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语文本色教学
——文本细读教学之我见
2017-07-12樊秀芹
樊秀芹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还原语文本色教学
——文本细读教学之我见
樊秀芹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作为语文教师,要还语文本色教学,让课堂充满语文的芳香,就要深入地投入到文本的细读中来。
还原语文本色教学;文本细读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名种新形式、新教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只是有时候我们会想:当这种新形式、新教法铅华洗尽,不知还剩下多少属于语文的东西。作为语文教师,要还语文本色教学,让课堂充满语文的芳香,就要深入地投入到文本的细读中来。那么如何对文本进行细读呢?我想从学生质疑处、课文矛盾处、文本空白处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于质疑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在课堂教学时,常有学生提出一些质疑,这些疑问有些是教师在备课时关注到的,可以预设;有些是老师没有关注到的,临时生成,这要看老师的机智和临场发挥。面对学生的提问或者有时候的“刁难”,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把学生的质疑当作发展学生的一个契机,一种资源,趁机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细地品读课文,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习惯。
我在教学《琥珀》这篇课文时,正讲在兴头上,一个学生突然举手,他说:“为什么这个时候老松树上会有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如果它不滴松脂的话,就不会把苍蝇和蜘蛛包裹起来。”这个问题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我,怎么办?按照设计好的环节进行下去看来不行,我决定改变我当初的教学设计。于是我顺势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呀,为什么老松树会在这个时候滴下一大滴松脂?”我要求学生细细地读课文,把有关地方用横线划起来。这时候,学生兴趣高涨起来,边读边划。之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一位学生说:“从‘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这句,说明这时候是夏天,温度高,渗出的松脂在高温下容易往下掉。”另一位学生补充道:“从‘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香的味道’,说明松树又多又大,太阳非常烈,肯定滴下了很多松脂。”还有学生接着说:“从‘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说明这时候正是正午,这么热的天,渗出的松脂不往下掉才怪呢?”经过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课文,纷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管我没有做任何解释,但是那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这是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对于这样的质疑,作为老师,应抓住契机,引领学生到文本深处。学生通过质疑,摆脱了学习的被动性,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而且,因为问题来自学生,所以学生学习起来,目标明确,兴趣浓厚,他们也有更充分的时间细读文本,在解疑的教程中培养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于矛盾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小学阶段的许多课文都会借助矛盾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矛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化情感体验。
上《最后一课》,发现文章既写小弗朗士的细心、专心,但又写了大量似乎“分心”的内容,这不矛盾吗?如何理解“分心”的内容?如何看待“分心”与“专心”的矛盾?通过细读,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描写“分心”的内容,真实合理。最后一课了,他上课时心情悲痛、懊悔,看到字帖,想到国旗,听到鸽子叫,讽刺布鲁士士兵,看到先生坐在椅子里想象先生四十年的情感,听到后排座位上读书声的古怪,想笑又难过……这些内容符合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的特点,符合课堂的真实情况,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表现了小弗朗士的觉悟,表现了他对老师的理解和他的爱国热情。在“分心”与“专心”是否矛盾这一点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分心”的内容,不影响他的“专心”。专心,并不是什么事都不想、不看、不听才叫专心,并不是整个半天只想一件事才叫专心,专心有个时间段。他练字时是专心的,注意力是集中的,只是在其间隙,“每次抬起头来”才看到、想到,这学习间隙的“分心”,显然不能说他上课分心了。对这一点,做学生的都有体会。同样,如听到赫叟老头的古怪之声,想笑又难过,也非分心。我们不能说,他什么也没听到才叫专心呀……
许多文本都是多义的,多义的文本到处隐藏着理解上的矛盾冲突,找到了这些矛盾冲突点,就找到了用于教学的有价值的问题,找到了课堂的绝佳切入口,找到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深处,充分地去感受语言特有的魅力。
三、于空白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空白,是作者有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我们教师要在立足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空白,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对这些空白进行填补,从空白处读到文本未尽之言、言外之意,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综合处理课文中已有信息的能力。
《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把烟台的海的“独特”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把冬天凝重的海形象地比喻成“暴怒的狮子”,把春天轻盈的海形象地比喻成“顽皮的孩子”,把夏天的海形象地比喻成“温柔的少女”,那么把充实与忙碌的秋天比喻成什么呢?课文没有写,只留下了一个省略号。我利用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根据文中已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一位学生说:“我认为秋天的海像一位年轻力壮的男子。”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反对:“我认为这个比喻不合适。文中写到‘一到秋到,空气中立刻有了秋的凉意’。这样有凉意的秋天不应该属于年轻人的。如果要把秋天比作人的话,至少应该偏向年纪大一点的人。”这位学生从秋的萧瑟这个角度来阐述,合情合理。还有一位学生说:“我从‘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句话中感觉到,把它比作辛勤的蜜蜂更合适。因为蜜蜂一直辛勤地采花粉,很忙碌,但它们又很充实。”这位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充实与忙碌”来进行想象,非常贴切。借助文章的空白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空白进行填补,发挥想象,这样,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总之,只要教师先行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的质疑处、矛盾处、空白处设置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就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的世界,体验语文的无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