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7-12薛慧
薛慧
山东省新泰市平阳实验学校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薛慧
山东省新泰市平阳实验学校
我国的教育课程近几年正在进行改革,改革在给语文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语文教学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小学语文是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生动的情景,适当的提出质疑,用幽默的语言,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热爱的同时加强其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兴趣
引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的关注重点。提升小学语文成绩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优化课堂教学,但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
一、创设情境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生活阅历,对于各种事物和现象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学习时容易对课本中一些知识出现理解上的误差,或者不理解课本中作者的真实意图,在理解作者意图时面临着比较大的苦难。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需要语文老师创设生动的情景,使得学生可以从生动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判断,快速接受知识。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一般而言,小学生对于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也就是说学生很难独自完成思维转变的过程。这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新的科学技术设备,例如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对课本中提及的物品进行直观的体现,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思维转化时出现偏差。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意境,当学生朗读课文时,播放符合情景的背景音乐,或者在学习课文前,播放有关历史背景的视频,当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有更容易的代入感,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课堂的学习中,情景的创设非常重要,尤其当创设的情景与现实联系密切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能够成功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升学习的兴趣。
二、巧用质疑
在教学的过程中国,学生对于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出现偏差几乎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这时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畅所欲言,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简单来说,语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大多题均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只要学生所表达的意思与标准答案的意思相符即可,因此在课堂中学生也就极易发生对答案出现质疑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对学生鼓励质疑,例如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故意出现一些错误,由学生反驳指正,在集中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成就感,错误的难度可以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例如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某种表达方式进行质疑,根据自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用更加生动形象或者包含情感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趣味语言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相对其他阶段的学生存在差距,对于能够引起自身兴趣的东西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存在抵触心理,因此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值得老师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生更喜欢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因此在课堂中就要求老师尽量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备课,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根据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在鼓励的同时通过适当的方法改正其存在的错误,而不是对某个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者极致的夸奖。只有风趣幽默的言语,学生才更能够认真的聆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主动改正自身的缺点。
例如,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腼腆,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老师要多进行鼓励,少些批评,找出其自身的发光点,开始时,可以对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处于相对比较放松的状态,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逐步能够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结论
小学语文学习是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语文成绩外,还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鼓励学生质疑和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建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125+127.
[2]王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77.
[3]吴大山.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