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策略探讨

2017-07-12王仲贵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背景培育

王仲贵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策略探讨

王仲贵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覆盖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在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良好的平台。如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背景下,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及国际形势,提高高校学生的创业素质,进而培养大量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各高校就必须积极的培育创业文化。

互联网背景 高校 创业文化 培育策略

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在这种就业压力下,教师往往更重视让学生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忽略了学生创新及创业意识的培养[1]。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创业文化教育逐渐在高校重视起来。培育高校创业文化不仅缓解了社会及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从而创造出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我国社会转型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1.对网络了如指掌。对生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处处有互联网的相伴,对网络的使用自然得心应手,对网络的认识度了如指掌。互联网背景下,他们会通过熟练运用网络而获取各种各样自身需要的信息,这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阅历,另一方面有效培养了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判断能力,使他们能更加快速,并准确的洞悉市场的需求和空缺,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及创业带来良好的契机。

2.执行力强。在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行动而走向了成功的创业大道,并获得了良好的回报[2]。这在很大一方面是源于大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尝试,且有较强的执行力,看准目标就勇敢去追求和奋斗。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当代大学生有自身的主见,他们会跟随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的道路。传统大学教育中,当学生完成学业后,第一时间考虑的就是就业,常常是马不停蹄的奔赴职场。而现代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会选择去游学、旅行、体验人生,并不会急于就业,这说明他们更有主见,更有极强的行动力,这也就使得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有更强的魄力。

3.思想开放,不甘束缚。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秉承着传统的理念与思想,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创业是完成学业之后的事,在学习期间创业就是不务正业。这种陈旧的思想使得学生们的生活循规蹈矩,平淡无奇。但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宽松、自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他们不甘世俗的束缚,甚至厌恶束缚,他们思想开放,崇尚西方的开放管理和弹性制度,他们能充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合理的规划,这也正是他们敢于创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策略

1.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对高校创业文化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确保创业文化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3]。因此,在高校创业文化培育中,学校及社会要达成共识,充分认可并肯定自主创业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充分树立积极追求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意识,共同努力,为高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2.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有效的保障机制是高校创业文化得以顺利开展、实现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应联合社会企业及政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首先,学校要与政府取得良好的联系,获得政府的支持。政府在高校创业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有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支持不仅能解决很大一批大学生未来就业的问题,而且会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优良的政策,促进高校创业文化的顺利开展[4];其次,学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并让学生从中学会、掌握创业的经验,从而更快速的开展自己的创业历程;另外,国家要出台相应的高效创业优惠政策,优化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出台符合适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办法,从而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保障。

3.完善高校创业文化课程体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并非只针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而是针对各个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不受任何专业的限制。但是,有的非网络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并不熟悉和擅长,他们更多是停留在对策划、推广的了解层面。因此,学校要开设相应的网络技术公共课程,完善高校创业文化课程体系,将网络技术与创业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从而有效促进创业文化的开展。

比赛是促进、提高创业水平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创业并非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事,它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考验着人的智力和洞悉市场的观察力。因此,并非每一个创业者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同样也面临着失败的打击。但是,哪怕是失败,对学生来说也是利大于弊,至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总结了经验,为今后打下了基础。因此,学校应坚持举办互联网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比赛,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创业兴趣和热情。通过创业比赛,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创业水平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更有机会获得有利的资金支持,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也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开展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高校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合理、充分的应用互联网,从而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和能力。

[1]黄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6:56-59.

[2]谢晓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策略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2:25-28.

[3]周新民,杨承虹,雷雪松.“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06:37-39.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背景培育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