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字中的人生哲学
2017-07-12吴建军
◎吴建军
“半”字中的人生哲学
◎吴建军
宋代易学家邵康节有一首名诗:“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他认为这是一种立身处世的妙法。这种人生观可以说成他是看破了红尘,也可以说成他是悟到了生活的真谛,甚或有那么一点点世故。但是,却不失为一种人生的策略,一种处世哲学和智慧。
曾国藩是晚清“第一中兴名臣”,他不仅生活阅历广,而且一生文韬武略,权倾天下,但他悟到了生活的玄机,所以,把他的书斋取名为“求阙斋”。阙的含义是“过失”或“欠缺”,一生常思己过成了他的处世风格。当他平定太平军后,本可以居功领赏,加官进爵,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自裁湘军,功成身退。儿子不理解,他就让儿子仔细想一想自己书斋名的含义并告诫道:“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人不求传。”他求的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半字境界。他指点儿子说:“凡事只求半称心,才是生活大圆满。”
明代文学家屠隆在其著作《娑罗馆清言》中说:“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明;枕上鸟声,唤醒半帘红日。”这个“半”字,寓意深刻,颇具玩味,让人顿生感慨,体现了屠隆鲜活的人生智慧和审美艺术。
无独有偶,浙江杭州灵隐也有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乍看这副对联,心底肯定会感到困惑:世人在祈祷着人生如意,万事称心,它却说人生没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呢?这半称心难道还能使人知足满足吗?直到后来看到一则寓言故事后才心开意解,豁然明白。故事讲:一个猎人进山狩猎,恰好与一只黑熊相遇。这时猎人只要举枪就能轻而易举将黑熊击倒,但是黑熊说,要想获得完整的熊皮,就应该把枪口对准它的嘴巴,他就停住了。熊皮毛油光发亮陶醉了猎人的心,黑熊把自己的嘴巴往枪口上放,猎人也顺其所为。结果,猎枪在黑熊嘴巴上移位、弯曲直至脱手,猎人在这场游戏中丧失了性命。
一个猎人能打到一头熊,就该心满意足了,如果不满足,而且还与熊谋皮,那结局肯定是一场悲剧。古人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有度,切不可贪得无厌,姿意妄为。生活要知足满足,做事要见好就收。
中国有许多古训,“弓太满则折,月太满则亏”,“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绝”,“莫扯满蓬风,常留转身地”,“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道德经》中讲:“知足不辱,知耻不殆,可为长久。”这种人生经验的核心就是“凡事应留有余地”,这样做,人生才能够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林语堂先生说:“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穷不至于穷到付不起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锦琴也会弹弹,可是不是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什么专家……”
“半”是一种人生智慧。中国有句俗语“没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住的福”,一个懂得生活、学会生存的人,会把各种不顺心不愉快当作一种阅历,一种财富。反之,事事如意,百事称心,往往会冲昏你的头脑而忘乎所以。佛家有言:享福消福,福尽悲来;吃苦了苦,苦尽甜来。苦与乐永远是一架天平上的两头,它的绝对值是平衡的相等的。福是修来的,享多少福就会受多少苦,因为“损有余而奉不足”是大道之必然,也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言的“福兮祸所伏”的内涵之所在,佛家倡导的积德行善也是有道理的。
李振纲先生在《知足与常乐》中说:“中庸精神要求人们在苦与乐、动与静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所以理想的人生我想应该是一半有名,一半无名;一半有为,一半无为;一半用功,一半逍遥;一半受苦,一半享乐;一半理想,一半现实;一半按儒家哲学为人,一半按老庄自由主义解脱;书可以常读,但不可以追求博古通今;事可以常做,但不必取消会客和聊天的日程;友可以常交,但不必对朋友有过高要求;错可以常改,但不必让心灵感到沉重。这样一半进、一半退的中庸精神,是真正的知足常乐的精神。”
“半”是一种生活态度。“半”字的哲学内涵就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倡导,就是对生活欲望的一种合理的调控,既有利于生活也有利于养生。笔者天生愚钝,但对“半”字人生哲学也有所领悟,感慨之余,也试作几句表白一下:
生活巧安排,一半劳作,一半学习;
学习日日新,一半读书,一半写作;
养生不能少,一半静养,一半运动;
圣贤书要读,《心经》也看,《易经》也看;
遇事讲理智,一半原则,一半情理;
合作讲双赢,一半利他,一半利己;
医书经常看,左手《内经》,右手《本草》;
人生天地间,一半尽人事,一半行天事;
逍遥学神仙,一边看破,一边放下。
生活虽然处处充满玄机,但事在人为,选择一种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以这样一个“半”字的角度切入到现实生活中,就会在现实中求得一个安稳、恰当、合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