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郊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
2017-07-12王惠
文︳王惠
提高城郊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
文︳王惠
与城里学生相比,城郊学生大都知识面比较窄,思维不开阔,导致解题呆板,数学成绩不佳。要破解这一难题,教师要根据城郊学生解题的实际,深入分析学生解题的方法,找到提高他们解题能力的途径。
基础知识要训练扎实。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不好数学的,更谈不上解题方法的灵活与多样。对城郊学生而言,能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老师们千万不能忽视。要掌握基础知识,我们首先要分清哪些是真正的基础知识。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表、数的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都是基础知识。每一节课对基础知识都要安排不少于20分钟的练习时间,要求学生先独立做,教师再讲解。这样坚持训练,能保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基本方法要训练到位。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还要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基本方法是教材中呈现的、常用的方法,而个别特殊方法不是基本方法。基本方法需要依靠模仿、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城郊学生在模仿与反复练习的同时,需要不断进行循环与强化。
例如,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其基本方法是:观察——分拆——凑整。如,48×175,观察两个因数48与175,都可以分拆:48=6×8=6×4×2=6×2×2×2=2×3×8=2×3×4×2=2×3×2×2×2,175=7×25=7×5×5。
如何凑整?看看哪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从而确定采用哪种分拆方式。这就需要记住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如2×5=10,4×25=100,8× 125=1000,等等。利用这些简单的乘法算式就得到下面的凑整方法:48×175=6×8×7×25=(6×7)×(8×25)=42×200=8400,48×175= 2×3×4×2×7×25=(2×3×2×7)×(4×25)=84×100=8400,48×175=2×3×2×2×2×7× 5×5=(2×3×2×7)×(2×5)×(2×5)=84× 10×10=8400。
出示这个例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必然要伴随着观察、分拆、凑整的环节。有了体验的过程,学生的解题经验就会积累,解题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基本思路要灵活。城郊学生解题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思路比较狭窄,一旦没解出来就束手无策,或者想解法时容易钻进死胡同,不会回头换个思路。因此,教师在讲解题思路时,可以多提供一两种,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解法,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基本方法。
例如,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可以介绍下面的两种方法。
图1
图2
图1是将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图2是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拼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推导。推导过程虽然不要证明,但要求学生说说道理。这样教学,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能开阔些,解题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城郊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矫正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6C1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乡县围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