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为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7-12饯军
饯军
摘要:創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学生学科竞赛由有着普通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它对学生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主要分析了学科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约束的现状,就这些因素提出了搭建学科竞赛的途径以及对这种新模式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3-014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以及高校老师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预计到2020年我国全面即进入自主创新阶段,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因此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全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建立以学科竞赛的平台,提供学生自助发挥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培养出具有21世纪新特点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1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约束的主要因素现状
很多教育学者都曾研究过约束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其中肖放鸣和焦俊杰分别在2010年和2007年都曾围绕传统文化的“求稳趋同”心理积淀,教育制观念的“标准化”思维等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阻碍进行深入的研究;吴怀宇和程文光在2009年也提到过思想上重视不够、教学管理体制僵化、教学方式单一和缺失实践环节等阴损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以下是本人对于创新能力约束的观点:
1.1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百家争鸣”之说,但是更加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庸”“人道合一”长期主导者中国人的思想。“枪打出头鸟”这类谚语就充分展现出了传统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上的禁锢,大学生不敢冒险不敢创新,“求同存异”的心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
1.2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体制大约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靠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一般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大部分都只是机械性的记住了知识点,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再就是普遍的应试教育,学校通过考试来验收学生学习的成果,高考中考成为了选择“人才”的重要途径,很多家长仅仅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致使学生也只注重成绩的提高,放弃了对自主创新的培养,一味地认为只要将老师讲的知识弄懂就能取得好的结果,这种恶性循环直接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就是纯靠记忆的学习方法,学生被迫死记硬背下知识,忽略了学习的本质,渐渐失去了创新的能力。
1.3家庭家长以及学校老师的影响
虽然在近几年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相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具体情况仍然是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家长本身的文化程度较低,约束了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发展,再或者是有的家长尽管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是思想陈旧,导致了学生无法发挥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很多水平不高的老师在面对学生敏感性的问题时,自己也无法找到答案就搪塞学生按照书本学习甚至直接回避学生的问题,不允许学生提出“批判性思维”,大多数学校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方式就是考试,这种环境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2学科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学科竞赛是指超出书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旨在锻炼学生的智力,一般难度远大于高考,会有大量的补充知识,其中常见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有以下几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等等。这些学科竞赛出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招揽人才,更重要的是呼吁大学生就积极参加,提高自身素质扩充自己的能力,为国家提供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很多学者也曾经研究过学科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王晓勇和俞松坤就曾在2007年提出观点,认为学科竞赛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选题一亲自动手和独立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李娟和刘洁也在2011年提出高校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竞赛品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几点具体的功能。
2.1打造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由于学科竞赛的范围大都超出了课本,所以它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要求。例如每年五月份由中国自动化协会、中国科学院自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就是一个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竞赛,它要求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信息交叉学科领域的问题)。在竞赛过程中无论是竞赛的题目还是实践过程,都是出题者通过缜密的计算和设计对参赛学生创新思维的考验,这种竞赛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能让他们找到对手,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型思维。
2.2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学习
一个想要全方位发展的学生,如果他只是简单地从书本上获取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老师的讲解配合自身的实践才能深刻的理解知识点。例如在英语的学习中是学无止境的,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拥有其固定的表达方式,我们国家目前学习的英语只是大众范围的英语,一些英国本地人的口语是学也学不完的,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就有许多本土英语的题目,比如在阅读题目中可能会出现“hey,man,XYZ”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XYZ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英语俚语“检查拉链”的意思。所以一些学科竞赛也有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功能。
2.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许多学科竞赛中就有着分工协作的要求,例如在2016年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构设计竞赛中,就要求学生分工查阅资料、题目分析、制订方案等工作,这个竞赛由高校轮流承办,主要是土木工程学科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竞赛。
3搭建学科竞赛平台的途径
学科竞赛是一种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那么如何更好地以学科竞赛为原力推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呢?这就要求各高校以及社会还有学生本人重视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大力推崇学科竞赛的发展。以下是具体的三点方案。
3.1完善学科竞赛平台机制建设
想要大力开展学科竞赛,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机构和机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多层管理机制,实施分工协作的方案,规范组织机构。其次就是加大学科竞赛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以及微博报纸等媒介宣传学科竞赛的举办,也可以进入各高校宣传,呼吁学生参加。
3.2构建物质平台保障
一个活动想要安稳的举办下去,就必须要有物质平台的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建立学科竞赛实践基地、相关实验室和学生参赛获奖后的奖励以及奖品。高校可以积极加强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企业的合作关系,在社会上争取一些资金,保证学科竞赛的举办同时也为脱颖而出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3.3扩大学科竞赛队伍建设
老师作为学科竞赛的引导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想要从根本上扩大学科竞赛的队伍就必须要增加教师的自身素质。可以设立专门的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的岗位,聘请专门的教师来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学习,也可组建一支高质量的学科竞赛指导老师的队伍,当然也要对其中优秀的老师进行奖励,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这个行业当中。
4基于学科竞赛为平台,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基于学科竞赛为平台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新模式不仅有着重大的实现意义,同时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并且能够保障这种创新型人才模式能够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4.1开展创新思维建设,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各高校应该全面建设创新型文化体系,形成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创新的氛围,并且坚持以学生为主,坚持举办各种校内学科小竞赛,营造积极创新的人文氛围,学校也可以建立各种学科竞赛网站,方便学生了解以及报名参加学科竞赛,运用新时代的信息传递技术将学科竞赛推广扩大,在网站上整合、扩充关于学科竞赛的知识,传播倡导拼搏进取自主创新的精神。
4.2优化学科竞赛课程
学科竞赛主要是課内知识的拓展和衍生,所以只要是开展了学科竞赛的高校必须就要规划好相关课程,分层次开设创造学和相关的课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完善创新学分,即使是在普通的课程中也可以引入学科竞赛的知识,例如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引入建模的思想,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实验技术。
4.3成立培训班,加大宣传力度
学科竞赛是需要实践才可行的,所以需要提供给学科竞赛学生一个自主的平台,这时一个培训班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来每个兴趣学生可以得到系统的学习和规划,二来他们也可以找打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商讨创新实验,甚至还可以一起发明新产品。
4.4建立奖励机制
适当的物质奖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完善学科竞赛的比赛机制以及奖励标准,建立一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入到学科竞赛课程的队伍当中,在学校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鼓励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讨论当中,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时间的机会。
5结束语
创新新人才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各高校应该把握住社会的潮流,加强学科竞赛的建立,投身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事业当中,学生也应该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