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江科学城如何“建城兴业”?

2017-07-12程子彦

中国经济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张江科学城园区

程子彦

上海张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编者注:因张江生物医药基地落地而得名),这里集聚了数万名青年才俊,被戏称为“张江男”“张江女”,他们多有理工背景、薪资丰厚,但常常给人以“深居简出”,不太会消费的印象。除了“没时间”,也因为“没地方”。

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因交通、生活配套设施缺乏引发了一种强烈的反差现象:白天是“闹城”,晚上和周末则成为“空城”。而因为进入园区只有罗山路和龙东大道两条路,上下班时间拥堵严重,张江镇党委书记沈健如称这是“潮汐式”拥堵,“这是因为这里只有产业,没有城。”

沈健如认为,建好城,就能留下人,人留下了,路就不会那么堵了。

5月8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于5月8日至21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6月13日,张江科学城首次披露56个项目,包括8个大科学设施项目、7个科技创新项目、11个城市功能项目、30个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等。

那么,相比于现有的高科技园区,科学城未来将有哪些不同?

张江再“扩围”

1992年7月,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之一。此前,这里只是上海市郊的一大片田园。

同年,张江高科技园区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并称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 “上海高新区”)。2006年,“张江”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代名词,上海高新区整体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张江高新区”)。到了2014年,“张江模式”辐射上海市所有行政区,张江高新区经扩建形成一区二十二园外加紫竹高新区的新格局。

但张江高新区的“核心园”仍然由康桥工业园、国际医学园区等组成,面积约75.9平方公里。

而根据《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张江科学城范围为北至龙东大道、东至外环—沪芦高速、南至下盐公路、西至罗山路—沪奉高速,同时考虑范围之外国家量子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功能和空间要求,总面积约94平方公里。同时,为加强与龙阳路枢纽、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周边地区的协调和联动发展,外扩形成衔接范围,总面积约191平方公里。

多位受访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江科学城涵盖绝大部分的张江高新区“核心园”。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概念最早提出者、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杜德斌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建设张江科技城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4月召开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曾提出,要进一步聚焦张江核心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杜德斌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此后,“有专门部门开始着手张江科学城的规划,才有了5月8日备受关注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

经过24年的发展,张江集聚了一批重大科研创新设施和机构。例如拥有我国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以及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等,上海超算中心、中国商飞研究院、药谷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臺也落户于此。

根据6月13日上海科学城首次披露的第一批项目,一大批新的大型科研项目将继续集聚在张江。上海光源二期、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等4个项目已开工,目前工程正在推进;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项建书,目前正在编制工可报告;李政道研究所已完成选址工作,这个研究所将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从事物理与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推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重大发展等。

张江建“城”,房子只租不卖?

根据规划,除了实现高科技向科学的蜕变,张江科学城还将实现园区向城区的蜕变。

张江高科(600895.SH)总经理葛培健认为:“科学城”就是要从单一产业园区向“综合性城市科技商务复合区”转变,要更加注重内生循环,内外功兼备。

顾捷是张江的一名创业者,他看中张江双创的氛围,把办公地选择在张江,但是他不愿意住在张江,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我周围大部分‘张江男觉得张江的配套不是很方便,没有好的中小学校,大型超市也不多,公共交通也不好。”顾捷宁愿忍受塞车严重的路况。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与“内功”相配套的一些项目也在6月13日张江科学城的首批披露项目中:比如轨交13号线项目已实施至张江地区,在张江地区设置3个站点;国际医学园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已启动方案征集等。

房子是另一个“张江男”们关心的话题。

李昭(化名)2017年年初在张江得到一份薪资丰厚的工作,但他此前已选择在上海松江置业,每天来往于张江和松江接近4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实在是太过于浪费,他索性在张江租了一套一居室,每个周末回家看看家人,同在一个城市却要“两地分居”。

和李昭一样,张泉(化名)也面临住宅和工作空间分离的难题。大学毕业第三年,受限于上海非本地户籍人口的购房政策,张泉只能跑到53公里外的江苏昆山购房,同时选择在张江租房。

但张泉排队等到了张江的人才公寓,租金远低于“市场价”。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在张江,除了受制于上海房价压力无力购房者,像李昭和张泉这种情况的人也很多,租房市场需求非常大。

自2006年起,为解决园区人才“住房难”问题,张江高科技园区试水人才公寓,为园区引进人才提供“只租不售”的过渡住房。

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如今在张江园区的核心区域,已经有9个人才公寓项目。张江高科作为园区最大的人才公寓提供者,拥有创业公寓、高科苑、天之骄子等人才公寓,可供出租的体量为17万平方米,共2861套住房。

李昭正着急申请人才公寓,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排一两年的队是常有的事,可是到时候我有可能已经离开张江。”

根据规划,张江科学城拟通过增加居住用地、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赁住宅,满足就业人口的居住需求。

这对于李昭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多位受访者均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这是上海首次规定增加的居住用地、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赁住宅,而这将大大改善目前张江人才公寓“供不应求”的局面。

目前,张江产业用地占比偏高,居住用地资源紧缺。本就有限的土地造就了张江不断攀升的房价。以张江汤臣豪园为例,从2011年至今,该项目的房价从26002元/m2涨到81693元/m2,涨幅近3倍。

葛培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江科学城拟通过增加居住用地、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赁,房地产特别是商品房炒作的空间被封死,人才引进最大的障碍即被扫除,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创业者,为创新氛围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杜德斌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新增住宅只租不賣会极大地增强张江科技城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而且对抑制整个城市房价上涨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当然,要达到这样的作用,新增住宅量必须达到相当规模,否则‘杯水车薪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于新增住宅量将来能达到多大规模,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现实是张江科学城的开发空间其实非常有限,例如张江北区90%的土地已被开发。

对标国际科学城,上海还缺世界级科技创新龙头企业

杜德斌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科学城”一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通常是指专门设置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城市或城区。国内外有很多被冠以“科学城”的地方,规模形态相差甚远,功能也不尽相同,从规模来看,有的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有的不足1平方公里。

据悉,被冠以“科学城”的地方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城市,以日本的筑波科学城最为典型。另一类“科学城”实际上是“科学园区”,国内外大部分的所谓“科学城”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科学城”一般位于城市内部或边缘,属于城区的一部分,如美国的研究三角园区、韩国的大德科创园区、我国台湾省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这三个园区应该都称得上“世界一流科学城”,它们在聚集科教机构、促进科技产业发展方面成效均十分显著。张江科学城显然属于“科学园区”类型。

张江科学城本次规划范围总面积约94平方公里,外扩形成衔接范围后总面积扩大到191平方公里。杜德斌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张江科学城规划面积要远大于其他著名的科学园区,而且又是未来上海的一个重要的副中心,具有一定的独立城市的特性。所以,张江科学城的发展既要学习三角园区、大德、新竹等先进科学园区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更应该具有后来居上的超越意识。”

那么,张江科学城的规划未来落地,真正的难点是什么?杜德斌说:“真正难点不在于‘建城,而在于‘兴业(即发展科技产业)。‘建城只是建设科学城的前提,科学城的成熟关键在于各种创新要素和机构的高度集聚而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是最活跃的要素,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世界著名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支撑起来的。比如硅谷培育出了英特尔、苹果、谷歌、思科、甲骨文、特斯拉等一大批世界级的科技创新龙头企业。

杜德斌认为,“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来看,上海还存在不小差距,尤其是尚未形成本土化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龙头企业。”

猜你喜欢

张江科学城园区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张江:不断迭代升级的科创之城
怀柔科学城公司竞得陈各庄共有产权房地块
怀柔科学城亮相科博会
怀柔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签署怀柔科学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神秘的科学城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张江高科:负重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