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实践与分析
2017-07-12杨盼梅
杨盼梅
宁夏银川永宁县第二中学
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实践与分析
杨盼梅
宁夏银川永宁县第二中学
导学案中的“导”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不仅要会“导”,而且要善“导”,基于此本文浅析了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应用。
导学案;教学策略;高中数学;应用
前言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更加注重技巧的应用和程序的组合,因此教师要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尽快的将知识内化,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1、对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理解
当前多界学者对导学案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传统的学案教学是让学生先预习,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的讲解,这种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将繁多的知识点转化成为有限的问题,而导学案就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教师的引导,因此导学案包括了学案导学、问题导学等方面,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导学案是一种合作教学模式,在运用时要注重结合导学和导思,其次导学案是以新课标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同时导学案中的教和学是桥梁,教师要利用导学案的设计方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的教学。
2、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应用的理论指导分析
在导学案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引导学生学习,而要更多的关注学生产生的心理变化,因此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就要运用到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生的心理反应,通常情况下,学生若想将知识内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虽然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都不同,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只要借助学生的主观性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学习,从而联系起绝大多数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认知理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练习上面,导学案不提倡机械式训练,如果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模仿练习也无济于事,也都有可能是机械的学习。教师讲授的恰当、把握要领,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是机械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反应,引导学生下一步该做什么,避免学生机械式学习,更多的帮助学生理解逻辑知识。
3、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实际应用
导学案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包含了导读、导学、导练等内容。导读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遇到困难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明确了学习的方向,还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导学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在导练方面,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练习手段,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逐渐从“学会”转变成为“会学”。
(1)陈述性概念教学中“导”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有大量的数学概念,不仅学生难于记忆,教师也经常苦恼。概念的学习并非要死记硬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概念的引入,并提供相应的训练巩固概念。首先教师要设定问题情境,列出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找实例的共性,并运用这些共性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完成这个流程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看清这些共性之下抽象的本质,最后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为定义。如在进行等差数列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列出有规律的几组数列,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共性,并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在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尽可能选取共性明显的列子,方便学生找到规律,其次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掌握好阶梯度,避免问题断档,尽可能让这个过程由学生单独完成,这样才能充分的突出“导”的作用。此外,在进行定义总结时,学生自己总结的概念一定会和标准定义有所区别,教师要认真听取,发现学生遗漏的重点,并进行及时引导补充,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概念知识。如在进行“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重点落到函数概念与具体生活案例上,让学生明确对于函数学习的要求,然后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从初中熟悉的函数概念入手,结合臭氧层空洞等问题,过渡到高中函数概念的学习,兼顾基础知识巩固与提升,为学生后续学习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2)构造性概念教学中“导”的应用
导学案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在导学案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逐渐经历了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从而形成全新的知识结构,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首先要注意知识问题的形成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其次教师要设置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从中挖掘有关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在进行函数单调性的学习中,首先要明确导什么,教师可大致将学生学习函数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函数的认识,第二阶段是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第三阶段是运用导数这一工具加深对函数单调性的研究,此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如何判断函数单调性,教学难点是总结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思考如何“导”的问题,函数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所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发现其中的规律;其次在导思方面要引导学生描述图像的趋势,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转化问题,在完成导思后方可进行导学的环节,在经过众多事例的观察后,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构建利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单调性的步骤,并帮助学生总结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如针对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中,教师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将椭圆、双曲线等重难点提炼出来,细化每个内容,其中椭圆作为基础知识,要加大对其的讲解力度,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要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且通过合理的分解,能够确保教学过程更加清晰,简化知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结论
综上,导学案的出现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具体“导”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联系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度的引导和点拨,同时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从中发现学生的共性和特殊性,并及时修改导学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需要学生来体现,教师更多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方法“以点带面”的进行知识拓展,从而将这种教学方法落实彻底。
[1]赵煜政.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成震林.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