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傳媒前途一致看淡,人工智慧機器人是終極殺手

2017-07-12譚志強

澳门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機器新聞汽車

譚志強

前 言

正當大多數東亞國家都對“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中國提倡的“區域合作”計劃一片叫好之際,不管是英美還是日本的投資顧問公司,對全球(包括大中華地區)的傳媒企業前途,都作出相當悲觀的評估和預測。

更令人震驚的是,十年前還在香港和台灣傳媒市場每年賺錢數以億元計的“壹傳媒集團”,經過最近兩三年虧損數億元之後,對旗下員工發出正式通知,企圖把旗下《壹週刊》及《蘋果日報》部分版面,包括副刊、娛樂、美術、體育、財經等等新聞部的組別工作“外判”,名為“自願”,實際上是變相強逼旗下員工變“自僱人士”,引起大批員工不滿,更有立法會議員炮轟“壹傳媒集團”的行徑無良離譜,傳媒學者批判“壹傳媒集團”企圖規避企業責任及傳媒道德,傳媒前途真的是那麼惡劣嗎?

人機大戰,勝方往往是機器人

自從擁有“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機器人(AlphaGo)在最幾年以來,連績戰勝所有世界頂級棋王之後,這些一面倒的“人機大戰”結局,其實已經預示在不少層面上,“人工智慧”(AI)已經超越人類,並得到“世界經濟論壇”、《經濟學人》、麥肯錫顧問公司、牛津大學的多份研究報告支持。這些研究報告都一致預測,大部份人類的工作會被取代,客戶服務相關的行業屬於高度危險,律師、醫生、司機、保險經紀、收銀員、侍應生被取代的機率高達90%。不但如此,5-10年之後,醫療健保、汽車司機、一般教育和大量服務行業,都將面臨被淘汰的危機。具“人工智慧”(AI)的機器人,才是各行各業的終極殺手。

以美國的律師行業為例,使用“萬國機器公司”(IBM)的Watson電腦軟體,便能夠在幾秒之內,提供90%的準確性的法律諮詢答案,比較起只有70%準確性的真人律師,不但速度快捷,更是價錢便宜。換言之,未來的世界,只需要現在10%的專業律師就足夠。

不但如此,Watson電腦軟體也已經能夠幫病人檢驗癌症,還比真人醫生準確4 倍。故此,到了2030年,擁有“人工智慧”(AI)的電腦(機器人),可能會比世界上的所有專家、學者還要聰明。

司機方面,研究報告預測,到了 2017年底,具備“自動駕駛”(人工智慧電腦、機器人)能力的的汽車,就可以在公眾場所使用。約在2020年,整個汽車工業就會遭遇到全面性的改變。不管你是否懂得駕車,大家可能不需要擁有和使用汽車,便可以用手機傳呼有“自動駕駛”能力的出租車,搭載任何人去他想前往的目的地。不但如此,以後擁有“人工智慧”(電腦、機器人)控制的“自動駕駛汽車”,平均每1000萬公里才會發生一次車禍,全球至少有100萬人免於死亡,於是,保險費和需要保險的人士便愈來愈少,令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理愈來愈少,結果是大部份的傳統汽車公司可能倒閉,大多數的保險經紀將會失業。

一般教育方面,全球70%的人類會有自己的手機,所以能夠上網接受世界級的教育,但大部份的老師會被具“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所取代。

不管如何,即使有很多新的工作機會,但是不足以彌補被機器人所取代的原有工作。20年之內,70-80% 的工作會消失。

44年後機器人全面勝過人類?

到底具“人工智慧”的機器人,甚麼時候才會全面地勝過人類呢?最大膽的預測來一群英國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的學者的研究報告,他們認為44年之後,人類在所有工作上,都會輸給由操控的機械。

然而,迄今為止,即使具“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可能為各行各業帶來毀滅性改變,但這些機器人仍然無法如人類般“聯想”、“創作”和“決策”,也暫時不能像人類般擁有豐富情感。所以,攻讀“人文藝術”課程的學生,應該在“人工智慧”橫掃各行各業時,在就業上比較安全。

原因無他,由於人類的語音繁雜多變,機器人的學習之路仍然相當漫長。因為機器人目前比較缺乏“聯想”、“創作”和“決策”能力,沒有自己的創意與風格,亦不懂得如人類一樣,因事物而引發聯想。雖然微軟現已研發圖像辨識技術,可分析相中人的情緒狀態,但是,如果沒有圖片,只有聲音、文字,甚或是身體語言,機器人迄今仍無法得知對方的情感。

“麥肯錫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講求專業溝通﹑服務及技能的行業如教師、管理階層較難取代。

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則指出,比較安全的職業包括:營養師(被取代的機率約0.39%)、喜劇演員(被取代的機率約0.61%)、考古學家(被取代的機率約0.7%),獸醫(被取代的機率約0.9%)、攝影師(被取代的機率約0.9%)、化妝師(被取代的機率約1%)、球隊教練(被取代的概率約1.3%)、作曲家(被取代的機率約1.5%)、建築師(被取代的機率約1.8%)。

二十世紀末傳媒業的轉型

不要覺得這些研究報告的預測似乎有點嚇人,距離大家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以筆者在20世紀90年代,亦即傳媒企業“直播化”、“電腦化”和“網路化”的經驗為例,本人就已經親歷打字員、排版(執字粒)工人、電話接線生等等傳媒相關職業,在1993年美國政府決定開放“互聯網”這項國防科技之後迅速消失的歷史。故此,隨著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傳媒有關的行業變遷速度,還會越來越快,愈來愈多傳媒有關行業人士被淘汰出局。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只懂在前線採訪和撰寫客觀報導的新聞記者。因為他們已被“互聯網”不斷壓縮生存空間,不但要和一些免費供稿,只求滿足發表慾的所謂“公民記者”競爭,也要和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記者”競爭。

例如,美國的一家名為“NarrativeScience”的公司,結合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利用軟體發展的範本、框架和演算法,就可以整理、編排大量的書面資料,特別是比較格式化的公司財務報表、上市公司年報等等,撰寫出上萬篇報導,讓不少財經雜誌已經成為他們的客戶。

最近不斷有中外傳統報紙雜誌(紙本媒體)宣佈關門,便是這種傳媒行業愈來愈難混下去的反映。

在傳媒上撰寫文字和在電臺和電視節目上口頭表達新聞分析和評論的主筆、評論員、撰述委員等,由於“人工智慧”只曉得撰寫“客觀報導”(純新聞),暫時還未能撰述“新聞分析”和“新聞評論”,暫時來說,比較安全一點。

付費新聞制度是報刊的救命草嗎?

澳門紙本媒介的傳統“營利模式”是“銷售收入+廣告收入+報刊補貼”。電子媒介的(公營)澳門電台和(公營)澳門電視台(澳廣視)是“廣告收入+政府撥款”,商營電視台(澳亞衛視、蓮花衛視、濠江衛視)則是“廣告收入”。

由於幾乎是完全免費地就可以收聴、收看文字、圖像、音訊和視訊的新媒介的逐漸普及,一下子便嚴重地影響到所有澳門本地媒介的收入來源,特別是比較依靠銷售收入的紙本媒介。

即使“付費新聞制度”是目前不少傳媒老闆的共識,但是,應該如何進行“付費新聞制度”,則是各師各法,視各家不同傳媒,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空間,以及他們的應對能力而定。

隨著科技帶來的競爭加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金銓估計,未來應該只有兩種類型的紙本媒介能夠生存。一種是高端的“質報”,如“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因為傳統媒體一直在轉型試圖贏得網絡讀者,“紐約時報”曾經經歷過轉型困境,但是,現在其網絡收費訂戶的訂閱數量正在穩步提升,這便說明能夠提供準確事實、深刻分析的高端紙本媒介,仍能佔據市場。另一種則是靠聳動新聞去爭取讀者的“小報”,不需要紮實的採訪和編輯力量,依靠看圖說故事和娛樂新聞贏得讀者。

總而言之,如果沒有傳媒補貼制度,任由市場力量主導,在不久的未來,澳門應該只有“high報”和“cheap報”可能倖存,其他中檔報刊可能全部陣亡。

猜你喜欢

機器新聞汽車
新闻微阅读四篇
Short News新闻播报
多功能汽车
资讯
机器人“小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