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市酱油
2017-07-12江树编辑吴冠宇
◎ 文、图 | 江树 编辑 | 吴冠宇
先市酱油
◎ 文、图 | 江树 编辑 | 吴冠宇
流经黔北、川南的赤水河盛产名酒,茅台、郎酒、泸州老窖、习酒、董酒都声名显赫。因此赤水河又名“美酒河”,不过先市人不这样叫,他们将之修正为“美酱河”。
先市是赤水河沿岸的一个小镇,隶属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以酱油而驰名百年,清后期就有“先市豆油仁怀醋”的说法。在先市众多的酱油厂中,最有名的是始创于清道光时期的先市酿造食品厂,延绵至今逾140年,从未中断。清光绪十九年 (1893年),先市镇乡绅袁映滨(字海宗)创立“江汉源”酱园,兴建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作坊在下料、出油时均进庙祭祀,祈求酱业顺遂,生意兴隆。民国中期,“江汉源”酱园与镇上另两家酱园厂合伙经营,更名为“同仁合号”,酿造豆油、晒醋、豆瓣。将原来的花园、菜地辟为晾露场,占地三十余亩,形成现有格局,其中晒露场面向赤水河呈坡形,总建筑面积4810平米,现在遗存的600余口晒露缸中有254口是历经百年的旧物。
老作坊、晒露场、三官庙布局活泼、高低错落。老作坊八字正门后凹,前置九级踏道,显得高大、森严;左右厢房山墙为歇山式屋盖,翼角飞挑、端庄秀美。建筑为四川“穿逗”梁椽结构,小青瓦屋盖,与赤水河相映成趣。晒露场顺坡造台,缸瓮齐整,阡陌井然,纵横有致。
先市酱油一直沿用百年前的工艺:将黄豆入甑后以武火蒸一天,保证黄豆软烂透熟;之后在甑子中闷一夜,让豆子自然降温;然后混合面粉和麦麸摊在竹匾上,利用空气、尘埃和工具上附着的酵母菌自然制曲,在晾房中放置15天,让酶衣全面成熟;再之后,就是翻入晒露缸中,加入盐水,开始漫长的“日晒夜露、搅晒成油”,在至少晒露三年后,用竹制的“秋子”浸出酱油,最后再放入大缸日晒浓缩,方为成品。
先市酱油生产是典型的传统工艺,与成书于明代的《本草纲目》,以及成书于清代和民国的《中馈录》《调鼎集》中记载的酱油工艺大同小异,并无特别之处,为何却能声名远播、流传百年呢?先市酱油的酿造技艺传承人马超分析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川黔盐道”。历史上贵州不产盐,需要从四川运入自贡井盐,先市恰好位于一条叫“合茅道”的川黔盐道中部,赤水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水面宽阔,是上佳的水码头。上得井盐便利,下有黔贵商路,这是先市酱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第二个原因是赤水河的水与气。传统制“酱”工艺中有个“上黄”工序——将小麦破碎兑水蒸熟后再摊开冷却,七天后可以看到“黄衣”出现,黄衣是米曲霉,决定着酱料品质,无论是酱、酱油,还是酱香型白酒,莫不如此。赤水河水雾弥漫,空气温润,很适合微生物生长,“上黄”的效果非常好。此外,在长达三年以上的“日晒夜露”过程中,白天赤水河水气蒸发到空中,夜里凝结成露带着益生菌融入酱胚,进一步促成微生物酶分解,氨基酸之鲜、淀粉酶之甜、酵母菌之酒香,以及多类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醇、酸、脂香混合,最终形成独特风味的先市酱油。先市酱油成名的第三个原因则是慢。从酱胚到酱油是个缓慢的过程,日晒夜露、搅晒成油需要三年工夫,急不来。
美食家石光华在解析川菜中的回锅肉之香时,道破玄机是靠豆瓣、甜酱和酱油三种发酵调料,隐藏在蒜苗和猪肉之下的三种酿制调料之味,那种经酝酿而出的醇厚、丰富、饱满的复合香,那种天然的,带着阳光、空气、水和泥土的芬芳,才是真正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