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内陆开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2017-07-12张松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内陆地区民营企业经济

张松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关于加快内陆开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张松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下,内陆地区民营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成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对于内陆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认真分析了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快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

民营经济 发展 对策

民营经济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再次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内陆开放地区,应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繁荣。

一、当前时期内陆开放地区民营经济现状

(一)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下,内陆地区民营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成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内陆地区各个城市的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很多城市的增速甚至达到两位数以上,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和注册资本金总量也均呈爆炸式增长,民营经济增加值和占各地GDP的比重也随之水涨船高。

(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内陆地区民营企加快转型升级的趋势不断凸显。如2016年有77.6%的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进度,比2015年提高了5.1%。另外,2016年民营企业500强反映出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调整的趋势。连续多年保持不变的行业分布出现变化,电子计算机、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入围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跻身前十大行业。

(三)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地民营企业对技术改造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各中心城市都斥资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同时也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方式刺激企业创建市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组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四)吸纳就业持续增加

各地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先后建立了一系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灵活经营机制,很多民营企业以地域和行业为纽带,自发组建了各种形式的投资联盟,实现抱团发展。同时,多数民营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能够为社会拓宽就业渠道,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已成为内陆地区就业的主渠道,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当前时期内陆开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实力落后明显

根据全国工商联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2016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93616.14亿元,户均387.23亿元,增长19.84%。资产总额为233926.22亿元,户均467.85亿元,增长35.21%。税后净利润总额为8354.95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9.76%,为2011年以来最高增长率。虽然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带,其他如青岛等城市也以集中了海尔、青啤、海信、澳柯玛等很多全国乃至世界知名企业。相比较而言,内陆地区的民营经济,无论从总量还是优秀企业的数量都远远落后。

(二)发展环境不够优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基础设施、科技水平、金融环境、政府政策等贸易环境“软”因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陆地区在这些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是政务服务意识待加强。少数部门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支持还不够到位,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受理企业办事申请时不能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得民营企业不了解职能部门的办事程序、不清楚办事所需资料,导致在办事环节中较费时间。二是社会服务功能还有欠缺。一些企业反映员工子女入学难、入学成本高,企业周边基础设施、服务业及公共交通条件还有所欠缺,影响了企业发展。三是有的地方政府不落实政策承诺。有的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看起来很美,但落实很难,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承诺的税费减免返还、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等事项迟迟得不到落实,企业感觉政府不诚信。

(三)企业竞争能力较弱

总体来看,内陆地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形象欠佳,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不少企业存在着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家族管理模式盛行,没有引入职业经理人管理,还未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二是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欠缺。一方面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反映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另一方方面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并不重视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活力。三是社会信誉度不高。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项目门槛较低、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不下功夫,以仿冒产品、压低价格,博取利润,牺牲了企业自身信誉。四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够。民营企业大多从事传统行业,存在结构不合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档次低等问题,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在国内、国外有较强影响力的产品较少。

三、加快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服务水平,全力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创造公开公平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团结鼓劲的舆论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效,下大力气清理、取消、调整、合并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抓好重点行业的作风整顿,严厉查处涉及企业的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严禁行政权力任意干涉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对公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广大干部服务企业意识,关心和支持民营人士的成长进步,尊重他们的劳动、智慧,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从而激发民营企业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发展激情。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进一步深入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和典型事迹,着力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严格落实政策,扶持民企做大做强

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真正使这些政策措施成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对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及时废止不能执行的条款,将能执行的优惠政策汇编成册,发送给企业。开展企业减负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和收费等行为,严格执行涉企检查行为预约备案、“宁静日”制度,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有损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设立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认真受理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事件的投诉,对实名举报的做到件件有回复。严格履行政策承诺,及时兑现各项应该兑现的奖励扶持政策,重点落实好餐饮企业水、电、气与其它行业同价的政策。

(三)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引导科技型民营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基金、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各类支持,提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留人机制,形成一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管理队伍。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一批企业进行培育,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出口能力,形成较强的区域品牌优势。

(四)大力招商引资,壮大民营市场主体

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民营经济主体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盯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瞄准产业带动影响大、集群集约度高的龙头项目、基地型项目和高科技项目、500强大企业、大品牌做工作。把大型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重点引进大型企业总部、金融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坚持以全民创业为主线,建立了孵化、培训、指导、扶持“四位一体”的创业推进机制,全面激活创业主体,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市场规模。

张松(1979-),男,渝北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法学、社会管理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内陆地区民营企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内陆地区:创新链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
论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北方内陆地区城市人工水系规划研究——以邢台市新区为例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