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茂县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2017-07-12张玺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所
张玺 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所
“6.24”茂县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张玺 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所
本文结合6.24四川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和现状,分析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 防治 成因和对策
四川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具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气候多变、地质灾害隐患多、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地质灾害诱发的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影响了区域内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防治地质灾害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结合6.24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地质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成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现状及成因
(一)基本现状
6月24日,四川省阿坝州叠溪镇新磨村富贵山突发高位山体垮塌灾害,叠溪镇新磨村山体垮塌规模巨大。据估算,崩滑体和堆积体总面积约1.7平方千米,崩滑体体积约740 万立方米,最大落差约 1100 米,最大水平滑动距离 2.5千米,形成了纵向长约2.8千米,最大横宽处达 1.2千米的崩滑堆积体,堵塞了松坪沟河谷,形成了长约 2千米的堰塞湖。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这将会引起多种不良后果。一是潜在不稳定体在降雨激发条件下可能产生滑动,威胁两河口村和松坪沟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生命财产安全。在崩滑体后缘下方可能存在潜在不稳定体,在后期降雨作用下,雨水入渗和坡脚冲刷导致抗滑力下降,容易失稳,发生二次滑坡。不稳定体滑动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发生扩散,可能直接威胁下游松坪沟景区游客集散中心房屋和两河口村居民点安全。二是坡面残留岩土体在降雨条件下可能转化为泥石流,直接威胁松坪沟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生命财产安全。距离崩塌体后缘下方的坡面残留体,在强降雨条件下极可能转化为泥石流,泥石流体可能冲入河道,形成堰塞坝堵塞流路。三是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威胁两河口村、朝高水电站和较场电站安全。发现河道堆积体已经形成流路,如崩塌体后缘下方潜在不稳定体冲入河道,可导致目前河道堆积体厚度平均增加,在上游松坪沟来流增大情况下导致水位抬升,可能威胁上游两河口村建筑物安全,下泄水流携带崩滑体中巨石或泥石流可能危及下游朝高水电站和较场电站安全。
(二)形成原因
处于叠溪镇新磨村的富贵山地层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板岩夹片岩,岩层倾角一般不小于 50°,陡倾坡外。在地质构造、历史地震(1933年叠溪地震和 2008年汶川地震等)、强烈风化卸荷及水等因素的作用下,山体上部岩体中结构面发育,尤其是沿层面和片岩夹层张开、弱化,在陡崖部位形成岩墙状危岩体。根据气象记录信息,茂县地区2017年5月累计降雨天数多达 20天,其中中雨 4天,其余为小雨和阵雨。进入6月到24日滑坡发生前的时间里,降雨天数有 18天,其中中雨 3天、其余为小雨和阵雨。如果从 5月15日算起,到6月24日滑坡发生时,41天的时间里降雨天数达到 32天,其中中雨6天。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本次滑坡的主控因素是长期地质作用下岩体结构的内部损伤,而持续的降雨为直接触发因素。
二、主要问题
(一)基本要素保障不力
在防灾减灾过程中,要素投入及使用效率明显不足。一专业技术装备不足。四川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尤其是基层监测站在装备设备上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需要,基层站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勘察、应急抢险及应急救援能力明显不足。6.24茂县地质灾害本身发生在山区、峡谷地带,交通、通讯困难,阿坝州基层监测站还缺乏应急抢险救灾车辆及装备,不能满足应急调查与处置快速、及时的要求,直接影响救灾决策能力。加之由于起动区位于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的山顶,且植被茂密,人工现场排查和常规遥感手段识别都极为困难。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和管理才。据相关统计,四川已建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中,省总站 85 人;21个市(州)站从2到20人不等;县(市、区)级站编制从1到15人不等。目前,全省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实际在岗4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6人,占实际在岗人数的35%,而县(市、区)级站仅占实际在岗人数的 15%。
(二)预警预报系统不完善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精准度决定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现场反应速度和管理决策。当前,四川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存在明显不完善。一是地质环境监测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应急通讯系统、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精度综合干涉孔径雷达遥感(INSAR)以及激光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还未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技术方法较落后,分析预报、设计软件智能化程度差。二是缺乏对易发区域动态监测管理。尤其对预先调查精度不够,没有在灾害易发区域开展大比例尺的调查和灾害评估,缺乏精细的环境工程地质调查,以及有针对性地作出地灾危险性评估。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排查预防能力
应对地质灾害重在预防。一是加强气象预测、预报与监测,提早预测降雨的深入程度。由于蒸发和水汽汇流的作用,水库上游降雨量有增加并形成局地暴雨的趋势,需要特别注意监测。二是综合利用多种有效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高发区和易发区进行深入排查。尤其在主汛期和地质灾害高发期,要综合利用新型多源遥感测绘、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摄,结合常规地面勘察等多种有效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高发区和易发区,特别是山区城镇、居民点、工矿企业、重大工程区深入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三是持续监测潜在不稳定体变形迹象,及时撤离潜在受威胁区居民。充分利用雷达等先进监测手段,定点持续监测潜在不稳定体的变形迹象,密切关注变形加剧和异常现象等情况,及时撤离有关人员,同时加强灾害现场气象信息的实时获取。降雨超过一定阈值,立即进行动态预警,调整处理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创新预防预报方法。如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建立项目开发法规,进行工程控制,对地区进行评估,制定处理地质灾害突发事件计划和发布预警,支持有效的灾害预防预报活动。
(二)优化基本要素投入
有效防灾减灾,必须加大要素投入。一是加大监测站在岗人员的专业技术及业务培训力度。充分依靠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的技术优势,通过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方式,切实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识灾、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二是加强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积极吸纳各级财政与社会资金投入,加大对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质灾害应急领域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三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咨询专家库建设,尤其要加大市(州)、县(市、区)级专家库建设力度,加强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会商咨询,指导救灾工作。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经费投入标准,确保经费来源、切实保障推动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
(三)完善监测信息系统
完善的信息系统有助于及时有效地应对地质灾害。一是建立统一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同部门采取统一的格式和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将会涉及大量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需要规范、统一的方法来处理,同时空间评估指标都与数据的空间地理坐标有关,只有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才能准确的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计算,即数据标准化处理,将地形、岩性、降雨、 人类工程活动等指标统一编码空间和属性数据,最终完成地质灾害的数据库的构建。二是建立信息实时共享机制,促进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效率的提升。地质灾害与区域雨情相关,气象部门管理的气象台站包括分布于城镇区域的常规气象台站和山区小流域的山洪防治气象台站;水利部门建设有包括大中流域和山洪灾害防治的小流域水雨情系统;国土部门建立有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各部门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实现综合防灾减灾。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信息网络平台和综合自然灾害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共享机制研究,依托现有的各种网络条件在各减灾部门之间实现不同层次的数据信息共享。三是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数据系统。建设和完善以地市县为单位的综合自然灾害数据库群,建设和完善各种监测网络数据库体系。主要数据涉及灾变序列数据、灾害损失数据、科技情报信息、管理信息、相关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监测数据、相关气象监测数据、相关水文监测信息、科普宣传信息等。
(四)夯实组织管理保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全面进行科普教育,充分调动企业、个体的防灾积极性和科学性。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性质和后果,以及必要的减灾措施。推动监测站在岗人员的专有针对性地加强地质灾害评估预测与防治研究,特别是针对四川地震和干旱以及大气环流趋势,地质、水利和气象研究部门要及时完成区域地质灾害动态风险评估,分析地质灾害防灾形势,确定重点危险区和防治区。二是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工作奖励措施。地质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奖励办法,鼓励各地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有功的单位及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励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三是加强组织领导。防灾减灾工作事关重大,我们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防灾减灾工作。要在国家和省的支持指导下,建立省、市、县联席会议制度,着力研究解决防灾减灾重大问题,明确目标责任县( 区) 政府是实施防灾减灾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地区防灾减灾规划,明确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规划期内分年度的工作行动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徐志文.四川省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6(6):97-102.
[2]韩新明.晋城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2(8): 188-190.
[3]宋光齐.沐川县黄丹滑坡变形成因的再认识及防治方案[J],四川地质学报,2002(1):35-38.
张玺,助理研究员,博士学历,研究方向: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