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现阶段制度改革刍议

2017-07-12李芳河北外国语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劳动者学报政府

李芳 河北外国语学院

我国现阶段制度改革刍议

李芳 河北外国语学院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完善。诸如劳动者与行政机构的委托代理问题、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权重问题、政府角色定位等问题,通过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学派的相关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阐释分析,得出建设性改革方式和路径选择。

制度改革 政治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一、我国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改革处于攻坚期,徘徊在“中等收入陷阱”周围,各种矛盾凸显。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作为经济运行内生因素纳入研究,采用成本收益法对制度改革必要性进行量化,当制度改革收益大于成本时,有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势在必行。

二、当前我国制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权重问题

制度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目前我国制度供给结构失调即正式制度过剩、非正式制度短缺。

造成非正式制度短缺的因素很多如非正式制度建设时间长、见效慢导致建设动力不足;非正式制度实施弹性大,现实力量不足。但如哈耶克所言知识分工导致理性并不能毫无遗漏地诠释社会的运行。增加非正式制度供给需提上日程。

(二)劳动者主体地位问题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制度,确保劳动者权利和地位极其重要。制度建设的突出问题是公有制企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并不符合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即这些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劳动者而属于其代理机构。该问题在国企中表现最突出。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占有权委托给国企,但部分腐败、不作为的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使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素质技能未能最大程度提升。

(三)政府角色定位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诺斯悖论”揭示了政府的双面性:恰当的政府管理促进发展,一旦角色越位或代理不当造成垄断就会降低效率。如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委托代理问题及政府在制度安排中不是“全面协调”而是“垂直参与”的问题。

首先,制度设计者中央政府和执行者地方政府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由于纵向层级多上级政策传到下级常出现“打折”现象。除政策解读不准确等技术问题,地方政府还存在刻意倾向本地利益的主观问题。

其次,斯密强调政府是“守夜人”应牵线促进资源高效配置而不是垂直领域直接干预,各自为政的制度供给导致碎片式非系统化制度现象迭出。

三、制度改革具体建议

(一)保证最大限度自由,加强正式制度设计

虽说“诺斯悖论”警示要重视非正式制度但正式制度建设不能放松。“十三五”开局以来基层人大代表地位得到巩固将倾听民声贯彻到工作中的参政新风就是充分保障制度改革中劳动者自由的例子。

(二)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力量,发掘传统文化制度影响力

作为正式制度安排我国反腐制度甚至比一些西方国家要严厉但治理效果有限。部分原因是我国非正式制度建设落后导致正式制度与社会实际行为“两张皮”。反传统思想认为传统人情社会是法制运行不畅的主因,这是片面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歌德认为理性只会分割现实世界唯有感性的文化传统才能将世界引向团结与光明。韩、日经济奇迹中传统文化功勋不亚于所谓现代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的作用。

(三)拓宽制度设计思路,重视意识形态对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

当成员直接参与制度制定就会产生强烈归属感无需监督也会自发维护其施行。虽然国情限制无法让每个公民直接参与制度制定但对政府的信任与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使全民思想统一,为制度改革打好基础。新时期要继续重视思想意识对制度改革的基础作用,坚持“党媒姓党”等主流意识占据思想意识高地。

(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唤醒公民意识

劳动者与代理机构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除利用外部约束要靠公民不断觉醒的自我意识。秉持“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理念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的建设力度,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公民才开始关注生产资料所有权等制度改革问题。

(五)倡导“小政府”和“大市场”的新“二元社会”

我国庞大的政府机构挤占了不少生产性资源,影响社会再生产规模扩大。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制度安排落实不到位让政府多层级结构是否科学受到挑战。要从“多层级”向“扁平化”发展,缩小政府规模直到其边际费用与市场活动相等,建立“小政府”守护“大市场”的新“二元社会”。

四、结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急需解决制度安排中的突出问题。正如哈耶克所说不能全盘否定并重建一个制度而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点滴改善。重视正式制度的同时加大非正式制度建设,建设小政府和大市场的新型社会结构,是当前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1]葛亮.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N].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脱文娟,李瑞娥.可持续发展:制度供求与政府责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

[3]吕之望、李雄斌.关于制度供给过剩的一个框架[N].西北大学学报,2004,34(2).

[4]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赵泉民、井世洁.论社会转型中制度内卷化与人的发展“异化”[N].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3).

[6]刘少杰.社会矛盾的制度协调[J].天津社会科学,2007,(3).

[7]周健.转型期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非良性互动的表现成因及对策[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2.

[8]梅德平.国家与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1(2).

[9]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10]张旭昆.论制度的均衡与演化[J].经济研究,1993,(9).

[11]黄剑宇.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廉价政府建设研究[N].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10(2).

猜你喜欢

劳动者学报政府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致敬学报40年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