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时导入,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2017-07-12倪明英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火柴悬念注意力

倪明英

河北省乐亭县中堡镇初级中学

适时导入,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倪明英

河北省乐亭县中堡镇初级中学

导入在整个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合适的导入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达成良好沟通,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认知的桥梁,使整节课顺利进行,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从开门见山导入法,以联系生活的方式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介绍背景导入法,悬念导入法以及音乐式导入法五点进行研究。

初中语文;导入;教学;精彩

引言

乐曲讲究好的“引子”,文章讲究好的“开头”,讲课同样讲究好的“导入”。导入——课堂的第一环节,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授课艺术直接体现在导入环节。导入正如影视片的开头,能否吸引观众的眼球,能否凝聚观众的心思,可以说至关重要。本文就导入教学浅析几点不同见解: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在学习中,一些新的内容不适合借助旧知识引入时,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主题,效果会更理想。开门见山式的导入尽管略显呆笨,但是却很实用。语文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本课的学习重点,直截了当,使学生对新知产生一种快人快语之感。值得指出的是开门见山的“山”是导入的重点,是一些课的学习主要对象,向学生摆明学习的目标,这样更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最佳的状态中。例如,在教学文章《谈语言》时,可这样导入:“语言,是人类赖以交际的沟通工具。那么,如何使文章的用语口语化、规范化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谈语言》后,则能找到答案。”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法醒目且直截了当,直奔主题,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二、以联系生活的方式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导入新课时,可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现象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课文《父亲的谜语》时,一开始上课:

师:“大家记得和父母之间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

生:“和爸妈一起去旅游。”“一起看电视等。”……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起来。

师:“看来大家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本文中作者认为最有趣的事是在夏天的夜晚,坐在星光笼罩的院子中猜父亲的谜语。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幅令人温馨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开始阅读,用心去感受,去看看作者是如何与父亲互动的。

在导入环节通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激发起对课文的探究热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也更能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生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介绍背景导入法

“导入”设计富有艺术,能先声夺人,而且还能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而初中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文化性的学科,在导入环节,教师可结合语文独有的这一特点介绍一些关于课文的文化背景,比如,作者的生平、经历,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服务的。例如,在教学课文《紫藤萝瀑布》时,可结合课文的相关历史背景——十年浩劫时期导入。将这个时期一些代表性的症状传达出来,接着,再介绍作者因担心弟弟生命垂危感到焦虑和悲痛之心情。紧接着,说道:当作者看到紫藤萝花时,所有的这些愁苦似乎一下子释然了。一束小小的紫藤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这样导入新课,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利于学生知晓文章的整个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再带着一探究竟之心有目的地去学习课文,为从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埋下伏笔。

四、悬念导入法

合理的课堂导入是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表现形式之一。而悬念导入犹如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一样,精妙之处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之处,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可。最终目的就是设置悬念,吸引听者注意力。将悬念导入运用到一节课的开始,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使其产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使其产生寻根究底,探究个水落石出之感。例如,在教学《七根火柴》一文时,在上课前可以这样与同学沟通,"同学们都使用过火柴吗?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就是关于火柴的故事——《七根火柴》。这是怎样的七根火柴呢?是金的?是银的?它是如何来的呢?它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一连串的疑问,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一探究竟之欲望。在此基础上,讲述新课,效果会更加理想。

五、音乐式导入法

在教学中选择音乐导入,让学生从音乐中去感受要学习的内容。运用音乐导入使教学一开始环节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营造愉快的气氛。创设音乐情境导入新课更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例如,在教学《台阶》一文时,可这样导入。在预习环节,很多学生不能体会“父亲”修台阶的初衷,认为父亲太傻。为打破学生的这种片面认识,新课伊始,当《父亲》音乐响起时,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都沉浸在音乐的感染中,待音乐完毕后,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在课堂中争相举手将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这时候的学生也都表露出了对“父亲”做法的理解。

可以说,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是构建高质量课堂的关键一步,良好的导入也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在实际导入中要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语文课的导入犹如春天怒放的花朵,争奇斗艳,且万紫千红。

[1]李俊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法初探.教育现代化,2014(3).

[2]戴为明.“交往视域”中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及实施办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年07期.

[3]赖伟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呈现技巧[J].新课程学习:中,2014(04).

[4]汪庭国.也说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导入.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07).

猜你喜欢

火柴悬念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没有悬念的对决斯巴鲁森林人 VS 上汽大众途观L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火柴变变变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