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分析

2017-07-12冯海针广西自然博物馆

消费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规范事业单位人员

冯海针 广西自然博物馆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分析

冯海针 广西自然博物馆

现如今,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在公共事务管理、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其内部控制效果好坏直接决定绩效管理,且与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息息相关。但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且对于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二者关系认识不够深入,对于单位各项职能的发挥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规范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促使其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对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改善措施,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预算 绩效管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共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显著提升。我国事业单位队伍非常庞大,为了提高单位服务效率、保障资金安全,2012年财政部门正式下发了内控规范,以强化单位内部的控制。规范的出台致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绩效管理暴露出很多问题,但也为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具体方向。因此,立足于内部控制,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促使事业单位经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

一、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关系分析

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看似毫无关系,事实上,在实践中二者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也正因为具有这些相似点。其一,目标一致性。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而预算管理绩效,要预算管理绩效的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成本,可见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容忽视,内部控制效果好坏直接决定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效果。其二,全过程性。对于事业单位发展来说,内部控制务必要贯穿于其中,参与到决策、监督等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对经济活动的高效控制。而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同样如此,要以绩效为导向开展工作。故二者具有明显的全过程性特点,且各项流程都要得到严格的控制[1]。其三,参与性。预算绩效管理实施需要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从上至下都要参与其中。同时,内部控制也如此,并非某个人、某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整个单位都要参与其中,才能够提高执行有效性。

二、内部控制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内控规范影响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向明确,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从内部角度思考,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

(一)内控与绩效管理割裂

从本质角度来看,预算绩效管理自身具有内部控制思想,将内控思想融入到实践管理中具有可行性、科学性。但工作人员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加上综合执行能力欠缺,在实践工作中二者相互割裂,片面地的认为只有执行预算工作,便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关键。更有甚者认为事业单位使用的是财政资金,过于追究预算绩效、内部控制毫无意义,正因这些认知上的偏差,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的开展产生了阻碍。

(二)评级指标不够具体

现如今,事业单位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在内部控制中,从具体业务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执行措施。虽然我国财政部门已经设计了完善、详细的评价指标,但由于其绩效指标解释过于笼统,可行性不高,最终导致评价流于形式,没有对预算绩效工作予以全面、客观的评价,致使单位难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简单来说,现有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难以体现出对财政资金的控制,进而导致评价工作没有发挥实际价值。

(三)绩效管理参与度偏低

内部控制视角下,为了降低和避免事业单位风险,要重视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关注,做好事前风险评估,并采取可行性措施予以防范。为此,事业单位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中各风险点进行客观评估。在绩效管理中,对预算执行情况查找风险点,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工作[2]。但事业单位自身决定了其绩效编制主体集中在领导手中,在财政部门的压力下不得不对财政资金进行预算编制,而在执行时,没有进行绩效评估,且与具体业务联系不够密切。时至今日,我国多数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还执行“自上而下”流程操作,极少落实“自下而上”管理模式,导致单位的风险控制能力较为薄弱。

三、基于内部控制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措施

(一)加强内部宣传,消除错误认知

人员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其对于工作的认识直接决定工作效果。面对新形势,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宣传,侧重对财政资金本质的讲解,以此来扭转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错误认识,让人员明确认识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是经济活动,要严格按照内控规范、预算绩效规划要求开展工作,并深刻理解国家颁布法律法规的动机,从意识层面引导人员工作,真正意义上做好依法管理。同时,还要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将培训工作落实到细节中,加大对内控、财务等机构人员的培训,还要引导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提升人员业务能力,能够高效处理资金管理,确保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在内部控制工作指导下有序开展。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要借助网络媒体、政府网站宣传预算管理理念,增强人员责任意识,能够充分认识到内控规范的提出,是为了将两项工作更好地融合到一起,而非单纯工作量的增加,主要是为了提高单位工作有效性,优化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细化评价指标,规范预算管理

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性。近年来,随着内控规范不断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评价体系过于笼统,且缺乏针对性,故导致评价效果不尽人意,缺乏客观性。因此要充分结合事业单位内外风险,确定事业单位风险点,实现对绩效评价指标的优化和调整[3]。详细来说,在项目决策时,项目目标设定要在政府职能范围内,且议事机制要采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针对比重较大的经济事项,要以集体决策等方式,提高决策科学性,然后将其落实到实践当中。对于项目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并以合同管理制度为基础,加大对预算管理的跟踪和监管力度,避免资金浪费,且能够达到内控管理目标。不但如此,单位要加强对考核指标的细化,做到动态化评估,将预算绩效管理提升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预算与各项业务工作高度契合,提高自身公共服务水平。

(三)革新预算执行,鼓励全员参与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要从根本上摒弃“自上而下”的程式化操作,革新预算执行,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同时,还要重视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管理,实施跟踪制度,及时发现实践工作存在的漏洞,以免出现问题对事业单位产生不良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加强单位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使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发挥到最佳效果[4]。预算执行是一个长期性过程,稍有疏忽极易出现问题。故在预算执行时,如若发现与预期绩效目标存在较大偏差,事业单位应激励安排人员围绕着目标进行偏离度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纠正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此来促使预算执行积极作用的发挥。

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要加强与科研学院的之间的合作,尽快开发出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促使系统能够发挥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制定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更多有关预算绩效管理的数据,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和处理,发挥信息系统优势,提高决策科学性,从而促进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与计划经济时代完全不同,市场经济趋势下,事业单位自身重要地位愈发突出,是公共服务提供者,也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国财务部门提出内控规范,以促进其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融合,因此在实践中,事业单位要积极响应财政部门的号召,并加强内部宣传,通过培训等手段,消除错误人员的错误认知,促使他们能够端正态度。同时,细化评价指标,使得评价指标更具可行性,规范预算管理工作,在预算规范指导下开展工作。还要调动人员参与管理,提高决策科学性,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不但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1]张英慧,李晓明等.内部控制体系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7):20-21.

[2]燕美荣.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09):26+28.

[3]王又平.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6,(08):70.

[4]夏筱波.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4):89-90.

猜你喜欢

规范事业单位人员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