人公衣着的颜色变化,娜塔莉的在婚宴之前的剧情中的穿着以黑色为主且较为整洁,在婚宴当中的衣着变成了红色破碎不堪,这里的衣着的色彩变化反映了地下武装力量心理变化,前者是代表了压抑的武装力量对地上的敌人的仇恨,后者是代表了本应走向地面重见光明,却因为原本对敌人仇恨不断加深畸形的演变成了互相残杀的悲剧。影片的末尾,众人踏上小岛,颜色相对于之前在地下时期鲜艳丰富,此处柔和的自然光使整个影像表达变得愉悦轻松,表现了导演对美好生活期望和祝福。

在音乐设计方面,库斯图里卡本人作为一名音乐人,将自己的音乐融入到电影里,而且做到了游刃有余,作品中的音乐大多欢快离奇,充满了乡土气息,其音乐所表现出的如小丑逛集市时的窃喜和愉悦。《地下》中贯穿始终的吉普赛音乐、巴尔干各地民歌、古典音乐和歌剧,在匹配画面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叙事功能。而姜文在电影音乐设计中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插曲《美丽的梭罗河》、前苏联歌曲《黑眼睛的姑娘》等,都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时而抒情,时而激昂的旋律与自由奔放的画面气质相契合,完美的展现出了影片的外在张力。

[1]陈锦华.浅论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狂欢化特征[J].大众文艺,2011(11)

[2]尹乐.《地下》:荒诞与狂欢的启示[J].电影文学,2009(05).

马亚琼(1986.7- ),女,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工作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媒介批评。

猜你喜欢

库斯魔幻现实主义姜文
我是草莓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幻城(油画)
库斯途
成长小说视野下的《安第斯山脉的秘密》
相信不可能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深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