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商模式特色农产品的物流体系的优化
2017-07-12顾晓芬
顾晓芬
摘要: 近年来,特色农产品逐步跃入人们视线,江苏特色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升,但缺乏完善的物流体系。文中首先解释了特色农产品物流的相关概念,在分析江苏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江苏特色农产品物流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优化物流体系。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gradually jump into people's sight, and the y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Jiangsu has gradually been improved, but lacks of a sound logistics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explains the related concept of the logistics of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Jiangsu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syste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s system.
关键词: 电商模式;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
Key words: electricity supplier model;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logistics system optimization
中圖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9-0088-03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日益趋于多样化。特色农产品已逐渐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在电商模式下持续扩张。然而我国农产品物流正位于尴尬的处境,物流硬技术和软实力的缺乏难以实现农产品的商业价值。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在实现农产品“物尽其值”的全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的变化将对整个销售产生巨大的影响,物流系统的优化能够降低中间成本,提高利润,从而实现农民与消费者的双赢。同时,物流体系的优化对整个供应链起着减负作用,使得整个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稳固的合作及信任机制。因此,为了推进特色农产品走出生产地,物流体系的优化是很有必要的。
1 特色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
1.1 特色农产品概念
特色农产品是指能够满足大都市需求,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具备“名、特、优、新、稀”特点的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分为粮油、蔬菜、果品、畜禽及其产品、水产、观赏性动植物、其他农副产品等七种,可大致分为主导特色农产品和名特优农产品两类。主导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地区特色并大规模、成批量生产的农产品,而名特优农产品则是指高科技、高价值、高质量的农产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在满足基本温饱的前提下,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跃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特色农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2 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
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该体系将农产品“由产到销”的过程连接成一个大系统,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地、农产品销售地、农产品市场和消费者,是农产品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等行业的有机整合,但并不是简单的功能相加,而是通过有效整合农产品物流资源来实现少环节、低成本、高附加的复杂系统。
2 江苏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分析
2.1 电子商务下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现状
2.1.1 农产品物流模式基本形成
传统农产品的流通主要是由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这四个主体来开展的,其主要形式如图1所示。
传统的流通模式效率低、货损率高、信息化程度低,从而造成了过去因农产品物流成本高而难买难卖的尴尬情况。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特色农产品物流模式正不断地发生改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P to C ( Peasant to Consumer 农民到顾客),B to B (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到企业),B to C ( Business to Consumer 企业到顾客),B to G to C ( Business to Government to Consumer 企业到政府到顾客)。
2.1.2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及信息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上和供应链的某些环节节点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流通中心等。我国公路、铁路进程不断加快,机场以及重大港口数量也不断地增加。在推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我国注重点面结合,既注重物流体系和平台的建立,同时运用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对各个物流关键点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优化。
2.2 电子商务下特色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①规模效益低,由于生产具有异质性,供应主体大多数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单个农户,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达到成本最小化。②服务水平要求高,农产品都具有易腐、易损性,对物流时间、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一些生鲜食品还需要冷链技术,同时在装卸、搬运、运输途中农产品也很容易受到碰撞等伤害,因此,想要农产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对物流的要求非常高。③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具有季节性,农产品都有特定的生产周期,只在特定的季节段内销售,生产的时间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产生矛盾,这就需要一个持续有效的物流体系来维持消费者不间断的需求。
2.3 江苏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分析
江苏农产品的多样性是其电商化发展的充分保证。江苏的少部分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品牌优势,如江南地区的干果、水产、绿茶之类的在网络平台上都是销量很热的产品。江苏省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不断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为特色农产品的外销提供了保障基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大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范围。然而,地区经济的差异使得物流基础设施分配不平衡,信息技术差异过大,物流服务质量出现两极化,从而导致江苏偏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难以走出生产地。
3 江苏特色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特色农产品顺利“走出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物流体系的支持,一個完整的物流体系主要由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支持要素以及物质要素构成。然而,各要素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因此,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主要是由主体子系统、物流渠道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构成的多元复合系统。现代农产品体系主要包括主体子系统、物流渠道子系统以及保障子系统。主体子系统主要包括生产者、流通加工企业、批发零售商的等相关利益人;物流渠道子系统主要包括自营物流、共同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等具备物流功能的组织;保障子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以及行业规范等。物流体系中的各子系统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彼此联系,彼此促进。江苏特色农产品的物流体系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信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体制可以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快速运转。在现有的不完善的供应链上,供应、库存、销售过程中的信息封闭导致上游合作伙伴很难实现对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跟踪并且有效管理物流,下游的合作伙伴或消费者对产品无法及时反馈,供应链上的各环节对产品信息的无法共享导致供应链中的产销脱节。
3.2 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的不健全
信息化建设是农产品电商化成功发展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在江苏省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江苏省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处於于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导致交通网络不发达,不能满足物流系统高速运转的要求。因此在江苏省,很多特色农产品处于“被动营销”的局面,只有发挥供给与需求为导向的作用,才能使客户达成长期对接。
3.3 物流配送模式的单一
中国的整体物流成本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中国农村物流远远高于城市物流。由于农产品的低附加值,高物流费,严重损害买卖双方利益。而单一的配送模式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很难满足物流服务的期望,混合模式的配送模式可以设置最强的力量做专业的事情。当下江苏特色农产品大多采取自产自销物流模式、企业超市为中心的物流模式以及批发市场物流模式。这三种模式是相互独立存在的,没有整体优势。
4 电商模式下江苏特色农产品的物流体系的优化
4.1 健全信息管理体制
目前,农产品经营模式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较低。因此,为促进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首先,政府应完善有线网络和加大硬件设施投资。政府应加大投入以促进光纤或其他类型的通信电缆进入农村地区,使农村地区的网络使用的基本条件可以满足。同时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农产品开发的农民来说,政府应该给予其硬件投资补贴以降低农民“触电”的门槛。其次,是对一些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的维护,其信息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但维护不到位,导致利用率低。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省钱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不愿意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建设和维护。这与“互联网+”的大潮流相矛盾,为此,地方政府应及时调整政策,积极推动地方信息化建设。
4.2 健全物流基础设施
健全的基础设施有利于交通网络的构建,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高速运转。为此政府有必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合理设置交通枢纽节点,构建便捷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以提升物流体系的综合能力。同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资金流动,加快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速度,有效实现物流系统的优化。
4.3 多种配送模式相结合
要实现农业电商化发展,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建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构建高效的物流系统需要的是:一要促进物流企业的转型发展,淘汰物流企业中的低效率,实现物流规模经营。物流管理的规模化可以显著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减少物流费用,最终提高客户满意的服务。二要增强信息技术的重视,提高物流的科技含量,以技术带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发达国家早已证实信息技术可带来低成本、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对物流企业效率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要将第三方物流与农业企业的自建物流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综合优化的物流运输体系。物流配送模式主要包括: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联盟物流配送模式、0-S-0物流模式、物流一体化、第四方物流。多种配送模式的结合有利于资源整合,减少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提高整个物流服务水平。
5 总结语
电商运营模式与物流的高度融合,凸显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过程中运用的重要作用。特色农产品通过整合电商和物流的融合,保证质量,增加销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互联网+”带来新的思路,为特色农产品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然而,江苏的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应立足于发展趋势,把握机遇,运用现代物流理念进行科学指导,借鉴其他省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建立适合江苏特色农产品的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徐静.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构建研究——以果蔬类生鲜农产品为例[D].江苏大学,2014.
[2]孙群花.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3]许颖.“互联网+”下江西特色农产品的物流模式选择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
[4]朱艳,韩小宁.“互联网+”思维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研究——以2015烟台大樱桃营销为例[J].科技视界,2016(3):24-25.
[5]丁天明.江苏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研究[J].研究与探讨,2013(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