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希腊雕塑的色彩语言表现

2017-07-13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26007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神像古希腊雕像

王 匡 (南通大学 艺术学院 226007)

论古希腊雕塑的色彩语言表现

王 匡 (南通大学 艺术学院 226007)

西方文艺复兴随着原色雕塑的出现和对古希腊雕塑的认识错误基础上,形成了仅对形态美和材质美的古典雕塑趣味审美。经过考古研究证实,古希腊雕塑都曾被绘制有色彩,只是因为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导致雕塑表面的色彩消失殆尽。回溯至古希腊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自然地理背景,基于各种类型古希腊雕塑的创作目的和材质分析,重新从色彩的角度认识研究古希腊雕塑,对其色彩的语言特性和表现形式做一个简要分类,以宏观把握古希腊雕塑的审美情趣。

古希腊;雕塑;色彩

一、古希腊雕塑色彩的检视

十八世纪著名的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将古希腊艺术描述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也是他所认为的古典艺术的最高理想,这一论断是基于对古典雕塑造型美和材质美的推崇,却忽略了色彩的因素。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绝大多数的古希腊雕塑和建筑外观都曾经描绘有鲜艳的色彩,只是因为长时间的风化和雨水侵蚀等原因,导致表面的色彩剥落消失殆尽。不只是古希腊的雕塑,世界上很多国家民族的古代雕塑艺术都描绘有色彩,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诸如我国秦汉时期的兵马俑、埃及的人物雕像和印度的陵墓雕像等。古希腊作为整个欧洲艺术文明的源头,古典雕塑的色彩语言在古希腊时期和当时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样式。在古希腊的文化背景下,色彩语言传达出的不仅仅是多样化的视觉感受,它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联系,反应出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和哲学精神。

从古希腊雕塑的历史性看,对现实世界描绘的客观色彩增强了人物形体的艺术表现力和场面的真实性,也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了雕塑整体的精神面貌,古希腊对雕塑人物形体的高水平写实辅之色彩和中国传统雕塑里讲的“塑其容,绘其质”不谋而合。除此之外还有对雕塑作品情感抒发的主观色彩,主要以神话、宗教题材雕塑为主,旨在突出教化的感染力和内在神性的张力传达。古希腊雕塑在社会的历史功能上不仅承担了宗教祭祀和城市美化的功能,还在精神上指引人民生活向美的希望前进。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受社会、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在色彩中表现出多样的语言特性,并且在雕塑造型和材质的载体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表现形式。

二、古希腊雕塑中的“随类赋彩”

在南齐谢赫《画品》提出的“六法论”中,对中国画作品设色有“随类赋彩”的品评标准,其意主要表达随物象的客观色彩处理描绘,也可根据主观意愿用色,用色标准的选择在于对物象的分类的确定。从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的视角看,也可适用于古希腊雕塑等世界美术的分析。从物象的分类入手,古希腊雕塑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1)宗教崇拜的神像,如宙斯、雅典娜、阿芙洛狄忒等;(2)神殿建筑装饰的浮雕;(3)现世人像,如库罗斯、柯拉以及运动竞赛中获胜者的雕像;(4)献祭使用的动物雕像;(5)葬礼陵墓雕塑。

首先是神像雕塑,在古希腊神像雕塑大都放置于专门的神殿当中,神庙中有“无数的雕像,纪念光荣的死者,有云石的,有金的,有银的,有黄铜青铜的,还有其他色彩其他金属的,三三两两,或立或坐,光辉四射,真正是光明之神的部署”1。还有如人们所熟知的帕特侬神殿中的雅典娜神像,根据研究的复原图来看,雅典娜女神全身着黄金甲胄和衣服饰品,象牙制作的身体皮肤,用彩色的宝石镶嵌眼睛,其余的部分用艳丽的色彩所描绘。不难发现,古希腊人对神像的色彩塑造主要通过天然矿石和贵重的贡品,在其余部分使用的颜色艳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宗教崇拜的背景下,神像的色彩描绘多以主观意愿,目的在于古希腊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尊重,祈求庇护与保佑。早期希腊雕塑和建筑是属于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以神庙为主要样式的建筑代表在装饰上自然离不开神话题材的描绘,由此可见,可能除去大量使用宝石和贡品外,在装饰的颜色表现中很可能是和殿内神像的设色相协调,同属于光芒耀眼的类型。除了神像,许多世俗的人物也是古希腊人热衷塑造的题材,如《荷犊者》和《端水的柯拉》,这些青年男女的立像主要是信徒们对自己的客观描绘,用于供奉在神殿里为自身祈福,所以在这些类型的雕塑色彩更接近于客观物象的表现,少了神像的几分耀眼。尽管世俗人像的色彩应用相对神像较为朴质,但男女青年的服饰色彩差异还是较大的,由于妇女在室内活动的时间较多, 因此女性雕像的肌肤部分采用了较柔和的色彩,而妇女的服饰则色彩明艳。与普通世俗青年们相同类型的是获胜的运动员像,在古希腊的运动会上,获胜者大都被人们看作是获得神灵庇佑、具有神力的人,他们为人所尊重敬畏,因此公家会对得过一次奖的运动员立一座雕像纪念,得三次奖的还会塑他本人的肖像,他们的雕像会被安放在神庙的四周。总的来说,在古希腊雕塑创作中颜色的使用基本根据功能来区分的,神像为首的虚拟人像设色以艳丽的主观色彩为主,而在世俗人像的颜色描绘多以客观物象的本色表现。当然,雕像上描绘的色彩不仅只是增强雕塑外观的视觉效果,还反映出整个雕塑作品的精神风貌,充满了宗教的感召力。

三、色彩实用思想的渗透

在古典雕塑上使用色彩首先是为了实用服务的,早期的雕塑色彩依靠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天然色彩搭配完成,例如1923 在罗马帝国广场发现的公元1 世纪早期的米涅瓦的雕像就是用各种不同的彩色大理石制作的。而古希腊时期作为人类艺术史的瑰丽时刻,雕塑艺术达到了古典世界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反映出古希腊时期的文明程度之高。在这个文化先进的时期,雕塑家在色彩的运用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每一种色彩的使用都带有作者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要求,它们共同构成了古希腊雕塑色彩的实用性思想。

从自然地理因素分析,古希腊雕塑的色彩运用目的在于减弱大理石的反光。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在那里有强烈的日光照射。尽管大理石本身并不需要色彩包浆的保护防腐,但在这样的自然因素影响下,人民想要欣赏在露天的大理石建筑和雕塑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帕特侬神殿为代表的大理石神殿上总会用橙黄色的有机颜料处理,以减弱过度洁白的大理石亮度。同样的方法也被用在露天的人物雕像上,例如以运动员为题材创作的《克里提恩少年》,这座人像的皮肤被彩绘成阳光照射下的棕褐色,既降低明亮的色调,又客观描绘了人像真实的肤色。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古希腊雕塑使用彩绘一是为了增强观赏性,二是为了强化宗教感染传播力。古希腊时期人民凭借智慧、信心和技巧,大力发展经济,建立民主制度,将希腊推上世界文化的巅峰,此时的希腊人们审美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雕像矗立在希腊城邦中。圣徒保罗曾在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到访希腊,他将其描述为“偶像的森林”,可见在希腊各地矗立着大量由大理石、青铜、木料制作的人像。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状态下,雕塑的“公共性”得以凸显,与现在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古典雕塑不同,当时的雕塑并不只是一件静穆的“艺术品”。德裔美籍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曾说:“雕塑在最完全的意义上是不能当作可以移动的对象, 因为它们是与一种受它们的意义影响的同时也反过来决定它们的意义的场所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回溯到古希腊雕塑的的制作环境和展陈方式,不难理解城邦中大规模的雕塑使用彩绘在希腊人的视觉审美体验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视觉享受可以归结为人文性,但是古希腊雕塑的色彩运用更重要的是强化宗教传播力。雕塑具有形象化和持久的再现性特点,无论哪个时期哪个地域的宗教、礼教都不曾放弃运用雕塑的媒介达到宣扬教化的目的。比如说我国的佛教雕塑数量之大规模之广,在古代雕塑史的地位不可撼动,同样在古希腊也是这样。古希腊旅行家鲍桑尼亚曾在他的《希腊导游》一书中描述在神殿前的祭祀情景,提出在祭神活动中神像雕塑艺术在视觉上所发挥的宗教功能主义。既然神像承担了宗教崇拜、祭祀的实用功能,那么色彩在神像上的塑造必不可或缺。一个单色大理石神像放置在神殿之中必然不如一个栩栩如生、光芒耀眼的神像为人所信服,就连帕特侬神庙外部回檐上一百六十多米长的表现颂扬女神大游行场面的浮雕,也一定使用着艳丽的色彩,不仅是为了与神庙内整体的色调想适应,还是为了表达世俗的人像神一样壮美无畏。总之,作为视觉艺术古希腊雕塑色彩的装饰性增强了审美功能,作为宗教宣化的崇拜对象,色彩强化了宗教的传播力,实用思想在色彩的中贯彻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古希腊雕塑随着文化水平的进步分化出的不同类型,有着各自的用途,他们的材料、艺术风格使雕塑色彩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形式特点。由于古希腊距今时间过于久远,受到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雕塑和建筑真迹都已不复存在,因此很难对雕塑色彩有精确深入的定义和分类,只能通过典籍著述基于古典雕塑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状态推断。文艺复兴之后对古希腊雕塑的误解逐渐形成对大理石原色雕塑的审美趣味,这使我们忽视了色彩在古希腊雕塑中曾有的辉煌,时间的掩埋下它们从“热烈”走向“静穆”,就像英国学者威廉•盖尔所说的那样:“从没有一个民族表现出比希腊人对各种艳丽色彩更大的热情。”尽管很多东西无从考证,但不论是天然材质的色彩还是人工手绘的色彩,不论是庄严肃穆的神像还是生动活泼的世俗人像、动物像,古希腊雕塑的色彩语言之丰富、彩绘技术之高超定和它精准的造型一样都能另我们叹为观止。

注释:

1.见米什莱著《人类的圣经》第205页。——原注

[1]常宁生.从彩绘雕塑到单质雕塑——对古代雕塑审美趣味的一种历史性误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王家斌,王鹤.世界雕塑名作100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1-33.

[3]Nigel Spivey , Understanding Greek Sculpture : Ancient meanings ,Modern Readings[M] . Thames and Hudson Ltd , London 1997:77.

[4][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51.

王匡(1993-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神像古希腊雕像
印度失窃神像在美国现身
青铜雕像里的故事
李真 为神像赋新韵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跟踪导练(四)3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雕像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