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艺术的发展与本质特征
2017-07-13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70安徽六安技师学院237000
费 洁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70;安徽六安技师学院 237000)
浅谈动画艺术的发展与本质特征
费 洁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70;安徽六安技师学院 237000)
随着时代更迭、科技发展,人们的精神文明与审美层次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艺术表达的形式越来越多。摄影、计算机技术等发展推进了动画艺术的发展。动画艺术即是传统艺术的延伸,又有别于传统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值得我们进一步深究。
视听艺术;本质特征;动漫产业
一、动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两万五千年前,出现在西班牙境内的阿尔达米拉洞窟壁画上出现了八条腿的野兽奔跑图案;在古埃及的壁画、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柱上出现动作连续分解图案;以及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等,在世界动画史中,动画起源说由此诞生。1824年,彼得•罗杰在自己的著作《移动物体的视觉中暂留现象》中提出“人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性”,这一伟大理论发现,让许多科学家、发明家投入到动作分解和光影投射的研究上。诡盘作为玩具,在当时风靡一时,他的原理是在一个圆形的纸盘上画十几幅连续动作的人或物,快速转动后,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缝隙看到一个活动的画面。诡盘即是动画的原始形态,也是电影的原始形态。所以说,电影与动画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从根本来说,二者都是对动态影像的捕捉与记录。直到电影技术的不断成熟,绘画电影与胶片电影才分了家。电影技术在发展上要求连续的拍摄和放映,而动画只要求连续的放映,不要求连续拍摄。1906年法国人埃米尔•柯尔利用定格技术,采用负片拍摄了《幻影集》。埃米尔不强调剧情,更大可能的去挖掘动画的可能性,例如画面之间的转换与变形。他的这种创作理念,使作品更赋予个性化与画面变化的自由化,成为欧洲动画艺术风格的发展源头。同样是在1906年,美国人布莱克顿在黑板上创作了动画短片《滑稽脸上的幽默相》,它结合艺术家与动画的才艺表演,以及利用剪纸的工艺手法创作。布莱克顿还陆续制作了许多动画片,艺术家与商人们逐渐发现了动画中的商业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从此,动画才有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1.美国动画早期发展
受到布莱克顿和众多动画艺术家的影响,更多商人和艺术家加入动画影片的投资上。美国动画在早期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动漫角色,如米老鼠、白雪公主等,随后速建立起产业化的模式。1929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诞生。《蒸汽船威利号》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影片中的米老鼠形象成为美式动画的标志性符号。沃尔特•迪士尼以艺术为号召,召集了大批动画艺术家,将动画制作与商业运行相结合,引领了动画艺术的空前发展。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长片动画《白雪公主》,该片的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电影趋向成熟。
2.欧洲动画早期发展
欧洲动画片的数量没有美国动画多,发行量也不如美国,因此,我们对欧洲动画的熟悉度也不如美国动画。但是,也有一批优秀动画影片的产生,例如《捷克的古老传说》、《仲夏夜之梦》、《手帕娃娃》等。欧洲动画的制作题材主要以本国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生活为主,较为注重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社会方方面面;并通过作品表达动画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对世界的思考,试图挖掘动画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如捷克木偶动画代表人物杰利•川卡的作品《仲夏夜之梦》,木偶制作的精巧,华丽的布景,技巧的重复,堪称集传统技巧的大成,让人印象深刻。
3.日本动画早期发展
日本的动画发展与其漫画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手冢治虫是大家熟知的日本漫画家,他受美国迪士尼动画和中国早期动画作品《铁扇公主》影响,注重动画角色内心世界的描写刻画,采用静态背景和有限动画等方法,最大程度的节约制作成本;并专注发展小成本的动画电视片。
20世纪70年代,日本动画进入了商业化发展。这一时期,动画题材开始往多元化方向发展,更是奠定了动画与漫画密不可分的联系,还开拓了动漫周边的市场。日本动画艺术家宫崎骏被称为“日本迪士尼”,他的作品富含哲理,内涵深刻,故事情节奇幻,人物生动;他的许多著名作品不仅获得了好口碑、高票房,更有许多艺术价值可循。
4.中国动画早期发展
《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山水情》等等,这些在世界动画史上重要的代表作足以证明,中国早期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动画题材丰富多样,多以民族性、艺术性为主要特点,展现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而水墨动画更是中国动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堪称世界动画艺术珍品。以经典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部水墨动画取材于齐白石大师写意花鸟画,将静态的物搬到大荧屏上让其动起来,中国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不仅要研究齐白石大师的笔墨虚实关系,还要将局部物体在赛璐璐片上进行分层绘制,如此费时费力的动画表现形式,在特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制作表达下显得妙趣横生,让世界所惊叹!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是中国动画停止不前的十年,在此时,欧美以及其他国家的动画更具规模。文革结束后,又一批优秀经典动画如雨后春竹般复苏,如《草原小英雄》《九色鹿》《鹬蚌相争》《三个和尚》等,但终究抵抗不过美国、日本动画的冲击。
二、动画艺术本质特征
在对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文化类型进行研究时,要与一般的文学艺术研究有所区别,因为动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它与生产、经济、文化、科技有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是技术的实现手段。动画本质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动画的想象性与创造性
想象和创造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条件;艺术作品不是一味对现实事物的复制重现,它必须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改变事物原有的样貌 ,通过艺术家的灵动思维和双手用艺术方式变现出来。动画艺术更是如此,首先是角色的想象与创造。纵观动画史上一些经久不衰的动画角色,没有任何是对客观事物的复制。例如米老鼠,通过对老鼠的拟人化处理,大大的耳朵,黑红的服饰,白色的手套,显得特别可爱,赋有生命力。除了在角色造型的想象创造之外,对于动画角色的动作上,想象力这一特征显得更加尤为重要,在电影拍摄中,人作为影片的演员,许多特技动作需要用保障设备的协助来完成,这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更重要的是,一些艺术家想象出来的动作是电影、电视演员无法实现的。这时,动画角色是可以做天马行空的动作表演的。在动画的世界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动画的夸张性与简化性
动画的夸张、变形、简化在动画造型的设计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想象与夸张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想象就无法夸张,没有夸张何来变形?因此,在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上夸张、变形、简化是重要的形态特征。
(1)角色造型的夸张、变形、简化;
美国动画之所以动画角色动作如此流畅,就是因为角色没有复杂的装饰造型,动画角色简化,虽然看上去只有几笔线条,但每一个关键的体态线却很有力度,使形象灵动有生命。例如唐老鸭和米老鼠,动画师根据原有的动物造型进行概括加工,将动物的特征夸张化处理,这才有了米老鼠的大耳朵、大手、大脚印象深刻的形象特征。同理,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动画主角都是单线平涂下的简单造型。简化并赋有特征,这个特征的形成便是动画的夸张变形的手法而来。
(2)动作表演的夸张与变形
在动画角色表演中,夸张变形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我们经常在动画片中看到角色有吃惊的表现时,会在空中弹跳和拉伸变形,甚至会有眼球爆出的夸张表现。动画艺术家在夸张、变形、简化的把握关系到影片的整体质量。
3.动画的文化性与经济性
(1)动画艺术的文化价值意义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相区别的本质因素。设计文化所体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存在最能深刻地反映人在文化中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动画片文化传播意义在于它的主要观众是儿童和青少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宣扬人文精神和传播文化知识是主流动画的传统创作思路。迪斯尼认为,他对美国社会最大的贡献在于作品中宣扬“勇敢、坚忍、乐观、努力”的精神几乎影响了几代人。艺术家的艺术格调与思想深度往往通过其作品传递给观众,这里就需要艺术家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宫崎骏的动画之所以能够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深刻的主题立意与丰富想象的故事内容高度统一。他的作品表现出多元的文化意境,既能表现史诗化历史题材,又能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通俗文化特点。无论哪种主题与内容都能表现独特的艺术内涵。
(2)动漫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动画作为文化软实力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经济产业。动画原创、动画产品、动画衍生产品开发、动漫人才培训这一庞大的动画产业链在美国、日本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美国迪斯尼品牌的创立就是最好的体现。迪士尼品牌产品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园具等。
4.动画的多样性与功能性
(1)传输媒介的多样化
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研发,传输媒介有所增加,从早期的影院、电视再到如今的电脑、手机、播放器等,动画的播放形式不再的单一化,动画的传播更是由于传输媒介的多样而传播的更快更远。未来的科技发展使我们无法预料的,但动画艺术的传播平台会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更大。
(2)表现方式的多样化
动画艺术的造型语言说到底是以美术造型为基础的,无论平面动画还是立体动画,任何的动画类型都离不开美术设计。一秒钟24帧的全动画中,每一帧画面都是传统意义上画出来的结果,而每一副画中都有构图,造型,色彩,角色等元素。在表现这些元素的同时,表现方式成为定义这部动画片整体风格的重要环节。造型艺术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国画、油画、水彩、素描等,这些表现方法运用在动画中的也有较多,如闻名世界的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这就是将传统艺术搬到影视屏幕的成功典范。但并非造型艺术语言就是动画表现语言,动画造型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它通过吸取其他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提炼,与动画技术的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动画表现语言。《山水情》既继承了传统水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轻灵优雅的艺术格调,又通过镜头语言中大量的移镜头、远景和全景,将这种空间关系表现的十分充分,每个画面都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意境。
总的来说,动画表现语言总是在吸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精髓,再经过动画手法的提炼加工,形成独创的艺术形式。可以说,艺术形式的多样,丰富了动画语言的表现形式。
(3)题材的多样化
动画是艺术表现的方式,剧本是动画的灵魂。作为动画片主要的受众群体---青少年儿童,他们在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动画片的题材具有大众性、多样化的特征。大众性主要是依据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共性而言,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好奇心不断增加,学习洞察能力不断提升,包括逆反心理也开始显现,这都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而他们就是动画的“大众”。如今动画艺术不仅仅是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食粮了,成年人也成为动画受众群体之一。《冰雪皇后》、《神偷奶爸》、《疯狂动物城》等,这些取得高票房的动画影片,成年人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在题材的选择上,研究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也是在商业动画题材选择上的重中之重。从动画片的受众主体中可以得出,动画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商业动画影片的主流思想是宣扬正义和善良,强调教育作用,无论何时都要遵守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正是由于这条主线的贯穿整部影片的始终,才能让动画在得到家长的认可后带领孩子来到影院观影。与其说儿童是主流动画的对象,还不如说是成人背景下的儿童群体。
三、动画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1.几乎所有的动画电影都无法脱离绘画与其他工艺手段来实现,动画的艺术性与绘画的工艺性有密切的关系;动画在形式的表达上有绘画工艺性的特点,而这种绘画艺术性的特点带给观众的感受,或者说所造就的效果就是动画的艺术性。
2.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动画做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文学、戏剧、美术、摄影、音乐、等所有艺术形式都与动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动画前期工作中的剧本、美术设计,再到中期的拍摄工作,以及后期工作的合成配音等工作,几乎每一环节都涉及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当今时代的观众越来越追求大荧屏的视觉效果,在这种需求下,新颖的技术手段作为动画艺术的载体,更多风格、不同类型的动画影片应运而生,这也满足了不同观众的不同要求。动画是一种视听艺术,主流影片在感官上要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这不仅需要具有画面艺术感、也需要听觉的震撼感和舒适感。这里不得不提到宫崎骏作品中的画面背景和背景音乐,在宫崎骏大部分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大自然的优美和恬静,以及贴近生活的朴实环境。对原始场景的还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人文情怀,让观众找到一种共鸣。在宫崎骏的动画影片中我们能听到很多优美旋律,这些旋律简单而美妙,没有固定的曲式,略带朦胧感,让人仿佛进入梦幻的世界。这就是出自宫崎骏御用配乐大师久石让之手。这让影片再一次得到了艺术上的升华。因此,艺术与技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的关系。
四、结语
动画艺术经过了几百年历史的推进,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中国的动画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我们知道一个深入人心的动漫形象不仅能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还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应。只有成功开发动漫衍生品才能取得动漫产业市场。因此,创作出有张力的,灵动的动画造型艺术形象是艺术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1]冯文,孙立军著.《动画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8月.
[2]聂欣如著.《动画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3]姚丽.“浅析动画艺术的人文属性与本质特征”.《大众文艺》,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