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7-07-12王小东
王小东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导致机电事故产生的几点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机电安全管理措施,以避免机电事故的发生,这对于进一步推动煤矿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机电事故;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證煤矿生产效率的关键,而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则是保证生产安全性的基础。目前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多集中在(井下生产工作面主要设备、主辅运设备)以及电网等方面,其中触电事故的发生较为常见。而随着煤矿生产水平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机电管理也逐渐成为煤矿生产管理的重点内容。机电事故不同于其他煤矿事故,其具有严重性、重复性及单独性特点,并且引发煤矿机电事故的因素很多,除了设备本身存在老化外,检修处理不及时也是导致机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人员机电操作过程中,安全意识也相对较差,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不规范,并且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电网的异常,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下面便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针对较为突出的机电煤矿事故引发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煤矿机电事故特点分析
1.严重性
国际相关统计研究发现,在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始终高居不下,其中电力事故在引发死亡事故中居于第四位,虽然其在事故引发中排名14,但其危害仍旧是相当大的。而从整体上看,煤矿机电事故在所有的生产事故中居于第5,是继瓦斯、顶板、运输以及放炮等事故之后的严重性安全事故。另外研究发现,很多瓦斯事故中,引发瓦斯保障的重要原因便是机电事故。机电事故的发生不仅仅给煤矿的生产、效益造成影响,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及其家人带来不幸,因此如何避免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事故的发生,是当前煤矿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2.单独性
机电事故多数都为独立事故,发生较为分散,即大多机电事故为单个事故,大多数机电事故的发生都是独立发生的,即单个事故。并且其发生较为分散,具有多发性。并且由于煤矿作业过程中使用机电设备较多,因此其涉及面也相对较大,管理阻碍也较大。虽然管理人员知晓其事故的严重性,但由于存在侥幸心理,致使很多隐患被忽略,认为其发生几率较小,因此降低了警惕性。并且由于机电事故零散、多发、重复等特性,其在管理上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3.重复性
对煤矿机电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不难发现,很多事故往往会重复发生。从这一点分析,虽然事故的发生具有零散性、单独性,但又具有重复性,因此机电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的。机电事故的发生多集中在工伤、设备故障以及维修、设备的非正常运转情况下,并且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机电工伤以及设备故障等引发的事故相对较多,由此可以预见,目前煤矿生产过程中对于设备的维修以及设备故障的处理方面还存在欠缺,没有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予以保障。
二、煤矿机电事故原因
1.设备陈旧老化,且品种数量繁多
煤矿生产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机电设备的投入上,必须保证设备配套,因此必须投入成套的机电设备,投入资金数额庞大。但是从实际生产中发现,受到煤矿发展水平制约,机电设备投入存在差距,因此设备更新不及时,很多投入生产的设备已经开始老化,甚至有些设备自9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后,至今没有更新。设备陈旧问题也是导致机电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陈旧老化的设备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并且老化带病的设备只靠修修补补无法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只能勉强运行。
2.设备检修工作存在漏洞
煤矿的实际生产中,设备检修是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安全运行的关键,但是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致使检修工作不到位,致使很多设备带病运转,埋下了安全隐患。由于正规煤矿大多为自动化生产,所采用的机电设备也较多,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细致全面的维护保养以及检查维修。但是实际上,很多煤矿的设备已经存在问题了,但是维修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养存在差距,加之维修工作任务重,只能对已经损坏的部位进行维修,而无法做到定期的检查。
3.人员的安全意识差
根据统计,我国煤矿机电事故80%以上都是由于工人违规操作造成的,因此可以发现,目前很多煤矿生产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安全生产意识差,即便有安全生产规章,也不能遵循。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很多煤矿工人尤其是特殊工种人员的更换频率高,人员生产那技术掌握不牢靠,都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三、对策
1.及时有效地检修
把机电设备检修纳入到精益管理范畴,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为目的。从设备的引进、使用、维护、维修及重点设备监测各方面,建立一套“快速、有效、规范”的管理模式;把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提升和知识积累,贯穿于设备维修基础知识和高技能知识培修教育的全过程;把及时处理简单设备故障与解决典型疑难故障问题,与不断实施精益改善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搭建起预防维修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与设备基础管理有效结合,贯穿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最终建立具有企业特色,满足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可量化、可实施、可考核的设备运行保障体系。
2.保证安全投入
充足的安全投入是保证煤矿机电安全的基础要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必须需要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机制,保证煤矿维护、维修机电设备所需资金足额,并且能够及时到位。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及时检测检验。特别对机电设备及机电设备辅助产品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使用。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特殊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要严格考核发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3.以人为本,加强管理
矿工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力,而通过加强对矿工的培训指导,提高其工作技能以及经验,并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令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机电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避免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除此之外,煤矿企业的领导需要在管理上加强对机电管理的力度,提高机电安全生产水平,并依照自身实际的生产发展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尤其完善各个岗位的生产职责以及管理职责,并建立相应的职责划分制度。同时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完善机电管理制度中的不足,降低机電事故的发生率。
4.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工作
电网触电事故是当前煤矿机电事故中的高发事故,这类事故引发的原因较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煤矿低压电网时常出现带电作业现象,且有些煤矿电缆并没有设置明显接头、接线,除此之外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没有遵循相关规范,接地网存在漏洞等。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做到:对低压电网,不准带电作业;电缆不准有明接头接线;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要合理,绝缘水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接地网必须完整等。
导致高压电网触电事故发生的因素也较为集中,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避免:首先对高压电网,不准带电作业;其次运行过程中若需要进行停、送电的操作,要根据书面申请或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由专职电工执行;再者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并要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第四高压电气设备和高压电缆,必须分划编号、标明用途,并设置有专门的停、送电标志;最后在矿井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而在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
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煤矿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但相应的机电安全管理体系并没有得以完善。从而导致了诸多机电事故的发生,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同时,也给广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完善机电管理,如何降低、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上述3点内容可以较为有效的避免由于机电问题所引发的事故,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工作人员依照煤矿生产需要以及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孙艳琼.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科技信息,2011(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