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审美意识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的体现

2017-07-13杨林轩刘丽兰陕西师范大学71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原生态

杨林轩 刘丽兰 (陕西师范大学 710000)

论现代审美意识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的体现

杨林轩 刘丽兰 (陕西师范大学 710000)

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在不同独有的地域、宗教、文化与社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其自身生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演变。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民族民间舞风格的变化,论证了现代审美意识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的体现。

民族民间舞;现代审美意识;创作

无论古今中外,任何艺术都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舞蹈作为人的形体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和精神生活的最高象征,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厚的生活内容。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眼界的不断开阔,接触的事物也愈加丰富,有着古老而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它已无法涵盖被现代高度物质文明所扭曲的情感、被激烈的生活节奏所淹没的那份真情。但在这种冲击下,为什么民族民间舞仍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究其缘由,其中之一便是现代性审美因素的加入,它是现当代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的一种新趋势。当现代性审美因素加入到我们传统民族民间舞当中,一定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外和惊喜。

一、现代审美意识的概述

现代审美意识,是审美艺术现代性的简称,即它既代表审美体验上的现代意识,也代表艺术表现上的现代意识。审美,原意指感性的或感觉的,现代性审美意识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反传统”、“重表现”两个方面。它涉及这样的问题:在现代世界上,中国人还能像在古代那样用传统的观念以及意识来体验自己的生存状况、寻找人生的意义吗?这正是现代性审美能直接披露作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体验状况、整体素质和能力,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现代审美意识往往表现在从传统审美意识向现代审美意识的转变,即确立属于现代并融合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等;以现代审美艺术手段去表现现代人的生存体验。

二、民族民间舞的风格变化

(一)风格性是民族民间舞最主要的传统审美特征

所谓的风格性,就是一个民族千年文化所沉积下来的“独有之物”“特有之宝”。传统风格性审美下的民族民间舞,无论在节奏、动律、队形以及动作、甚至是内容情节上都有着严格的程式化要求。它是针对一个民族舞蹈中特有的体态动律、节奏等方面的一个固定审美习惯或审美意识,是对本民族土生土长出来的独有风格的接受,即纯粹的民族性。可以说,民族民间舞最大的审美特征就是其风格性审美。中华大地上拥有着56个绚丽多彩的民族,而每一民族的舞蹈风格性便是我们甄别每一种民族风格的最突出特质。这就像我们看到扬眉动目就会想到维族舞;看到出胯、三道弯、一顺边就会想到傣族舞等等。

(二)民族民间舞从传统风格性审美向现代性审美的转变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脚步,西方文化接踵而至,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由于现代文明的干扰与侵染,少数民族地区同样也有了一些现代化的气息,而这些新生的气息对于它原有的风格性是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与威胁,但这种影响与威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又具有着一些积极的探索意义。例如除牧区外,大多数蒙古族群众远离了马背生活,那么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不再需要骏马与长袍等。各族人民早已融入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屋檐下,除了参与重大节日时的服装等因素以外,我们已经很难在外形特征上来指认谁来自何种民族。但毋庸置疑的是,其民族性不会消亡,现代的民族特征就体现于本民族现代的生活特点、文化思维等当中,其鲜明的民族烙印依然时刻存在。所以,古老的历史文明、传统的价值观念等均要经历时代审美的变化,这一切都促使着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必然会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舞蹈语言等等,换之以一种新的审美原则来展现。

在今天的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等的研究文献中,笔者很认同有些学者提出的两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其与现代文化流行因素相融合,使二者相互兼容、共生共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现当代民族特色的文化。在作品的舞台呈现方面,既未超出于民族民间传统的框框架架,又含有现代人的审美取向,达到共赢的效果。例如舞蹈《阿里郎》等等。二是将原有的表演形式和部分舞蹈风格与动作揉碎重置,予以新的规划,但无论编导怎样变化,在欣赏之时观众依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它与某个民族进行联系、进行对比。例如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等等。

三、现代审美意识在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中的实现

(一)现代化节奏的加入

文化的变迁映射着一个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民族民间舞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民族的地理迁徙中相互融合;有些则仅仅残存于不完整的历史遗迹之中,亦或者早已在历史的车轮下泯灭。因此,努力的融合多样文化、尽可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速度便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现当代所追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这条道路上,融合现当代元素的表现手法之一,便是在保留传统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节奏,从而更好的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以这一点与音乐来做一个对比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音乐家们纷纷在民间开始大量寻找原生态音乐元素,一旦经过开发便开始加以专业的科学整理,随之进行演绎,这就逐渐成为了民族音乐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亦或成为流行音乐中的一个新品种。随着国际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传播,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也带给编导们一些新的启示与视角。在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丰富的养分之时,适时地参照国际当红的流行音乐元素,营造人性化的文化环境,改变一成不变的节奏感,使作品更好地适应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观众在舞蹈艺术这种视觉与听觉双重刺激的环境下得以放松,继而感受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风情,也更好的适应了当下的审美样态。

(二)不同的民族中本民族新文化生活元素的加入

众所周知,民族民间舞蹈必然体现着本民族或本地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婚丧嫁娶或祭天祭神等一些节庆仪式中,他们都会用本民族的舞蹈来进行活动,像藏族的锅庄舞等等。而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有了新的理解,每个民族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无论是传统服饰的改良、人们心里状态的改变或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这些变化都在努力地与时代相融合,也都相应地映射于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之中。

(三)多元化审美对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促进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的。在今天,我们的生活细节中到处都充满着现代文明的气息。人们不断地追求张扬的个性,喜欢多样化,在每日机械化的工作生活中期望着有不一样的惊喜、不一样的感受。人们这些种种心理上的需求逐渐延伸到了各个行业领域之中,必然也融合到了我们民族民间舞的创作领域之中。在今天这样一个被现代文明所影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开始怀念以前那种清静、质朴的生活,然而这样的想念这样的怀念,它并不代表着现代人可以完全接受原原本本的原生态,也就是说,现代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呈现,一定是归属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这一范围之中。多元化的生活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多元化的审美方式的转变,多元化的审美方式又必然促进着民族民间舞的创作方式的改变。随着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现代气息的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民间舞甚至是舞蹈这一艺术更加与大众亲近,倍受欢迎。

四、民族民间舞现代审美的意义

(一) 寻找文化与观众审美情趣的契合点

在多元化社会背景的冲击下,文化艺术接受着这种文化思潮带来的强烈震撼,那么作为文化艺术中的一个小小分支,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迎来了空前的考验,它已无法掩盖其原生态的表现方式被遮蔽的历史真实。但民族民间舞在我们的现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它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但也正因为人们见多了都市生活的喧闹繁华,身临工业现代化、竞争激烈化的时代洪流之中,人们自然地就有了对于都市文化生活的心里反叛,在深层的审美意识中便出现了返璞归真的倾向。

但在对于人们寻求返璞归真这一倾向的理解上,不能过于片面,也就是说不能一味地追求地地道道的、原原本本的民族传统文化,这样便脱离了人们身处于现代社会这一限定背景之中,这样依然不能与观众的审美取向所吻合。民族民间舞蹈本就源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是民族内在的传统与当下人们劳动生活的结合体,所以它在表达之时必须选择适宜自己存活与表现的形式。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追求个性、自我表现、自我参与,需要适当地进行情感宣泄。而自然、朴实的民族民间舞蹈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精神体现,它源自于人们对生命的认知、思考、鉴定和表现。仅从这点便可窥探出,现代人的生活意识形态也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审美因素其实或多或少地都会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相呼应着,这样才能使人们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

(二)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舞台化的实践

原生态舞蹈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始气息,是一切能在纯天然状态下留存的形式。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的兴起,表明了我们在逐步试图走出文化价值“中心”论的指引,体现出了我们对于传统进行复归这一道路的选择。然而,无论我们再怎样来追求原生态民族民间的的复现或呈现,都不可能将它原原本本的搬上现代化的舞台之上,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现代审美意识的趋使不可能大批量地接受距我们那么遥远的古老文化。原生态民族民间舞一经搬上现代舞台之后,一定会大量融入现代的灯光舞美或服装造型等等,一定会将原本的土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这样才能使原生态民族民间舞在服装道具以及表演形式上更加美轮美奂,令观众耳目一新,过目不忘。

(三)未来舞台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取向

“与时俱进”这四个字可以说一语道破了我们未来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取向,也就是说,一定要将我们的原生态与时代化紧密结合起来,使古老的文明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也使快速前进的时代车轮能够照应着古老的文明。这里借用杨丽萍的一句话,那就是“‘原生态’舞蹈是进行时的,而非过去时”。只有将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强烈的现代意识相结合,才会使民族民间舞未来的舞台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

五、结语

如果说作品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是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基础,那么笔者认为现代性审美意识则是我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有效助推器。总之,在创作中我们应正确地运用现代性审美意识,照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与文化心理,有所取舍的运用“外来”与“本土”的新文化元素,使之有效地作用于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信心百倍地在民族民间舞蹈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1]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舞蹈学院.

[2]石裕祖.《民族舞蹈传承发展论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李士军.审美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当代审美文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杨林轩(1992.7- ),女,汉,籍贯:甘肃平凉,学历:硕士,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舞蹈。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原生态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现探究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古往今来新疆锡伯族民间舞的典型变化初探
回归“原生态”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