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教材插图的实际应用研究
2017-07-12曾文华
曾文华
重庆市万州区后山小学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教材插图的实际应用研究
曾文华
重庆市万州区后山小学
小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很多自己奇怪的想法,对于新鲜的书籍和图片,总有一种迫不及待的阅读心理,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入图片,可以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前期的小学教育来说,更多的只是对孩子学习方向上的引导和基础的识字的教育。加入图片的形式,能更好的帮助小学生的理解。本文对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教材的插入着手,对小学生高效课堂教材的图片插入进行实际的研究和探讨。
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插图;实际应用
前言
孩子的世界是白色的,语文课本上那些一幅幅的插图,为孩子们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绚烂,就如同湛蓝的天空中出的一道彩虹,总是那么的夺目。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汉语言文化的启蒙。对于小学课本的教材插图,可以追溯到明朝的看图识字,教材的图片从最早期的黑白轮廓图片渐渐的演变成为现在的彩色图片,从粗糙的草图到画质精细的彩画,这也是对早期教育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1 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入图片的优势
对小学生来说,多彩的画风往往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具有吸引力。色彩丰富,画风鲜明的图画映入眼球,可以引起学生对于课文本身的好奇心,能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并保持下去。在课后,还可以将教材当做学生喜欢的插图读本进行后续的翻看,在学好当前课文的同时,也在无意中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同时,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图文结合,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对老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2 小学语文教材中教材插图的实际应用研究
2.1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在上小学时,学生的思维还在发展阶段,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善,小学课本中的栩栩如生的图片,在提高学生对于课本理解的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习惯,了解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自觉的进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小学语文课本的结构比较单一,逻辑清晰,本身就是为了加强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对于文章的理解,现在又配上了精美的插图,通过图文结合,更加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加强对课文的记忆。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是《下雪了》,学生在最初接触这篇课文时,就去结合课文中的图片去理解,就可以很明确的指导竹叶、梅花、月牙等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的景象,还可以了解家中所养的小狗,鸡鸭等动物的脚印的形状,这样就很容易对文章进行理解,也就是这篇课文中图片的插入对学生的影响。
2.2 在大多数儿童阅读书籍中,图片往往比文字占用的篇幅更多。这也说明了能够吸引这些小学生的更多的是图片,这些插图对学生的影响比文字更多。小学语文教材的图画,多用暖色调或者接近大自然的色彩,让学生在翻阅教材的时候,有一种身在室外、接近自然的感觉,让学生的心理不自觉的产生继续读下去的兴趣。这一点,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也使有很大一部分的体现,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构建起一个美丽和谐,充满阳光和换了的世界,从而加深学生们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们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喜爱,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成绩。
2.3 小学语文老师多注重效率的讲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例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更深的知识层面。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老师这个方向的教学。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根据课本中的图片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本的含义。并且还能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做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学生和老师成为朋友。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的讲课方式也不再是一字一句的去讲解,而是根据图片可文章通篇的向学生讲述相关的文化知识。这样,即提升了老师的讲课效率,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李白的《静夜思》一诗,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课文中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对后两句诗的内容进行了描绘,是学生能直接从图片中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老师所做的,只需要对这首诗的整体进行指引,对于这首诗所表达出来的意境,诗中中的插图就能详细的表达出来。
3 总结
不止有通俗易懂的文字,还有精美绚丽的插图。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就好像在广袤的文字海洋中出现的一座美丽的海岛,让小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了希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使小学的语文的教育变的有效、高效、长效,不仅帮助了老师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安排,还帮助了学生们对小学语文的理解和深入。“轻负担、低消耗”是高效课堂一直以来的宗旨,能够使学生构件一个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的情景;还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感觉器官,让他们更多的加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促进对课文的整体认识。
[1]闫玉霞.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67+71.
[2]鲍向明.论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2):183.
[3]初航.发挥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功能实现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4):215.