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活力的策略初探

2017-07-12陈丙艳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文本

陈丙艳

莒县实验高级中学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活力的策略初探

陈丙艳

莒县实验高级中学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我们若要提高效率,就要从提高课堂活力入手。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设置精彩的导入,点燃学生上语文课的激情,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精彩导入;合作探究;展示个性

语文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活、工作中更是必不可少,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思考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精彩导入,点燃激情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上好一节语文课,短短的几分钟的导入作用至关重要。导入的好,往往会使一节语文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才能使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呢?下面列举几种导入方法以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所谓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教学开始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定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所要学习的知识遥相呼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等一切可观可感的形式,创造一个贴合实际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视频导入,再现情境

在教学《最后一片叶子》时,课前先播放微视频《爱的奉献》,在韦唯有力的歌声感染下,在汶川地震后各地人民纷纷奉献自己一片爱心的MV的展现中,学生的心灵已被深深震撼,使他们很快进入文本。

2、音乐图片,渲染气氛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一边播放大众喜闻乐见的《荷塘月色》歌曲,一边播放搜集的有关月色荷塘的美景图片,在学生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时,带领学生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领略他笔下的荷塘月色。

(二)温故知新,过渡巧妙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教巧之所在。”通过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巧妙过渡到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既能防止学生遗忘已学知识,又能让学生信心十足地去学习新知识。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有关离别的诗歌,再学习徐志摩别康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三)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从题目入手,根据题目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如“何人所传?以何事传至之?运用哪些手法”等等;从故事入手,根据故事设置一系列问题,如“选取了什么故事?每件事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等等,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

(四)名句佳篇,新颖别致

在教学《致橡树》时,抛出话题“爱情是什么”,告诉学生古人认为爱情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默契;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劝慰;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惆怅;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聆听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致橡树》。这样新颖别致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诗人及朦胧诗派的兴趣。

(五)知人论世,茅塞顿开

在教学《报任安书》时出示两则对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找学生回答从对联中读出了司马迁哪些信息,引出司马迁生平及写作背景。

二、合作探究,放飞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小组合作探究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课前只需将问题抛给学生,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每个小组将成果在课堂展示出来,本小组成员予以点评或是其他小组予以点评,最后将所有小组的成果予以整理便是这节课学生的收获。

(二)全员参与,展现自我

当然,小组合作探究要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程序,特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充分展现自我,必要时采取竞争机制。

(三)拓宽视野,适时鼓励

教师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陷入瓶颈时予以点拨,扩展学生知识面,并适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展示个性,形式多样

在学习一篇文本时,比起单纯枯燥的学习理论知识,融入多种学习形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本剧的表演是对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课文内容的一个考验,也是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学生自己将课文编成课本剧,并且自编自演,通过对话有感情的演绎,动作和细节的展现,不仅一改课堂沉闷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参与兴趣,而且感悟并强化了语言交际能力。

学习中可以加入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既理解了内容,又在积累词句的基础上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文本学习的最后,播放相关微视频,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又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高和升华。

总之,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就要让高中语文课堂“活”起来,有声、有味、有色,就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主人翁的作用。

[1]王晴.以趣为导激发活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5)

[2]陈娟.优化教学手段焕发课堂活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

陈丙艳(198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莒县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文本
荷塘月色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