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科学家的人文执念
2017-07-13橘子曼
橘子曼
一位84岁的老者,曾经叱咤于科研一线,他让科学与人文握手言和,彼此不再孤立,这种执念伴随着他的一生。
家国情且长
都说乱世出英雄,杨叔子出生于1933年,成长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年幼的他在父亲杨赓笙的言传身教下,早已有了国在家在的爱国思想。
杨赓笙早年倾其家产资助辛亥革命与讨袁斗争,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学识渊博,对杨叔子家教甚严。即便是在躲避战火的混乱日子里,父亲也会得空教他诗词歌赋,杨叔子五六岁时就会背诵《诗经》里的《无衣》,这首诗豪情满怀,令他深受感染。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数学成绩总是第一名的杨叔子怀揣工业报国梦,报考了武汉大学机械系。在大学里,杨叔子时常借着微弱的灯光深夜精读,并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成了同学眼中的学霸,一名未来的机械工程学家就这样悄然努力地向阳成长。
上世纪80年代初,杨叔子作为当时最年轻的教授被公派到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归国时国内工资很低。而在国外,教授的年薪至少20万美元。有人不解,问他:“为什么要回国?”他却反问:“为什么不回国?学了知识就要报效国家,方能不枉所学。”
学成归来,一颗殷切的心让杨叔子看到了什么叫差距。凭着一腔热血和真才实学,他一鼓作气与师汉民教授以及同事接下了一项世界难题——“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
科研小组经过反复试验,无数个数据在漫漫长夜里推倒重来,又推倒又重来,一份份报告在办公室的一角堆成了山。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他们就研制出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直到今天,这项技术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运用在钢丝绳上,也运用到了油田的抽油管上。
随后,杨叔子又迅速进入对机械设备故障监测与诊断这一领域,当时该领域是现代工业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杨叔子与同事、学生一起推进了机械设备诊断学的体系、内容与诊断方法,研究还涉及发电机、汽车发动机、舰艇发动机等等。凭着这些创新成果,杨叔子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天赐良机的来信
杨叔子早在去美国访问时,就听过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留学生:“ABC”(指英语)很好,“XYZ”(指数学)很好,懂得美元、英镑,会打经济算盘,却对长城黄河文天祥、史可法不甚了了,意思是对祖国的地理和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
这让杨叔子痛感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在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内,问题特别突出。作为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他努力在想: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偶然,杨叔子收到一封学生来信,内容大致是:“中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不及格,不能获得学位,我赞成,因为改革开放要用外语;但是学生在日常(中文)写作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顺,竟然也可以拿到学位。请问校长,这应作何解释?”
这封信言辞犀利,一语中的。杨叔子潜藏在内心多年的心结仿佛一下被打开,他想:不能再等了,这次一定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去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在校长办公会上,他慎重提议:不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学位证书。由此,一个我国高等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决定诞生了,同时,系列人文讲座也在他的倡导下热烈举办。
从华中理工大学开始,一场人文风暴以披荆斩棘之势席卷全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纷纷加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大潮。很显然,杨叔子得到了同行的大力支持。杨叔子还倡导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已发行数十万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直到现在,杨叔子依然感觉那封学生的来信是“天赐良机”。
杨叔子对自己的博士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严格要求,那就是博士论文答辩前要先背《老子》,第二年又加了《论语》的前七篇。起初有学生对杨叔子的要求很抗拒,非常不理解,但随着对人文知识的深入认识,他们浮躁的心慢慢变得沉静,做得了科研也背得了《老子》,扛得了锄头也拿得起绣花针。
人文与科学兼收并蓄、相得益彰,是杨叔子对学生们的厚望。他说,其实这是在补中学,甚至小学的“课”。多年奔走大学、中学讲坛,他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观点,那就是“要先育人,后制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自己无事生非
有人问杨叔子,一个中科院的院士,却愿意为人文教育去大费周章,到底是为什么?杨叔子坦然一笑:“这是我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缘故,在战乱年代,我就强烈感受到人文的重要性。中国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无论如何不能少却传统文化。”
除了对学生要求严格,杨叔子对自己更是苛刻,他时常用“无事生非”这个成语来概括自己,他说人不能闲着,即便在吃饭时,脑子也要飞速运转。
当年,杨叔子与妻子徐辉碧步入婚姻殿堂。为了节省时间,两人在学校的食堂吃饭,孩子出生后就同孩子一起三个人吃食堂,一直持续到孩子结婚。
这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为一个动人的励志故事。杨叔子说:“这样能节省时间,时间是攒出来的,给自己施加压力,就会变成明天的动力,被动从而也会转化为主动。”
今年已经84岁的杨叔子笑称自己是80后,其心态之年轻让人感叹不已。他的博士生们被老师的充沛精力所折服,杨叔子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迎着晨曦就来到学校,上午在办公室工作,下午从事教育和科研活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完全不比年轻人差,但杨叔子乐此不疲。有人问他,您年事已高,为何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呢?他的回答意味深长,“一位老师对我老伴说,看她还能走路真幸福,而我认为应该再加上几句话:能够自理更幸福,能够工作十分幸福,而有所贡献就无比幸福了!所以,我时常跟自己过不去,没事找点事,不让自己闲下来,生命短暂理当惜时。”
杨叔子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有深厚人文精神的教育家。二十多年来,杨叔子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上。于是,我们看到:他屡屡受邀作为本校人文讲座的主讲人,与大学生分享人生经验,畅谈人生理想,极大地活跃了大学的人文氛围;他还先后应邀在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百余所高校和单位举办各种讲座320余场,和当代年轻人谈读书,谈做人,推动了人文素质教育之风的盛行。他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如春风化雨,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杨叔子是一个内心丰盈外表幸福的人,作為科学家,他严谨纯粹,为祖国奉献青春;作为教育家,他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