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效果观察
2017-07-12王静
王静
河南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诊疗科 郑州 450000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效果观察
王静
河南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诊疗科 郑州 450000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94例接受永久性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永久性尿路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膀胱癌患者一般需采用永久性尿路造口术治疗[1]。尿路造口术改变了患者的正常排尿方式,会使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永久性尿路造口中,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其不良情绪[2-3]。2015-07—2016-06间,我们对永久性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相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4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31例,女16例;年龄46~93岁,平均62.4岁。观察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44~91岁,平均62.9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改变了正常排尿方式,患者会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术后康复。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尿路造口的相关知识,并列举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嘱患者家属多与之交流,使其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和温暖,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
1.2.2 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讲座,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要点。还可以电话、家访的形式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指导患者对尿路造口进行自我护理。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家属掌握家庭护理的技能及知识。
1.2.3 造口护理 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造口的护理知识及技巧,对患者自我护理不当之处及时指出,避免发生危险事件。
1.2.4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注意食物的酸碱度。如果食物偏碱性,会发生磷酸盐结晶,引起氨基酸结石和尿酸结石。鼓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维生素C,提高机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护理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问卷方式给予患者填写。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好[4]。
2 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bP>0.05
3 讨论
由于尿路造口术会对患者的精神状况及生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会产生很强的自卑感,不愿意与人交流和接触社会,使自己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如果不及时进行护理干预,若术后半年内仍不能回归社会,将直接影响其术后的康复治疗效果[5-6]。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心理疏导安慰并鼓励患者,缓解其不良情绪,消除不良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我们对接受永久性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相比。结果显示,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但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效果肯定。
[1] 刘晶,孙彤.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67-268.
[2] 王萍.综合护理干预对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2-23.
[3] 赵艳丽.采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提高尿路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32(13):15-18.
[4] 张葳,肖春秀.尿路造口患者家属造口护理技术的学习曲线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22):1-3.
[5] 曾俊,杨荆艳,徐丽芬.情景教学在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教育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5,30(4):94-96.
[6] 侯兰,肖映红,胡智飞.Orem自理模式在尿路造口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9):36-37.
(收稿 2016-09-18)
R473.6
B
1077-8991(2017)04-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